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业发展的启迪:变与不变

2016-09-06

  美国新闻业及新闻教育一直以来在世界上有领导地位,观察它的发展大概可以了解新闻业的最新趋势。

  笔者随香港新闻教育基金今年的访美团走访了四个城市,参观了多个新闻机构,得到最深刻的印象是美国新闻界已迈向 Web3.0 时代,流动新闻、数据新闻和人工智能演算法等纷纷上马,新闻业全面进行范式转移,赶不上数码列车的新闻机构只靠「吃老本」,暂且在市场上喘息。所有新闻机构都在设法迎接数码挑战。

  数码科技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所以新闻机构的应对策略不是改良,而是改革,需要很大勇气进行很大的革新,因为以往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发布平台和商业模式已经过时。

  尽管面对这个颠覆局面,我们仍然看到新闻业及新闻教育有一些原则仍然受到尊重及坚守,以下是笔者观察到的「变与不变」。


单一发布平台时代的结束

  在过去,报纸、电台、电视各个新闻机构各司其职,但现今的新闻机构,全部建立了多元发布平台,除了网站之外,还有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Snapchat、 微信、 微博等。我们到访的大部分新闻机构,已经设有社交媒体编辑(social media editor) 的职位,以 Politico 为例,更加有一个颇具规模的网络制作团队 (Web production team) 。美联社 是差不多同步在Twitter平台发外电,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更不在话下,社交媒体是它们发布讯息的重要渠道。就连老牌华文报纸洛杉矶星岛日报 也表示不能不重视社交网站的功能。

  新闻业一直需要紧随互联网科技的发展。 Web2.0 时代的主要特性是社交网站的崛起及普及。在美国及世界其他科技发达的国家,已经踏入 Web2.0 的成熟期,社会里的民众大部分都成了网络个体 (networked individual) ,他们活跃于社交网站。很多调查均显示,愈来愈多人从社交网站获取新闻资讯,尤其是年青人,他们已经不大爱上新闻网站。故此,新闻机构怎能不用心经营它们的社交网站发布渠道?


流动优先

  在两、三年前,很多新闻机构的口号是「数码优先」 (digital first) ,意思是以网上平台为新闻发布的首要渠道。但随着跨进 Web3.0 世代,这个口号已被「流动优先」 (mobile first) 所取代。

  Web3.0其中一个特点是流动通讯的普及,智能电话、iPad、可佩戴装置 (例如iWatch) 是大众用来寻找资讯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当读者及观众都开始普遍应用流动装置,新闻界怎能不亦步亦趋?尤其是美国,它是iPhone和iPad的主要出产国,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发展。试看看我们到访的机构,绝大部分都设计了新闻应用程式 (news app) 供读者使用。其中令我们最感兴趣的是 Quartz 的 news app,属互动式,非常有创意,就像跟读者交谈一样,把最热门的新闻逐一推介。


读者为王

  较早之前一位荷兰新闻业的前辈郑重提出,未来新闻机构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认识读者及连系读者,鼓励他们参与。

  在参观访问时,经常听到一句说话:「认识你的读者。」 (know your audience) 。

  在旧新闻时代,内容为王,大家认为只要有好的内容或适合的内容,就可以吸引心目中的读者。但在新世代,市场非常多元化,新闻平台又多,网民的流动性大,要捕捉目标读者并不容易。当新闻由网下移到网上,而人工智能的运用又日趋成熟,美国各大新闻机构都需要运用演算法,精准地计算它们的受众分布 (audience profile) 。而且要设法和读者们接合。

  留意到我们造访的新闻机构非常用心去认清它们的读者,例如走高档政治新闻的 Politico 就走公司订户路线;而走商界精英路线的 Quartz ,很了解它的目标受众是高教育程度又很懂用科技的财经人士,故此着意经营不同的平台去网罗他们。因为现今的读者,会在不同时段不同的平台去接触资讯,他们有时在家中的电脑的 Facebook 看新闻,有时在公车上看 news apps,故此要清楚研究他们的阅读习惯及喜好。 Quartz 的主管一再强调:「尊重读者的阅读经验。」

