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年会—公营电视展示创意

2011-06-14


  芸芸国际会议中最令我期待的可算是一年 一度的INPUT年会(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vision)。这里没有熟口熟面的讲者,不用听到重重复复的演讲话题,也没有太多的俾面派对。只要能抖擞十二分精神,捱得住每日朝九晚六甚至七,中间可能忙到赶不上中饭安排,老老实实的去看戏,四天下来,准会发现自己带着满脑子的创意、心怀工作激情满意地打道回家去。行李中或许还加上一本INPUT手册和几片由制作人亲手送赠的心水影片DVD。

  是的,INPUT有别于其他广播会议之处就在于它的主题明确和实用性。今年已是第三十四届的年会在首尔举行,由韩国两大公营广播机构KBS和MBC合办,也是继年前由台湾公视主办后在亚洲举行的第二次。INPUT是一个让世界各地公营电视台云集一齐展示创意的平台,也是电视群英上台与观众直接交流制作经验的场合。四天的会议,一共选播了八十多出具创意或是话题十足的电视制作。Creative、Innovative、Provocative是INPUT的选片准则,入围的作品不会获颁任何选项,但制作人却难得可以在世界各地观众也是同行面前展示自己作品、分享经验,这绝对是一项殊荣。而对观众来说,这场合则提供了节目灵感和买片的大好机会。

创意展示与交流
  今年和去年比较,较大的失望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节目形式似乎欠奉。我们看不到好像去年选播的《24 Hours Berlin》,片长二十四小时、一整天只播这个节目的破格作品;也没有如《Verdict》那般,把辩论节目放到法庭的场景录映,正反意见放诸控辩双方去进行激辩;甚或好像《Rabbits a la Berlin》一片,用兔子的眼光出发去处理柏林围墙倒下二十周年这严肃历史题材。这样的节目多看有益,一面看一面赞叹同行有如此胆量和创意的同时,暗暗也鼓励自己要多加把劲,有机会也一定要创作同样出色的作品。

  纪录片仍然是今年的强项。潮流兴长片,动辄便八、九十分钟,在电影院上映还是放到电视上播放,悉随尊便。导演们也好像越来越喜欢用第一人称去说故事,甚至亲自上马,带着观众和他一起去寻根究柢。什么报导要客观,这对制作人来说好像已是遥远的事。

  《Precious Life》是以色列电视台记者Shlomi Eldar,因一宗小童患遗传病需要作骨髓移植的报导,令他加入一次拯救生命的行动。面对以色列、巴勒斯坦种族之间无日无之的杀戮行动,这次的经历令他更体会到战争的愚昧。救一条生命是如此艰难,一场战火却随时把众多的生命夺走。作为一个每日游走生死之间的以色列人,他只能把对生命的感慨化在影片之中。

  丹麦导演Frank Piasecki Poulsen则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从北欧飞到非洲刚果追寻血矿源头,揭示手机公司为保盈利而间接成了刚果内战和滥用童工的帮凶。导演开宗明义表明自己是社运份子,制作《Blood in the Mobile》一片的用意正是要消费者反思企业治社会责任。

  《Revolution 101》是以色列(又是以色列!)导演Doron Tsabari纪录自己发动的一埸七年革命。他的革命不是要推翻政权,也没发生什么流血事件,只因为看不过眼公营电视台的不济,他于是联同几个伙伴分头游说政客,最后终于将把持公广局几十年的主管官员拉下马,国会重新修订公营广播法案。大卫打倒巨人歌利亚的故事,令观众看得赏心悦目,特别是出席INPUT的观众大都来自公营电视台。

  非纪录片类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日本NHK制作的《Barrier Free Variety Show》,一个为健障或智障人士而设的特备综艺节目,一个月播出一次。节目特别之处是创作团队加入健障人士作主导,力求打破一贯制作伤残人士节目时的预设立场。一向以来,这类节目都把伤残人士看作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援助或关怀,但却忽略了他们的需要。事实上,身体上的缺陷无碍他们爱搞笑、爱开怀大笑的心态,所以他们和一般人其实没大分别,同样喜欢观看甚或参加综艺表演,同样享受将自己的才能展现人前,NHK这节目刚好为他们开辟了一块园地。

  看这节目令我想起年前一位日本友人告诉我,NHK早上有一个带智障小朋友做早操的节目,我听后大感意外,想不到他们连这细微的地方都照顾得到,而且不吝啬时段地去做这类收视肯定不会吸引的节目。或许,下次有机会制作「伤健共融」的节目时,我们应该把视角转变一下,让对方告诉我们他们的需要;我相信他们的世界肯定不只是悲情和挫败。

大地震报导的部署
  东道主KBS藉此各地电视精英云集的机会,特别邀请了澳洲广播公司(ABC)、法国电视台(France TV)、日本NHK,及美国CPB的高层联同KBS的社长金仁圭举行一场传媒领导人高峰会,畅谈公营电视如何迎接21世纪。众人侃侃而谈在这科技爆炸年代如何拥抱新技术拓展服务,未来将增加多少频道,如何在3D制作上先拔头筹。压轴发言的是NHK新任副会长小野直路,他以最近NHK处里大地震的部署为题,短短十分钟的内容,令台下留下深刻印象。

  小野先生讲述NHK的部署要点如下:

1.NHK在全国一共设置了四百六十部遥控摄影机,日夜监控,导播按一个钮便可把相关画面即时呈现观众眼前。这次大地震发生,它可以第一时间报导灾情,实有赖平日充足的演练和设备。

2.观众在电视上目睹空中跟拍海啸来临的一幕,充分显示NHK的实力。目前NHK拥有十四架直升机,全球观众看到的一幕,只是其中一架在仙台机场被海啸破坏前,赶及起飞所拍下的空中画面。

3.要能及时报导天灾消息,除了硬件装备充足之外,工作人员也要配合,才能作好两手准备。NHK位于东京的新闻中心,每晚最后一节新闻报导完毕后都会进行灾难演习,以确保灾难发生时工作人员都能紧守岗位,不慌不乱。

4.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资讯是NHK的使命。而发放灾难消息时,NHK更要求记者及报导员要保持冷静,不可用煽情手法处理新闻,避免惹起公众恐慌。

5.这次大地震发生后,NHK除透过电台和电视报导灾情,还大量用互联网和手机发放资讯。后者对接收不到电视讯号的灾区观众来说,更是他们主要的消息来源。为此,NHK更特别开啓一个twitter户口,由负责科学新闻的记者透过这渠道发放最新消息。

  无论身处什么年代,科技如何发展,作为公营广播的一员,我想我们最好还是回到基本,想一想观众的需要–究竟观众期望从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呢?根据小野先生说:大地震发生后,NHK的收视率马上急升,充分反映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期望。

  我想:从NHK身上,我找到了一个答案。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

数码媒体Vs人类福祉

李月莲
2015-05-08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