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政治与宗教

2005-06-14
传媒在报导新教宗选举的相关新闻,也带些揭秘形式。
曾荫权的虔诚教徒形象能否为其选举拉票?
近数个月间,报章、电子传媒都涌现不少圣堂、祈祷的文字及影像:本地的,有正在角逐特首补选的前署理特首曾荫权有关的新闻;国际上的,有(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离世,到新教宗当选上任的消息,使尤其天主教教会在媒体上曝光少有的活跃起来。本文就尝试探讨这些影像的含意,又怎样反映传媒、政治,及宗教三者的微妙关系。

虔诚教徒的阅读含意

在特首补选进行甄切之际,传媒的焦点都似乎放在曾荫权身上,报导曾怎样会见各界人士争取支持。不少工商界翘楚、社会知名人士亦纷纷出来挺曾,采访更是每天贴身追访的,从曾每天早上踏出户外喂鱼一刻,到返回办公室开展一日的公务。而不缺少的是曾怎样每天「如常」到教堂祈祷。如常祈祷便与传媒的「如常」报导互相辉映,传媒的常规化、仪式化及日常化的追击报导手法,尽见一斑。而本来也非民主的选举方式,经传媒这种铺天盖地式的报导曾的一举一动,也似乎发挥了其议题设定的功能。从曾在总堂望弥撒,到百忙都抽空到教堂祈祷,到他在圣母前紧闭双目,恭敬祈祷的神情,可以断定曾的虔诚。

其实曾荫权的虔诚教徒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但自从(前)特首董建华盛传辞职起,作为署理特首的曾荫权便成为传媒焦点,尤甚至他还未公布参选特首补选的期间。而这个虔诚,亦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逝世拉上关系。(前)教宗逝世后,传媒不断报导本地不少有天主教背景的名人均表示哀伤,而曾及其太太更成为采访焦点,指曾除了高度赞扬教宗是伟大领袖,更显得十分悲痛,在参与追思弥撒时黯然落泪。

作为虔诚天主教徒,每日祈祷、教宗逝世时感到哀痛是极为可以理解及恰当的。笔者感兴趣的是媒体仪式性披露政界人士的宗教形象所产生的含意,以及怎样反映传媒一贯对宗教(天主教)的处理,当中显示宗教与政治的微妙关系。

传媒对宗教的处理手法

早前,专栏作者徐咏璇提到曾荫权作为虔诚教友的形象,究竟是否为其「加分」,亦喻意传媒这种报导方式是否已经做了曾的竞选宣传机器。在未讨论这点之前,媒体与政界人士在这个范畴中可以有几种可能阅读及含意:第一,政客的宗教信仰,反映其人格,甚至专业操守,以至领导才能;第二,政客可能倚仗「神」的庇佑,为他的竞选助一臂之力,甚至增加其日后的管治能力。

这些阅读,背后也引申另一个问题,就是传媒对宗教的一贯处理手法,而在近期一本著作,及教宗逝世的新闻中亦可见一斑。

由盛传教宗患重病、弥留,到逝世,以及后来的选举新教宗的步骤(黑烟与白烟的意思),都有异常仔细的报导,反映传媒以及社会对天主教会所知甚少,以至一旦这类事件发生,媒体就大量报导一番,(这也反映天主教会一向对传媒的看法,不轻易向外发放资讯的关系)。报导的手法,也带些揭秘形式,足以反映经年的罗马教会在世俗社会中(Secular Society),仍存在相当的神秘感。在有关新教宗选举的新闻,也提到「主业会」(Opus Dei)的介绍,这组织亦是近期畅销小说《达文西密码》(The Da Vinci Code)中提到的组织,显出新闻报导不知是否亦借助这些连系来增加报导的「趣味」。

宗教信仰塑造政客形象

也许因为(天主教)教会的「神秘」性 ,使宗教信仰成为方便的政治筹码。曾荫权在传媒中的虔诚形象,使人联想到美国总统布殊,他的虔诚教徒形象经常在电视新闻上出现。在美国的竞选政治中,参选人的宗教背景并成了其中焦点。在布殊的竞选活动中有这样一句口号:「布殊必定当选,因天主(上帝)是共和党员」。究竟天主是否/为何是共和党员,又或者布殊是否大言不惭地认为天主因他而投向共和党阵营是当然问题,但布殊欲「借助神力」参选是明显不同。

在讨论宗教信仰怎样塑造政客的形象时,华德(Wald)指出,信仰及宗教有明显的人格及道德含意:参选者挟有「天主子民」的崇高品格、忠实、仁厚、友爱、严守律规,他/她必定有高度道德水平,遵守传统价值,例如家庭价值,而因参选人是「依神的肖像造的」,即使他未必能拥有绝顶才能,但也能倚仗上帝的隐形之手而得以胜任。

观此,曾荫权在传媒中的虔诚形象,似乎能为其选举达成宣传效果,为其拉票。最近报导指曾致函堂区神父,为「香港能选得好特首」,以及他个人「能毫无保留为港为国工作,光荣天主」而祈祷,但惹来一些教友不满。有报章更指曾在场合中「不断标榜」他为虔诚天主教徒。

据美国一项调查指出,不同宗教组别中,愈传统的,就愈不支持公民自由/权利,亦不能忍受差异,包括种族、性倾向等。天主教徒就被视为「中间份子」,既不太保守,也不太开放。固然这些调查或会流于过份简单化,以偏盖全,但反映教徒与其政见或民主取向未必有直接关系。

早前香港主教陈日君在报章中指出,天主教徒未必一定是好特首,试图打破社会对教徒的「标签」想像,传媒亦报导过曾试图游说陈日君支持董建华,结果反被劝喻他辞职。传媒怎样呈现这两位同是「天主子女」但挟着不同权力来源的领导人之间的交错,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媒体扮演的角色

从来政治及宗教的关系都是微妙的。但在这政治不明朗、社会分化、经济不稳定的香港社会气候下,当港人似乎以笃信命理为生活文化一部份时,以参选人宗教作为竞选筹码,以增加其认受性可能被视为理所当然。

在这里,首先,传媒必须理解其在影响公众舆论上的重要角色,故特别在竞选期间须更小心处理报导对某参选者的宣传作用。虽然竞选人的宗教背景也可能成为选民考虑的因素,却应该更看重其政绩、明确的政纲及抱负。其二,在传媒作为社会各界的沟通桥梁,应以客观平衡的方式处理,在报导有关宗教事宜,应避免猎奇式报导手法,以免加强社会对这些组织的标签;三,在确认宗教及政治两大社会权力转营之间的协商上,传媒应提供一个平台,让这些界别打开对话之余,逐渐扩大这些机制的透明度,以推动社会内的民主沟通及进程。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