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综合症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人体功能出现问题,是近年物理治疗界最热门的课题。早期较多人因玩电子游戏机而出现游戏机手指痛症(Playstation thumb),近年较常见的痛症则因为用智能电子产品导致肌腱劳损,甚至引起发炎及红肿,物理治疗界俗称此症为 i-Pain。
何谓电子产品综合症
随着电子产品愈来愈普及,香港人经常手拿一部甚至多部电子产品,不论坐或企或走,也埋首于玩弄电子产品,造成手腕及大姆指长期磨擦及劳损,引致腱鞘炎,甚至出现红肿情况,造成腕管综合症或弹弓手指,又俗称i世代/e世代痛症。
去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了一项电话访问调查,成功访问了220位年龄18-30的成年人。调查发现,155位受访者常用电子产品,他们最常出现的痛症顺序为:肩颈痛、手腕痛(又称妈妈手)、弹弓手指及大姆指痛、手踭痛(即网球抓)。
根据临床统计显示,近年有关电子产品综合症的求诊个案不断上升,60%-70%个案均属软性肌肉劳损,他们通常每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3-4小时,因而导致痛症,甚至发炎。
常见痛症的成因及病征
1. 腕管综合症
成因: 许多患者因常用电脑或电子产品,如长期使用滑鼠,手腕需不停重覆同一动作,手腕腱鞘长期受磨擦,引致劳损,甚至发炎及出现红肿,因而使腕管收窄,导致腕管内的正中神经线受压,令大姆指、中指、食指及无名指半节感到麻痹,甚或无感觉。
病征: 手腕疼痛、手指麻痹。
2. 弹弓手指
成因: 因手指经常不停按动萤幕或键盘,使手指筋腱及腱鞘每天高频率活动,例如按动2万次以上,造成过度劳损,筋腱发炎及红肿发胀的情况,病情严重者患处会肿胀有如一粒瘤,阻碍腱鞘活动,形成手指时而无法伸展,因此称为弹弓手。
病征: 手指弯曲,难以伸直,严重者患处出现一粒瘤。
3. 肩颈痛
成因: 许多电子产品使用者,经常低头看萤幕超过75度角,造成颈部劳损。
病征: 肩颈疼痛。
高危患者
1. 青少年:特别于暑假期间,因长期埋首玩电子产品。儿童及青少年肌肉正值成长期间,如患上此等痛症,有机会影响他们肌腱灵活性柔韧性及力量的成长与发展,长大后肩颈及手指可能出现问题。
2. 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长时间使用电脑,处于静态活动。
3. 超过50岁的女士: 受荷尔蒙转变的影响,特别容易患上此症。
4. 怀孕妇女: 同样受荷尔蒙转变的影响,有机会短暂患上此症,于生产后痛症便会消失。
5. 家庭主妇: 较易患上弹弓手指,因经常重覆同样的家务动作。
舒缓及治疗
舒缓:
当出现疼痛现象时,应稍为休息及进行拉筋伸展运动:手指向后拉,此动作维持5秒后放松;同一动作进行数次。
如患处肿胀,可进行冰敷15分钟;弹弓手指患者则可浸暖水,特别于起床时效果更理想。
治疗:
。接受职业治疗: 物理治疗师会采用电疗方法帮助患处消炎,并教导患者日常生活多进行肌力训练
。多做柔韧伸展运动
。采用手托辅助工具,给手指充分的休息
。严重者需进行手术
。为减低痛症对患者的深远影响,建议当患处疼痛时,应及早治理,不要待筋腱已不能伸展时才治疗。
预防及注意事项
预防:
。减少静态活动的时间(如用电脑及手机),在平时工序上可加插小休时段,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进行一些伸展动作,增加关节活动。
。分配及协调工作时间,避免不断重覆同一动作超过半小时。
建议使用电子产品的指引:
。保持良好姿势,颈腰要挺直,避免头部向前伸,低头时勿超过75度角。
。切忌重覆同一动作或维持同一静态动作超过半小时。
。手部不要过份屈曲或专注只用某一、两只手指。
。多使用辅助仪器/工具,如加用套盖,反转作支架,将电子产品托高,用者便无需过份低头观看,按动萤幕时也无需屈曲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