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字版到万维网

1998-11-15

  北宋是中国文化趋于成熟而很富创造力的时期。经学、史学、哲学十分发达;词、文、书、画有很大的发展。科举制度已逐渐完备;官学及私人书院都很兴盛。

  北宋中期的多位学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所有这些学者名家们的著作加在一起,恐怕也不及当时一个毫不出名的「布衣」对人类的影响来得巨大而深远。那就是发明活字版的刻字工人毕升。

印刷术促进文化发展

  据记载,毕升大约是在一零四五年前后发明活字版。他用胶泥刻成一个个单字块,加工处理后,按韵排好,以便检索。印刷时,先在一块铁板上敷以松脂和蜡,然后用一个长方形铁框放在铁板上,在框内排字。排满后将铁板置于火上烤,使松脂及蜡稍化,再用平板在上面一压,活字就会固定成为一板,之后涂上印墨印刷。印后再加热溶化将字取下待用。

  印刷术的前提要素,当然是文字以及纸、墨和刻版技术。中国文字起源极早,秦时得到统一。造纸术始于西汉,但东汉蔡伦(公元一零五年)用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了质地较好的纸。到晋时(公元三零零年左右),纸已取代了简帛而成为书的材料。以纸抄书,成本比简或帛要低许多,所以知识易于传播。自从有了印刷术,知识更为普及,文化也就发展得更为迅速。

  毕升所发明的活字版,于四百年后欧洲出现了同类技术,那就是公元一四五五年德国谷腾堡 (Gutenberg) 所印的《圣经》。纸及印刷术传到欧洲后,大大地激发或推进了文艺复兴及宗教革命。通过大量的价格较手抄本低廉数十倍的出版物,欧洲人的文明得以大为昌盛。由于欧洲文字是以字母拼音,所以使用活字版比汉字要来得更加简易方便,印刷术所发生的作用与影响也就更加显著。

  二十世纪不折不扣地是美国世纪。除了飞机、电视与原子弹都是从美国发端之外,一九四六年在美国制成的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即俗称的电脑,将人类带入了数码革命的时代。

中文信息处理

  汉语是单音字,合字而为词。汉语的组织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使中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歌赋,具有特别的节律与神韵。然而,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成的方块字,所以汉字的书写相当困难。到了近代,汉字的打字及印刷排版都比拼音文字困难得多;中国的文化及教育明显落后于欧美,而普及起来极为不易。

  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末期,中国政府公布了将汉字简化到几乎不成形的第二批简体字,受到全国多数人的抵制而终于不得不放弃推行。正在这个时候,微型电脑出现了,电子记忆储存的成本大大降低。而聪明的现代中国人创造了多种汉字输入输出法,使汉字打字几乎与拼音文字一样迅捷;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发明了电脑输入激光排版的新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汉字印刷的效率。这就使困惑了许多中国知识份子将近一百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脑技术的发展,中文(汉字)信息处理已不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障碍!

  我们祖先所发明的活字版印刷,给与使用拼音文字的欧洲人一个普及文化的大好机会。欧美人所创造的电脑技术、激光技术,却又给了我们这个使用方块文字的民族一个普及文化的新动力。看来,世界还是公平的,我们这个古老而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民族遇到了新的机缘。

万维网时代之中国文化

  电脑、互联网、电子邮件,特别是万维网的普遍化,使得以中文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换和用拼音文字几乎一样地方便与迅捷。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最新的科技来充实中文信息的内容。

  毫无疑问,一个廿一世纪的中国人,应该学习如何在日益宽阔的资讯高速公路上驰骋。但是我们也应该不只是奔驰于既有的公路上,而应该兴建更多更好的公路,同时也制造一大批以汉字为引擎的「车辆」。城市大学最近新成立了一个创意媒体学院,就是希望在这方面培养出一批人才。


电脑科技发展能充实中文信息的内容,创造出万维网时代的新文化。


  我们应在数码革命之后的万维网时代,努力创造一个比发明活字版印刷时的宋朝更加璀灿的新文明。我将这项伟大的工作称之为「C++工程」。「C」原是大约十年前兴盛起来的电脑语言,后来经过改进变成了「C+」,再经改进则成为今日被广泛应用的「C++」语言。我使用「C++工程」这个代号,一方面是借用这个资讯科技的术语,赋与这项工作以时代气息,另一方面也是想说明,创造万维网时代的新文化将是一项极艰巨的工程。

  在这个符号里,「C」这个字母代表 Chinese Culture,即中华文化。我们所要创造的万维网时代的新文化,无庸赘言,自应是以我们固有的文化为基础。第一个加号「+」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完全接受前人所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而是应该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譬如说,为什么宋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已相当成熟,但却没有在后来导致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整个社会的质的飞跃?又如,尽管宋明以来,中国的工艺技术十分先进并富创造力,为什么却没能产生以数学推理及重复实验为方法的现代科学?再譬如,中国虽然很早以前已有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以及「民为贵」的社会理念,为什么近代却未出现像欧洲那样的人文主义及民主思潮?

  至于第二个「+」则是指我们要胸襟开阔,具备现代的国际视野。我们应该像魏、晋、唐、宋时的前人那样,自信而开放,随时可以从外域文化中吸收有益养分。今天已被我们民族充分消化了的佛教来自印度;中国的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甚至饮食、衣着都受到印度与中亚的许多影响。今天我们早已忘记了来源的裤子、椅子、胡琴,甚至大饼也都是来自西域!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经济文化逐渐全球化的世界。身处全中国最现代化、最具有国际交往经验以及最自由开放的香港,我们正可以为「C++工程」多出一分力。唯有在下一世纪里,做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并为人类的文明再度做出重大贡献,我们才算是上无愧于祖宗,下对得起子孙。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警队与社交媒体

黄子健、马伟杰
2017-05-08

2016年度新闻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调查

马伟杰 周展梁 叶诗颖 伍淑冰 梁俊仁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