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

中国南方一种由下而上、沿山坡建成的隧道式窑炉,因形如卧龙而得名。现存最古早的龙窑遗址,可上溯至商朝和战国时代。其特点是体积大、升温降温快、建造成本不高,但因每次烧窑都受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故难以控制成品的质素。此外,它主要以木柴、枝枝作为燃料,对自然环境构成一定影响,而且近年木柴价格上升,致令营运成本上涨。

龙窑的结构主要分成窑头、窑床、窑尾三部份:位于低处的窑头为火膛,是龙窑的主燃烧室;长长的窑床左右两侧,开有一对对有盖的圆形投柴孔(又称鳞眼洞),可供投放柴木和观察火焰温度;而最高处的窑尾则是烟囱。烧窑时,需沿窑身两侧的投柴孔,由下而上逐一点燃。整座窑炉采取天然通风,稍微倾斜的坡度形成自然抽力,窑身就是个大烟囱,火焰自然地向上升,令热能充分被利用。因火焰抽力大,令窑炉升温快,最高温可达摄氏1200-1300度,而且降温也快。另外,早期的龙窑一般长几米到20多米,到宋代时已发展至可长达50、60米,甚至有些可长过百米,其装烧面积可以很大,产量亦高,对当时的陶瓷业发展产生很大作用。

建造和使用龙窑曾是某些地区代代相传的技艺,窑工投火、控制火焰的温度全凭肉眼和经验。然而,这种传统老式的工艺既辛苦又不够体面,兼且赚不了钱,年轻人都不愿接手。而随着现代化的窑炉如电窑、气窑的出现,令古老的龙窑被取代,加上土地开发、城市化发展,现时仅存的少量龙窑,会否被一条条地逐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