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选举与电视民主化

2001-12-15

  观察台湾民主化的进程,可以观察两个指标,其一是贿选的程度,其二是电视在选举期间所扮演的角色。

  「最乾净的一次选举」,《伦敦金融时报》如此称呼十二月一日结束的台湾选举。就第一个指标来说,台湾今年的成绩不错。

  不过,如果以第二个指标作为观察基准,答案就有些模糊。权且将这个指标再分作两种。

  第一是政党电视广告的出现及其争议。在台湾电视史的前三十年,只有执政党得到使用电视作为文宣的机会,历经各界呼吁与抗议之后,情况才在十年前开始变化。

  从一九九一年底的第二届中华民国国民代表大会的选举起,台湾的中央选举委员会开始依据修正后的选举法,制定办法并首次以公费购买台、中与华视时段,播放国民党、民进党、社会民主党与全国民主非政党联盟自行制作的竞选录影带。

  从此,有关选举的纷争,多了不很重要,但照例都要出现的一项:各政党自行制作的竞选录影带之审查。并且,放在观众平均每天更换一百多次频道的电视环境,耐心看完这些选举广告的人,大概少之又少。因此,各政党不免另出奇招,企图声东击西,采取了或许可以称作是醉翁之意不必在酒的策略。

  这就是说,各政党制作电视广告片,用意其实不必就非得放在广告片的播放,而可以是通过影片引发争议,达到曝光与造势的作用。如果个别的候选人,如新党的何振盛,都能知晓向李登辉丢鸡蛋,可以换取这辈子最多上镜头的机会,政党就更懂得个中道理。

不要面子要里子

  事实上,民进党的醉翁策略,似乎颇称奏效。在片长十五分钟,总共播放五次的广告片快要结束之前,各支影片均穿插了名为「在怎么野蛮」的短片一或二种(分别是三十与二十秒)。这些短片的重点是,锁定国民党籍四至六位立委,指控他们删除了相关县市的网络学习、儿童福利、地方建设及防洪工程经费。

  在音像的帮衬之下,这些二、三十秒广告片企图让观众感觉这些「在野」党的候选人,实在太「野蛮」,因为再怎么野蛮,也都不应该删除所谓资讯社会所最需要的网络学习经费,再怎么野蛮也都不应该删除(画面上这么可爱的)儿童的福利,再怎么野蛮也都不应该删除才刚刚饱受四百年来最大水患的北台湾之防洪预算……等等。

  只是,既然主张删除的是在野「党」,又何必单挑特定候选「人」?这就是精心计算的所在。「雀屏中选」而出现在「在怎么野蛮」短片的人,应该是民进党认定,这些敌党候选人的实力与本党同区候选人相酹,于是抓紧各种可能的机会,加以打击。

  果然,这些广告一出,立刻引起国民党不满。国民党向法院申请假处分,强制禁播该则广告。国民党既然有此反弹,中选会自然也就不可能装聋作哑。它在审核之后,引用广播电视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指短片中大约五秒的画面,确实有「混淆视听」之嫌,于是剪掉了事。但选前这五秒钟画面的争议,换取了平面媒体不少的报导与评论,民进党最多是输了面子,但却十足赢了里子。

  不要面子要里子的行径,不是政党的专利。这几个月以来,《中国时报》在内的不少报纸,不也是如此吗?就在《台湾日报》指某大报与某政党有百万新台币往来之后没有几天(二十一日),《中国时报》台北市版第七版左上角打着「专题」,内容是整版的国民党言论,北县版第七版则是整版商业广告。怎么搞得?是《中国时报》欺负台北县读者,少提供一版的新闻,还是北市版的专题,其实根本是广告?显然是后者。

  为此,民进党不满而向新评会检举,并且《中国时报》也在二十二日第三版刊登启事,表示广告新闻化是疏忽所致。惟与此同时,《中时》竟然再告「技痒」难耐,于当天第五版再来了一次名为「专题」,实则百份之百是广告的东西。为了钱,《中时》不要面子要里子,斯文扫地而不畏人言,民进党也许可以考虑再制作短片,主张「再怎么缺钱,广告也不能新闻化」。