  纽约 1010WINS 电台为了连系读者,特别举办很多现场节目,邀请听众参加,他们说,必须拉近听众的距离(engage your audience) ,而且要运用社交平台去和听众交谈,建立互动。而美联社更设计了一个 Apps,绕过新闻机构客户,直接向读者轮送新闻,拉拢他们,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美联社更建立一个数码团队,除制作可视化新闻,并开设工作坊,协助一些新闻机构客户学习如何使用数码媒体,将它们引领到数码世界,免得它们被淘汰,令日后的通讯社客户买少见少,可见美联社是非常用心经营目标受众,并且眼光长远。

  其实纽约时报 较早前已提出要设立读者发展编辑 (audience development editor) ,表示要在浩瀚的网络世界开发读者群。简单来说,「读者为王」应是众机构的新口号。


发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的特性是超越国界,环球连结。当大家都用流动智能电话全球联网的时候,每一个新闻机构的网站及社交平台其实都是面向世界,大家都需要考虑国际读者。

  我们今次访问的大多数媒体本身已具国际性,在这个数码年代,就更加以全球读者为目标。我们访问 Google 的时候,负责人说 Google News Lab 支持资讯自由,宗旨是为世界组织资讯 (to organize information for the world) 。而 Politico 更加是发展国际市场的最佳例子,它本来是专门报道首都政治圈的动态,但由于美国是具影响力的国家,世界各国的政要和精英都关心美国政治,故此 Politico 这个新创办的媒体,就大力发展国际市场,除了增办Politicao Europe ,亦向亚洲进发。 Quartz 亦一样,已在香港有办事处。至于纽约时报,正在拉丁美洲开发市场。而中国的 CCTV 为了发展软实力,除了设有 CCTV America,在世界其他国家均开设电视台。


工作流程和商业模式大变身

  数码科技颠覆新闻界的工作流程继续在美国深化,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一职多能,除了录音、拍摄、剪片之外,最近还需要学习编制电脑应用程式、分析演算化、从事数据新闻。

  至于商业模式,旧有的的订阅和广告方式,再有进一步的变奏。例如纽约时报 开展它的环球策略,以全世界读者为目标,扩大订户市场的范围。而 Quartz 则放弃传统的网上广告 (banner advertisement) ,转走「精品广告」路线,似乎带来一片生机。


变动中的不变

  在走访多个媒体机构的时候,笔者亦留意到有好些旧有的行事方式和原则,仍然不变。

  最令我欣赏的是新闻人那种一如既往的拼搏精神。在拜访 Politico 新闻室的时候,刚好见到他们忙于处理美国总统大选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全心全意投入编采工作,务求把最快最新的新闻带给读者。无论他们用的是哪一个平台,目标还是一样:知会读者。

  当讨论到新闻价值,各个机构的意见相若,仍然认为新闻除了有趣,还要有社会重要性,而且要发掘那些会影响读者切身问题的议题。

  至于处理新闻,他们依然坚守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在数码世界,他们依然重视遵守新闻法规及专业道德。

  至于选用新闻工作者,他们除了增加数码技能 (digital skills) 的要求,但仍然重视一些基本功,例如新闻热诚、工作态度、语文能力、叙述故事的技巧、批判思维能力和新闻触觉等。

  至于新闻教育,自然要跟新闻业的发展接轨。新闻教授和我们讨论迎接数码挑战时,免不了大谈如何在新闻学院增加数码技能的课程,例如社交媒体写作和数据视象化。但同样地,他们认为故有的新闻理念和编采的基本功,不能忽视。

  其实,现时数码科技带来的震荡,只是一个开始,专家预计 2020 年世界将踏入 Web4.0 的阶段,届时又有新一轮的颠覆,所以有远见的传媒机构,都要有「迈向未知未来」的准备。正如 Dream Works 的行政总裁所言,传媒人要有冒险精神,认定「改变」和「创新」是常态。可幸美国同业对新闻的基本信念,没有轻易动摇。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