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引语」——香港中文报章新闻写作的一大缺陷

2003-01-15
新闻写作中是否使用直接引语,看似枝节小事,但却关系到新闻报导的准确性、可信性和可读性,不可等闲视之。

香港中文报章普遍忽视使用直接引语关于这一问题,作者曾作过一些调查。调查的报纸是本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明报》、《文汇报》、《东方日报》和《南华早报》,调查的时段是任意选取的去年九月一日至七日,调查的内容是这些报纸刊登的新闻中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结果发现:有83%的新闻一条直接引语也未使用,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只占17%;而在同一时段,《南华早报》有78%的新闻使用了直接引语,其中使用了三条以上的几近一半。

此外,作者还就在香港印行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对中国(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报导作过调查,重点是该报在报导中国问题时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调查的时段与上述调查相同,结果发现:这份英文报纸在报导中国问题时,81%的新闻使用了直接引语,其重视程度与《南华早报》不相上下,与中文报纸的17%同样形成了巨大反差。



直接引语的使用

西方新闻界十分重视直接引语的使用,学界是这样,业界也是如此。

在西方、特别在美国,新闻院校都把直接引语的使用列为重要讲授内容。密苏里大学出版的《新闻报导与写作》一书中写道,『直接引语会使新闻增加色彩,提高可信程度。使用直接引语,你是在告诉你的读者,你已使他们与说话人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一看见引号,读者马上就会意识到:下面的内容必定非同一般。直接引语还能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使板着的面孔骤然「多云转晴」。』

在美国新闻界,记者几乎无一例外地热衷于直接引语的采访和使用。作者曾就此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在去年九月一日至七日刊登的新闻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93%,其中使用了三条以上的也高达76%。可以这样认为:在美国,没有直接引语,新闻简直就构不成新闻。

西方记者采写直接引语的热情非常执着。近几年来,这一做法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前几年,美联社增开了一个「Quotable Quotes」的栏目,专门播发当天重要人物发表的重要见解,供读者作为新闻阅读,也供研究人员作为可靠的新闻资料使用。



中外新闻业者不同态度

在过去廿多年后,作者作为新华社记者曾参加过许多重大采访活动,也见证过许多前辈和同仁采写过不少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引语。

一九九五年五月,作者在天津负责组织新华社对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报导。五月十四日下午,我去采访国家领导人李瑞环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活动。因事先知道有记者对那次锦标赛的组织工作颇有微词,一些外国同行甚至扬言要向萨马兰奇「告状」,又听说会面时可能会谈及国际奥委会希望中国申办二零零四年奥运会的事,所以,我在采访时格外留心,不仅作了详细笔记,而且还录了音。会面后,我在现场写了稿子,根据录音用直接引语写了进去。但是,当定稿从有关方面退回时,我发现我在新闻中着意写入的直接引语中的引号被统统删掉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在那次世乒赛上,西方记者却一直为采访不到像样的直接引语而发愁。五月一日,美联社的一位记者专程到新华社发稿中心拜访,说他们在语言上有困难,希望新华社能为他们提供一些中国运动员或教练说的话。他们要的是直接引语。五月十三日,当韩国运动员金泽洙在四份之一单打决赛中挫败中国主力选手王涛、但接着又因比赛时使用了违禁胶水而被取消资格后,美联社的那位记者又来到我们的发稿中心,主动提出以金泽洙被取消资格后的牢骚话来换取我们从王涛那里采访到的直接引语。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日,作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采访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与英国外交大臣赫德就香港问题举行的会谈。那天,等在谈判室外面的记者很多,个个都为拿不到第一手材料而坐立不安。这时,路透社驻联合国分社社长利奥波尔德挤到我跟前,悄悄地说,「让我们做个交易:会谈结束后,我去采访赫德,你去采访钱,然后咱们交换一下引语,怎么样?」显然,她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拿到有关这次会谈的直接引语。



