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游行的科学精神

2012-07-13

  七一游行人数再起争议,是意料之内。我们在七一当晚发出的新闻公报便有下列预警文字:「民研计划的点算结果,可能与部份参与游行巿民的感觉存在落差。钟庭耀认为,这是因为巿民大众长期受到各方不确数字的影响,难以透过一般感觉准确掌握成千上万的人数。钟庭耀希望,主办机构也好,巿民大众也好,不要纠缠在游行人数的争拗,更加不要在科学与民主之间筑起屏障。」

  笔者之一长期以巿民身份参与六四晚会和七一游行,亦经常以研究主管的身份策划点算人数,是否存在角色冲突,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思想出路,其实相当简单:科学与民主,并无必然冲突。首先,游行人士主观上希望人多势众,对成千上万的人数难以掌握,可以理解。其次,游行人士并无要求我们放弃自己的专业执着,因此不会构成角色冲突。当然,如果有天我们真正需要在科学与民主之间作出痛苦的抉择,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科学先行。

科学与民主之间如何作出抉择
  今年七一,根据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的数字,参加人数超过40万。不过,根据我们的估算,游行人数应介乎9万8千至11万2千之间,远低于大会的公布,而警方的估算则为「最高峰时有6.3万人」。宏观而论,无论是主办单位的公布、不同学者的点算,抑或是警方的高峰数字,今年参加七一大游行的人数都是2003及2004年以来最高的一次。

  不过,回归游行人数的具体问题,今年的结果又似乎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主办单位所公布的人数数字,水分似乎愈来愈多。自2003年笔者之一参与游行人数点算至今,虽然每年大会公布的数字都有若干水分,但今年数字就足足是我们估算的4倍,水分比率亦创新高。这个现象,在近年的六四集会已经出现。主办机构似乎是基于某些政治与心理因素,年年追求创造纪录,久而久之变成习惯。

  对于参与游行集会的市民而言,超高的数字当然会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但就逐渐贬低为数只有一万几千的游行集会,把参与游行人士的诉求与人数多寡画上等号。长远而言,夸大人数不单会抹煞部份巿民的诉求,更有可能令市民大众对游行人数产生错误认知,对整体社会有害无益。

  本文本着科学求真的精神,就今年七一大游行人数争议的两个重点问题作出讨论,希望在巿民大众之间建立一种对游行人数健康而正确的理解。有关人数争议的重点问题以下:

(一)民研计划选择在湾仔轩尼诗道与军器厂街交界位置进行点算,这种单点点算的方法是否准确?

(二)民研计划在七月一日当天发布的人数点算数字,是按照去年的流失人数调整参数作估算,是否有效?

单点点算方法 准确合理
  自2004年七一以来,民研计划与相关研究队成员所进行的人数点算,一直都在湾仔轩尼诗道与军器厂街交界位置进行,今年已是连续第九年。虽然每年的点算位置都一样,但实际的点算方法,就随着研究队每年所积累的经验,得到不少改善。事实上,除了2003年游行人士占满8条行车线,04年6条以外,由2005年至2011年,游行人士只用了西行3条行车线。今年,游行人士就共用了7条行车线。

  今年七一前,研究队得知警方计划于游行当天,开放所有8条行车线予游行人士,预计规模可达03七一。因此,民研计划特意邀请了近40位义工朋友帮忙进行人数点算。而点算工作除了主要的人数点算组外,亦有点算覆核组、数据处理组及拍摄组,分工仔细。另一方面,因为政府总部迁址,研究队亦预先确定游行路线将继续途经军器厂街。简而言之,以湾仔轩尼诗道与军器厂街交界位置作为点算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由于大部份游行人士都有经过军器厂街点算站,因此,研究队一如以往,将人手安排在军器厂街天桥位置,并集中点算及计算游行人数。相比在维园或其他人流非集中经过的位置进行点算,能有效减少误差的出现,是较合理的做法。

  补充一点,理论上,愈多点算站,能令点算的结果更加准确。不过,在不同的点算站得出的数字,可能不尽相同,而且要处理及分析不同数字背后的原因,过程亦不简单。另外,由于今年的研究队队员要主力应付所有行车线的人流,故能成功在一个点算站点算已是不错。

流失率调整参数 年年更新
  需要知道,七一大游行的点算,是一种动态点算工作。而每年都有若干游行人士并没有经过民研计划的点算站。换言之,游行的总人数除了是经过点算站的人士外,亦应包括该点之前离队或之后插队的人士。而在军器厂街点算站,研究队就需计算一下该位置的流失率,即有多少游行人士没有经过该点算站,从而得出当日的游行总人数。

  而自2004年以来,民研计划一直采用七一后电话访问的方法得出点算站流失率。方法是在七一大游行后,以电话抽样访问18岁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并找出当中自称有参加当年七一大游行的人士,再查问其有没有经过军器厂街位置。故此,游行总人数应是点算站数字加上在调查中发现没有经过点算站的比率。以2011年为例,调查发现,65.6%市民表示有经过点算站。换言之,当天点算到的4.1万人应乘以1.52(百分之100除以65.6),才是2011年的总游行人数。

  而由于今年的七一后电话访问尚未结束,所以最恰当的做法,是采用最新和地点相近的调整参数作出相关人数估算,即去年在军器厂街的1.52。值得留意的是,虽然使用去年指标未必能完全反映今年真象,即有可能高估或低估总人数,但综观多年来的所得结果,调整参数一直维持在1.29至1.52之间,算是相当稳定,更加不可能在今年跳至5.84,达到主办机构的40万人。因此,即使今年的游行路线有所改变,最后的结果也应与往年的相近。在调查完成后,民研计划将更新对七一大游行的估算数字,这亦是民研计划多年以来对七一大游行的一贯做法。

主观感觉不及科学方法
  笔者希望指出,游行集会人数点算应该属于科学的领域,不能因应主办单位、游行人士、以至执法部门的主观意愿而随意改动。当然,如果有关数字属于无关痛痒,则另作别论。在香港,近年来,主办机构和建制舆论似乎有意把参与人数指标化,说什么人数不及10万便无需紧张、50万上街可以抵挡恶法等等,正正鼓励各方人士把数字搓圆弄扁,置科学精神于不顾。更有甚者,部份意见领袖更以歪理鼓动巿民,以直觉取代科学,以充水单位为量尺,不断向市民大众灌输错误讯息,令市民大众无法正确理解游行人数的多少,从而形成了一种对人数点算统计方法的无理质疑和否定,是公民社会的退步。

  诚然,游行人数的估算无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经过科学方法推敲及验证的结果总比主观感觉更加可取。科学与民主之间,根本不应存在冲突。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警队与社交媒体

黄子健、马伟杰
2017-05-08

2016年度新闻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调查

马伟杰 周展梁 叶诗颖 伍淑冰 梁俊仁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