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Face / Off :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2006-06-14
中华(变)脸:香港流行文化的跨国图志

书名:《 Chinese Face / Off :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
作者:Kwai-Cheung Lo(罗贵祥)
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出版日期:2005 年

  北京奥运会应否以大熊猫为吉祥物的争论,曾经是媒体炒作的花边新闻。虽然如此,海内外华人对四川熊猫的国宝地位的肯定,始终较确认什么是「中国文化属性 / 中华性」(Chinese-ness,或前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译作的「华人属性」),似乎来得更容易。由美国伊利诺大学出版的《Chinese Face / Off》,探讨的就是这个谜题,而解题者就是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的罗贵祥博士。
这书由「语言」、「影像」和「文(化代表)物」三大部份所组成,特色之一是作者的观察不纯粹为香港本土文化或媒体,而是把焦点放在全球华人社区都流行的通俗文化之「跨国材料」上。阐释的实例包括:「语言篇」中论后殖民时代如何延续港式文化的报章副刊专栏、港产电影电视片集的中英文字幕所隐藏的权力操控;「影像篇」中关于动作电影和功夫漫画的中华筋肉英雄,例如成龙和黄玉郎笔下的王小虎、近年运用「全球本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的港产片、吴宇森的「港化荷里活电影」、体现散居各地华人精英流动合作性的《卧虎藏龙》;与及「文物篇」中的迪士尼主题公园。
  若要深究香港文化的「中华属性」在文化建构上所扮演的角色,正如当代著名左翼哲学家齐泽黑(Slavoj Zizek)所言,我们是有需要把流行文本在精神分析的层面上如何影响公众想像的方式,和揭露资本主义运作的政治经济批判结合一并分析。某程度上,这本书已初步做到了。
  假如文学系的教授能花精力研究通俗文化是一种进步,较令人可惜的是,这本谈香港普及文化的书,其读者群大致只会是反转版的「杜维明式文化中国」群体。换言之,核心读者首先是国际上关切中国文化的知识份子、大学生、媒体从业员,其次才是散居北美、澳洲、新加坡,和中港台通晓英语的华人读者。因此,盼望中文译本或普及中文版,能跨出象牙塔早日问世。
  最后,笔者建议香港读者稍稍打破常规,先快速翻看书末论「九七后香港迪士尼化」的一章,然后掩卷思索,到底米奇老鼠还是四川熊猫,更能代表后殖民的香港文化呢?然后才再细阅导言及各篇章,也许更能引发具时事关联性的政治想像,从而品尝到流行文化研究的实质趣味。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界与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视新闻老总的管理心法

苏钥机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