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说客家话围头

2018-03-11
本土语言是指香港在割让给英国之前,香港陆上居民所流行的语言,主要有围头话和客家话,以及只流行在个别地区的汀角话、东坪洲话和平婆话等等。半个世纪以前,香港以广东话为主的人口其实不及一半,特别是在新界地区,大部份村民都是以围头话及客家话沟通。

围头话的出现可上溯至北宋年间,背后与新界邓氏、文氏、彭氏、侯氏、廖氏家族的南来定居有着莫大关系。至于客家话在香港出现,大约是明末清初,其中以清康熙取消迁海令,令粤东地区大量客家人南下耕作荒田,所受影响最大。

语言建构了族群的身份认同。不少移居海外的客家人,回来参加打醮等节庆时,亦可通过共同的语言,感受到同声同气「自家人」的亲密感觉。

不过,今天在香港要听、说家乡语言也并非易事。例如,在围村人极其重视的春秋二祭,亦只有部份乡村有能力保留用围头话叫礼宣祭。因机会难逢,一些有心的乡民便会趁机向在场的长辈请教,因为在平日,他们已经很难找到说围头话的对象。

以前在围村,所有女孩子都要学唱哭嫁歌,否则便会给人责骂。哭嫁歌不单保留了大量的围头话,同时还记录了昔日围村妇女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对文化传承弥足珍贵,但如今就只能在一班老婆婆的歌声中展现。

客家族群也有很多不同的民间歌谣,像亲人去世时所唱的哭丧歌,或是在田野间工作时男女对唱的山歌等等,全都满载着丰富的民俗印记,但随着懂客家话的人越来越少,其湮没绝非危言耸听之事。

吾土吾情

香港承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因它在地理、历史上的特殊位置和角色,百多年来,香港既是中国人前往外地的重要中转站,亦是他们落地生根的新家园。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和国籍的人士均汇聚于此,不同文化、风俗和技艺在这里得以传承、演化、融合,令这片弹丸之地,流传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概念亦愈趋普及,本土对文化遗产的保育亦逐渐重视。

本节目希望立体地呈现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令大众对各项文化有更透彻的了解,加强对濒危的本土文化的保育意识;同时文化在不同社区落地生根,既产生多样的社会意义,亦是人与人之间凝聚力的来源;再者,具体地呈现文化承传对社会,甚至社区所造成的正面力量,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