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经验思考香港社区广播

2011-05-13



  随着政府公布颁发数码广播牌照后,数码电台发展势不可挡,亦使社区电台变得趋之若鹜。笔者早前到英国考察,对当地社区电台作更深了解,希望借镜当地经验,思考香港推行社区电台的可能,以下将讨论社区媒体的概念、特色,面对的考验,及对香港的启示。

社区媒体的源起理念及特色
  「社区媒体」作为概念其实始于六、七十年代,因为当时手提摄录机以及有线电视在西方刚兴起,媒体普及文化在不同地理社区都尝试推行属于当区兴趣及需要的电台。但「社区」这概念亦同时代表强调自我身份界定的过程,而必须有别于主流商业原则主导的兴趣。更重要的,「社区」在抗衡主流的大众化、单一化,向大财团倾斜而剥削小众需要的同时,亦强调在地及多元化文化对推动民主,及通过各社群相互了解来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故此,社区媒体是70年代兴起的「另类/激进媒体」(Alternative Media)概念的副产品。

  当时的「社区媒体」主要是另类报章/刊物。及至80年代末,社区电视/电台均已在西欧、美国等地兴起,成为「由本地人士制作,而非专业广播者制作」(注1),意味着社区媒体半专业Vs专业,本土Vs广泛的特色。90年代中期,互联网科技发达,将社区媒体发展推至另一高峯。互联网的全球性及即时性,令不少小众群体都利用网站,为被边缘化的社群争取发声使其充权。网站作为资讯发放及分享平台,亦成为小众群体巩固其集体身份及彰显文化多元化的空间。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于1973年提到的「可知群体」(Knowable Communities) 于不同政治文化环境可以有不同诠释,但一般都挟着社会公义的理念,抗衡自由主义扩张下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包括少数族裔、妇女、青年/长者、性小众及贫穷人士 (注2)。

  社区电台经营上都有共通的特色:结构上,社区媒体强调简单直线的管理架构,包括主管、经理,负责电台行政;旗下就是前线广播人员,包括编辑、技术控制人员、主持节目的DJ。一些电台员工人数更少至4-5人。大部份接受政府赞助,或本地赞助,其次就是广告商。社区电台要维持低成本经营,所租住的地方都是基层偏远的商厦或民居。节目内容视乎电台定位,但都强调主流媒体忽略的本地民生议题,藉专题报导与当地官员及民众进行互动。

英国社区电台的发展空间
  英国的社区电台有超过10年历史。90年代不少地下电台(无牌照占用大气电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迫使英国政府在2004年开放大气电波,颁布「社区电台法」:电台需领取社区电台牌照,须符合现时的OFCOM所订下的规则:(i)社区电台在内容及活动上须服务被疏忽照顾的群体,(ii)须提倡多元讨论及意见表达;(iii)电台须为本地人士提供电台广播技巧训练及社区教育;(iv)提升社群团结意识,促进社区人士相互了解;(v)须为非牟利,广播以社区利益及福祉为先 (注3)。

  到2010年底为止,英国有181家社区电台,分布于不同省/郡,其中最多社区电台的是英国东南部,有17家;伦敦有7家,而较多华人聚居及低收入人士的曼切斯特郡就有12家。内容方面,四成的社区电台以城镇目标听众为主,其余是少数族裔(14%),青年人(11%),宗教(7%),以及残障,性小众的各占1%。这些电台财政来源大部份来自政府辖下一项「社区电台基金」,而该基金于2010-11年名额为46万英镑(相等于552万港元)。基金占电台全年收入约三成半,其他收入包括本地赞助商及广告,占电台收入约两成。

  支出方面,除电台数名职员的薪金外,主要是租金及器材添置及保养。电台需要的空间较多,包括录音室、电脑房、办公室,以及集会议室、课室及社区活动室于一身的大房间。为减低成本,电台通常要租用区内旧屋,而因这些旧屋最初并非为录音/广播而建,故需斥资装修/加建足够隔音设备,及添置广播器材等。有些电台较幸运,因有市政府的协助,使其能以非常廉价的租金租用区内的古迹楼宇(Listed Building),但这些大楼亦受古迹条例规限,电台每每要征询政府批准才可动一草一木,而涉及外墙的改动,则一律禁止。

  社区电台提供的节目内容方面,视乎其目标听众的需要,从较普及的音乐节目,到少数族裔电台提供的穆斯林宗教节目。有些社区电视则深入贫穷社区,藉专题报导探讨区内有关民生、卫生问题,更即场找来市议员/官员与民众对质。社区电台提供的节目时段,由一星期3小时,到每天12小时的广播都有,但全国则平均每星期播达80小时的节目。

  英国的社区电台倚赖义工服务来补给其紧拙的人手。全国有近一万名义工提供平均一星期213小时的服务。这些义工有些都是电台提供的训练课程的学生,其中更作为前线节目主持人。

