新闻写作与「我」的代入形式

2011-03-14
 
  记者本人在新闻作品中的定位,是决定一篇新闻稿「浅」或「深」的因素之一。不当的「恋我」往往令行文流于主观而浅薄。

「我」的两种存在形式
  新闻作品中「我」的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的「我」,直接以第一人称出现在行文之中,例如:

记得十五年前来港工作,在一个私人宴会上,有位长者问我:「你知道某君是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他:「当然,大名人。」他又问:「那么他的真名呢?」我答了。长者笑了,「看来你对他不陌生,像你这小小年纪,又是刚来香港的女孩子,知其名者,不多。」其实这位长者考错人了,某君在我来港前一个月去开会时探望过父辈,正巧我到外地公干……

  第二种存在形式是隐性的「我」,即行文间抒发作者感想:

父死母丧孤女有谁怜!身患糖尿病妇人,九年前丈夫癌病逝世,昨天她又被发现在家中猝毙,遗下12岁女儿孤苦无依,闻者伤心。

  第一则引文摘自一篇人物专访,数百字的引子给予读者的印象,是作者的自我表现欲。

  意大利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访问世界知名人物的通讯作品,往往由两部份组成。第一部份引子,以颇长篇幅交代「我」的约访过程,第二部份才是不加任何解说的问答录。

  但是,她的引子旨在通过「我」的经验而介绍被访者个性。例如,约访基辛格博士,他的条件是先见一次面,先听「我」讲话,然后决定是否接受正式采访。见面时,他一进房间「竟忘了我的存在,背着我,开始阅读起一份打字稿。我站在房间中央感到有点尴尬,而他始终背着我念他的打字稿」。

  第二次见面,即所谓正式访问,「我们的谈话每隔十分钟就被电话铃声打断一次,都是尼克松打来要东西或询问事情的电话,就像一个离不开妈妈的、不讲礼貌的讨厌孩子。基辛格关切地、恭恭敬敬地回答着他的问话,对我的讲话则断断续续,使我更加难以听清」。后来谈到精彩部份时,基辛格又接了总统一个电话,接着,他要记者等着,说完就离开房间。两小时后,「当我还在那里等他时」,他的助手走进来通知,「总统去加利福利亚州,基辛格博士陪同他一起走了」。访问就这样中断了。

  为什么法拉奇以「我」写成的访谈录引子,具可读性而无自我表现欲?关键是「我」的存在旨在烘托被访者个性,有「我」而「忘我」。

  第二则引文摘自港报,它是一篇消息的导语。行文间不见「我」字,但却处处有「我」的悲天悯人之叹。其实,它可以改写为:

一位丈夫早已逝于癌症的糖尿病妇女,昨天在家中猝逝,留下一位十二岁孤女。

  改写后的导语只谈事实不抒情,这就是客观写作。真正震撼心灵的悲剧,往往是悲剧主角不流泪而观众流泪,反之,蹩脚的悲剧是男女主角哭成一团而观众哭不起来。

「我」的三种代入形式
  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必须清醒认识「我」的位置,理性把握「我」的代入程度,才可避免滥情。概括而言,记者在写作新闻时,「我」的代入有三种形式:一是「我」的隐形、二是「我」的有限代入、三是以「我」为主。

一.「我」的隐形:
  「我」的隐形适用于撰写消息。记者仿如置身事外,只扮演笔录者角色。这样做,一是可以尽量减少笔下的主观色彩,二是有助提纯行文客观程度。例如:

(CNN消息)美国太空总署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周日在靠近火星北极处成功着陆,发回的首批照片中有远端的褐色图案。

「它非常接近我们的预想,这令我们惊喜。我期待更大的惊喜。」项目首席研究员彼特.史密斯说。

探测器飞行296天后,准确地在这个红色星球的北极平原著陆。准确度之精,太空总署官员形容如同在一万呎外将高尔夫球一杆进洞。

「好得超乎我们的想像。」他告诉记者……

  此消息在使用直接引语时出现「记者」二字,这是确认独家消息来源所需。「记者」属第三人称,不影响客观效果。

二.「我」的有限代入:
  「我」的有限代入经常用于写作通讯(特稿)。由于篇幅及内容的需要,一篇成功的通讯,往往会在客观敍事的基础上融入细节刻划、场景描述等文学技巧,令记者的个人感觉或隐或现地出现于行文之间。

  例如,记者深入汶川地震灾难现场,或是舟曲泥石流灾区,新闻报道除了记录见到的客观景物外,气氛描写或多或少必须借助个人感觉。笔者读过本港记者一篇舟曲现场通讯,提到灾难发生数天后街边无人认领的尸列,以及空气飘浮的尸腐味道。味觉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因人而异,记者写到这里,必须用「我」的感觉来传达镜头无法传达的信息。

  著名的美国新闻作品「奥斯威辛没什么新闻」(There Is No News From Auschwitz,本文参考《桥梁与手杖》的中译本,展江翻译),是一篇典型的印象报道。作者在客观描述集中营遗址景物的同时,不时穿插个人感受,令文章强烈地传达了人类良知对纳粹屠夫暴行的永恒谴责。面对已成旧闻的场景,作者觉得「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但是,却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这种压力来自无法抑制的某种感情」。因此,全文就由诸如「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呆了一会,喉咙就像被人呃住了一样」的个人感觉支撑起来,传神地再现屠场恐怖、压抑的气氛。

  如果记者面对这种静态的旧闻场景而不代入个人感情,就难以写出这篇被视为不朽作品的新闻特写。

  使用「我」的有限代入技巧写新闻,关键需视内容而定,必须代入时才代入,而且应该点到即止。否则,画虎类犬,滥情而流于肤浅。

  另外,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中的「我」必须以「记者」第三人称出现。这样,不仅可增加行文的客观效果,而且可区别于文学创作中的散文。

三. 以「我」为主:
  记者完全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于行文之间,以「我」的真实感觉去报道新闻事件。简言之,记者即新闻事件的主角或参与者。可想而知,这种情况可遇而不可求。

  典型者是二战时美联社记者拉里.艾伦根据个人沉船经历写作的「油腻的大海中地狱般的45分钟」(Forty-five Minutes of Hell on an Oily Sea)。

  作为随军记者,作者因英军巡洋舰午夜被德军水雷击沉而掉到海中,挣扎了四十五分钟才获救。生死搏斗之中的记者是事件参与者,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印象,据实写来就是一篇生动的客观报道。

  中国新闻史上,《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报道常以第一人称叙事。

  朱先生报道过不少重大历史事件,他以「我」代入新闻事件而夹叙夹议的写作特点,是特定时期的新闻笔法,一般记者还是不要模仿,否则离客观要求甚远。朱先生亦说过,写新闻「很难说要根据什么规章才能动笔」,其言道出「文本无法」的真谛。但是,通过对诸多新闻写作案例的分析,还是能找出一些客观写作规律,作为新闻写作入门者的参考捷径。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也是笔者撰文目的。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

「港漫」与创意工业

冯应谦
2015-07-01

比较香港免费报纸的内容和风格

陈乐怡,李晓茹,李韦瑶,李惠珊,黄嘉盈
苏钥机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