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种以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住宅,主要为客家人和闽南人居住。现存的福建土楼约有3,700多座,大致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和其他类型,最早建于明末、清初时期,其中约1,800座分布于永定县和南靖县。

因福建省地势「八山一水一分田」,古时客家人从中原远道而来,定居山区深处,便就地取材,以黄土、砂石、杉木等为主要材料,依山势建造一座又一座的大型土楼,既可让族人聚族而居,又兼具防御作用。

有「土楼王」之称的承启楼是典型的客家土楼,建于明末、清初年间,江氏族人花了整整八十一年时间,经三代人的努力才终于建成。它属典型的内通廊式结构土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便是它的写照;以祖堂为圆心,再向外建成三圈房子,上、下约共四百个房间,全部朝向中心的祖堂。这座江氏族人的堡垒,全盛时期有六百多人居住,最难得的是不论尊卑长幼,居民都可分配到均等的居住空间,平等的规定有助维系宗族之间的团结和谐。

位于永定县初溪村的土楼群由十多座方楼和圆楼组成,一道溪流绕经村庄,更添宁静。虽然不少土楼居民经已迁到附近较为现代化的小楼居住,但像徐初暴、徐兴央两位老村民,现时旧地重游,仍然对往日热闹的土楼生活感到相当怀念。

© 2018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