社区电台面临的考验
1.财政问题
  社区电台一般都能维持收入与支出平衡,据OFCOM于08-09的报告,电台平均营运成本为78,000英镑(约94万港元)。去年七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公布新国家政策,推出「大社会」的概念,表面上提倡发展更多社区计划,为不同社群充权;随即却大幅削减电台赞助。首先「社区电台基金」,连同市政府的拨款也停止,好些电台倚仗的资助面临一笔勾销,贫穷/偏远的社区电台受影响尤为严重,有些将面临停办厄运。余下的电台都需四出张罗本地公司赞助,或争取更多广告。这种对策,势将电台更趋商业化,投向大众口味来吸引广泛听众及广告商,证实市场导向新闻概念中「将观众卖向商家的说法」,直接影响较有争议性的社区议题节目,违反其颠覆主流商业兴趣、为弱势社群发声的原意。

2.义工为主的问题
  卡梅伦的「大社会」理论,主调为提倡社会上乐善好施的精神,鼓励民众参与义工行列,被批评为掩饰其大幅削减公共服务开支的借口,但为一向依仗义工服务的社区电台来说,义工增加可能增加其经济负担,义工付出的劳动虽然可贵,但并非没有成本,对义工的培训,所耗用的水电,将使面临资助削减的社区电台更为捉襟见肘。

3.由危转机 - 社区电台的经济文化效益
  不过,社区电台的经济收益往往被低估。2009-2010年度,英国社区电台首四家收入最丰的电台,相等于66家收入最低的电台。当然电台的收入多寡,包含复杂原因,但意味着电台如果营运得其所,可将其变为赚钱及增加区内就业机会的地方。OFCOM 2010年度报告发现,有特定听众群的电台,收入较投向广泛兴趣的电台丰厚,因其可吸引稳定的听众与及其相关的广告商。这些电台平均年度收入为8万英镑,较其他电台的5.6万英镑高。

4.培训本地人士,提高就业机会、广播专才
  社区电台在牌照规则下须为本地民众提供广播制作训练。笔者走访英国曼城其中最大的RADIO REGEN,发现所提供的证书训练班,数年间达200名学员之多。学员年龄由15至60岁,来自不同族裔及教育背景,学员利用电台资源实习,毕业后自然当上电台工作人员,但有些更晋身商营电台成为专才。训练班由BBC资深记者/主持担任导师,亦可加强公共广播机构与社区合作。

对香港设立社区电台的启示
  英国社区电台的经验,不能全然硬套于香港,但可从以下思考香港发展社区电台的可能。

1.发展社区电台的迫切性
  社区电台在外国发展良久,香港还在起步的阶段,尤其一些现有的网络电台多以公民抗命为主调,虽然标榜「社区」概念,但在发展社区地方兴趣的,却因成员多参与社会运动而减少投放这方面的时间,或因资源紧拙大大影响其发展空间。香港现时民怨高涨,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特区政府好应藉数码广播发展社区电台,为不同群体提供宣泄怨气,及加强官民沟通的平台。

2.大气电波、网络、抑或数码?
  有说,数码广播一日千里,社区电台势不可挡,但即使以网络电台的形式进行也需要设立营运的资金。香港政府好应考虑仿效英国设立社区电台基金,资助团体发展不同形式的社区电台。

  开放大气电波的争论已久,所涉及的既是政治亦是地理问题。香港地少人多,以5米半圆周作社区电台广播范围值得仔细研究,而以族群/性别/青年/性小众为题的社区电台更没有地理限制。

  特区政府亦可考虑在发牌制度附加条件,要求电台须为本区人士/社群成员提供训练,藉此提升社区意识,增加本土经济发展的可能。

3.加强公共广播服务、学校、社区媒体的互动
  社区电台的软件,较硬件发展需时。香港现时政治民主意识土壤成熟,但要社区电台可持续性地成长,须将社区概念及意识深化来培养制作的专才,更重要的,是听众群(Audience building)的拓展。现时不少中小学均设有校园电台/电视台,学生既有社区广播的技术,更须具备社区意识的滋养,包括专为弱势社群发声,及提倡文化多元化兴趣及需要的价值观。学校更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切合社区需要的报导及戏剧。

  另外,作为公共广播服务机构的香港电台,亦可在短期内举办培训课程,或与现行社区媒体或有志人士协作,提供资源的支援。甚至合制节目,分享地区资讯,推动小众/多元沟通,并鼓励本土/小众人士自发制作节目,设平台让其一展所长,达致为他们争取的果效。这才能令香港发挥国际都会应有的「和而不同」,建基于多元化的社会和谐。

注1:Lewis, P & Jones, S. (2006), "From the margins to the cutting edge: Community media and empowerment".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注2:Raymond WIlliams 转载于 Kevin Howley (2010),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Media".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9

注3:OFCOM (UK) Report "Community Radio : Annual Report on the Sector 2009/10"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