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计划
晚晴计划于2009年由港岛西联网连同安老院舍策划及展开的先导计划,内容是集中于照顾老年病患人士,停止大型或入侵性治疗,目的是免除治疗时带来的痛苦,是舒缓治疗的一种。其后扩展到其他地区。
何谓晚晴计划
晚晴计划的目的是让长者在人生中最后一个阶段,向他们提供良好生活质素,将痛苦减到最低,多花宝贵时间与家人及朋友相处,安详地离世,而非受疾病及治疗的折磨,急急忙忙不断进出病院。
随着医学科技发达,人类的寿命也愈来愈长,近年香港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男性平均为80岁,但身体仍然不敌时间,会慢慢自然老化,难免会出现疾病,身体功能退化,出现障碍。身体变差很容易患上不同的退化性疾病,例如:晚期认知障碍症、多次中风、心血管疾病、严重炎症等。长期病患令患者受煎熬,如果再进行入侵性治疗会更加辛苦。而很多长者更很少时间有人照顾,身体的不适及行动的不便,亦令他们苦恼无奈。
其实这些痛苦是可以免去的,晚晴计划就建议停止不必要的大型或入侵性治疗,安排年长病人入住安老院,以照顾及陪伴病人为主,让病人能够多花时间与朋友家人相处,有特定及熟悉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不必受到长期治疗的影响。当到了快将离世的一刻,再由家人陪同慢慢送到医院,不会进行任何急救或手术,自然地离开。
详情
参与晚晴计划的病人需要有清晰的神智,决定才具有法律效力。医生会进行测试,判断病人是否有自我决策能力,如不能通过测试就需要由家人同意决定方可参与。
病人会留在安老院,与其他院友生活,日常上的需要有护理人员照顾,医生会不时向病人作适量检查,对特定的病患者作出舒缓治疗,不会作出入侵性治疗,例如插入喉管、抽血、注射、植入、拔除、电击、手术等,入侵性或大型的治疗会对病者造成痛楚、身体虚弱、对身体造成创伤等,亦可减低错误使用急症服务,让更多人得到适时的医疗服务。
家人亦应该多抽时间陪伴病人,提供更多正能量。到临终前的一刻,病人会送到医院急症室,有家人朋友陪同身旁,有证明文件的病人不会被施行任何急救。在整个过程中,医生、病者、护理人员及家属之间建立坚定互信关系,希望令病者能保持正面心境,令病者能安心安详地离去。
参加计划的家属都表示感谢,因减少了病者受到的痛苦,让长辈能平静安然地离世。
适合参与人士
年长而患有一或多项以下慢性或长期疾病均适合参与计划:
癌症
器官功能衰竭 (如严重的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
晚期认知障碍症 / 脑退化症 (即老人痴呆症)
气管炎
严重炎症
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 (如柏金逊症)
误解
有人认为参加计划等于放弃治疗,其实治疗过程对病人身体负担亦很大,年长人士身体已退化,较为脆弱,可能会加剧他们的的痛楚。家属应考量病人身体的承受能力。
其他计划
其他病院及院舍亦有推出类似的计划,如联合医院2013年的在家宁养计划,病人留在家中,护理人员会常致电与病人对谈,在家受照顾及自然离世,方便家人能陪伴;东华三院于2011年推出晚晴服务试验计划,目的亦是让病人安享终老,家属能免去担忧。病人及家属可向各病院、院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