媒体的选举效应打折扣

  从国民党一手遮天到政府提供资源,让各政党在电视上广告自己,符合民主的要求。但选举与电视的另一层关系,也就是特定候选人或政党是否享受多于他人(党)更多的电视资源,至今在台湾还是由国民党及其衍生出来的亲民党、新党占了较大的便宜。

  但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本届立委选举却似乎显示,媒体效果大打折扣,而得到更多媒体资源的人或政党,在选举结果,不一定占得了便宜。

  投票率可以作为一个说明。此次立委投票率是近九年来最低。以台北市作为例子,这一次有64.37%的选民投票,前三次分别是67.64%、66.01%与80.88%。

  为什么这样?即使具有事后诸葛之明,也不敢多说。但至少有一点是是可以肯定的:大众传播媒体虽然热烈拥抱选举,效果却不怎么好。

传媒营造热度与反效

  第五届立委暨县市长选举的过程,众所周知,而媒体自己也再三陈述者,是选民热不起来,原因既有国际及(特别是)台湾经济不景气的牵累,也有选民对于各政党的不满,失业率已上升至最高点,于是不免有输赢他人瓦上霜,投票意愿为之减低的效应。

  只是,社会实况的冷选情,完全与媒体一头栽入选举的热度,形成两种世界。平面媒体如同往年,照常从头版起,连续数个版面(有时多达十余版)全部投入,平日迷姊迷哥的影剧新闻,也要加上演艺人员对于选举的态度,偶尔则其投票意向,也在描绘之中。电子媒体更见夸张,比如,多家媒体出售时段,现场每天转播政党的造势晚会(最后还是因为中选会的规定,才在选前十天起叫停,但叫停亦不乾脆,仍有不少偷跑,亦即转播的嫌疑)。再如,每天有收音机近十场、电视每天二十场左右的谈话或/及call-in节目,掳获了部份人心。这些节目让听众或观众的心情,随着主持人或现场来宾及call-in的意见强弱及倾向,左右摇摆与上下起伏。

  饶是大众媒体有如此营造,让符号环境这么吵杂、高亢,投票率终究是出奇的低落,显见媒体的选举效应,不很高明。

  甚至,媒体的党政倾向,说不定还造成了反效果。选前最近一期的《财讯月刊》,有如下观察:谈话性节目虽然讲究政党平衡,实际上常演变成三、四人围剿一、二人,因为甲、乙、丙阵营的「意见并没有太多差异」,因此丁阵营常被「痛宰」。许多报纸的资深记者也将证据不足,无法写出的「存货」,通过谈话性节目播出。《新新闻周刊》则说,「新闻谈话节目,倾斜性最高的是A、B、C、D等四人,打击丁阵营如入无人之境,E与F电台则已是甲、乙与丙军的喉舌,G与H∶两人也都是旗帜鲜明的甲、乙、丙军支持者」。

  这两本刊物的观察,反映了许多人的印象(或说,反映了事实)。但是,选举的结果却与这些论政立场,刚好相反,最有斩获者,却正是谈话性节目冷嘲热讽的对象。这些已经串连成立体网络的发声管道,口径尽管一致,却没有压制,反而是眼睁睁地见证了政党及其盟友,得到实质的成长。

积非不能成是

  假使媒体的狭隘政治或政党倾向,轻则无效,重则反效果,那么,有关媒体公正的呼吁、批评,不就错置了吗?当然不是。第一,媒体改变选民的政党投票倾向,效果不佳,但在相同党派的支持群之中,发生转移效果的机会,也许不能小觑。这个情况的最佳例子,应该是陈文茜。她在主持电台以前,知名度就已经很高,但藉由频繁在空中与选民相会,陈文茜少则维持了热度,多则袭夺了同性质候选人的票源,如李庆安得票跌落数万票,赖士葆则高票落选。

  第二,积非不能成是,肩负监督的第四权媒体,为财团染指已属不幸,再要纵容它与政权沆瀣一气,显然不妥。

  第三,它可能误导大陆人对于台湾的认识,如同民进党党主席谢长廷所说,「对岸因为看了太多台湾call-in节目,以为那些就是台湾人民的心声」。

  第四,本文分析可能错误也。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