如何应用直接引语

中文新闻写作有许多优点,但在直接引语使用方面也存在缺陷。西方新闻写作有其弊病,但它的长处也足可让人借鉴。为了在新闻写作、特别是在使用直接引语方面实现突破,我建议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更新观念,勇于学习

应率先更新观念的是新闻院校的教师,因为他们担负着培养新一代记者、编辑的任务。如果他们能更新观念,那么,他们的理论、他们的教材,甚至他们布置的作业,都会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自然会带着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投入新编实践。

应更新观念的还有现职的编辑和记者。只有具备了「一定要在新闻中写入直接引语」的明确意识,编辑才会向记者发出有关指示,提出相关要求,记者采访时才会不遗余力地去获取重要、精彩的直接引语。

政府官员、新闻工作者应消除顾虑。官员们之所以不愿记者直接引述他们的话,主要是怕承担责任,害怕他们的话「带着引号」见诸报端后一旦有错而被上司追究。记者之所以不愿使用直接引语,主要是怕惹麻烦,担心会因引述不确而招惹是非、带来法律责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一种强烈的事业心。既然选择为官,就应为民做主,份内的事就要勇于承担责任;既然立志以新闻报导为终身职业,心里就应装着广大读者,养成一种「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无畏气概。若此,诸如要不要在新闻里写入直接引语、敢不敢写入直接引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方法层面的事,涉及问题较多,关键是搞清楚在什么下使用直接引语最为合宜

文无定法,直接引语的写作也无固定模式。用与不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多少,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不过,根据国内外记者的经验,根据作者个人的体会,我们仍然可以就直接引语的使用总结出一些规律。作者认为,如遇以下情况,最好使用直接引语:



*新闻人物讲了一些非同一般的话----

一九八七年六月,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西藏。十八日,在返回北京的专机上,他向新华社记者畅谈观感,对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备加赞扬。当天,新华社播发了相关新闻,其中用直接引语引述了卡特的以下谈话:

「这次我高兴地看到,宗教信仰者在西藏享有信教的自由。」

「我猜想,这些议员(指反华议员----作者注)可能没有访问过西藏,他们了解的情况可能有误。」

「回国后,如果我把我在西藏看到的情况转达给美国参议两院的议员们,他们的观点可能会同众议院通过的议案相反。」

毫无疑问,这些直接引语大大提高了这条新闻的可信性。试想,如果记者把引文中的引号统统去掉,那么,卡特上述评论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还真有乐于查根问底的好事之徒。卡特回到北京后曾举行过一次记者会。会上,西方记者竟对新华社的报导提出质疑,问他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说过,当时到底是怎样说的?新华社的报导是否是断章取义?



*新闻人物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言论----

如果知名人物发表了一些重要意见,报导时最好使用直接引语。

例如:朱鎔基总理关于香港「议而不决」的谈话。朱鎔基在爱尔兰的一次答记者问题中曾说:「香港应该团结一致,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发扬民主大家来讨论,应该怎样采取一些对策,但是也不能老是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明报》)

次日,香港报章对此作了突出报导,在引述朱总理的话时,有的使用了直接引语,有的使用了部份引语,有的使用的是记者的转述。使用直接引语的那些报导,在引述以上谈话时,引号内的措词也各不相同。也许因为关于这些话的「版本」太多,以致后来发生了那里本来不该发生的争议。

当美国总统布殊上台后,中美关系经历了种种挫折,「九一一」事件后,两国关系出现转机。因此,当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十月十九日与布殊举行首次会谈后,两人怎样描述这种新关系就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但是,当读者次日打开报纸寻找有关新闻时,他们看到的仍然是记者的转述,绝少使用直接引语。



*新闻人物讲了一些生动幽默、寓意深邃的话----

生动幽默、寓意深邃的话,肯定会令新闻生辉。下面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往事,一直令作者感到回味无穷。这些话,当然应用直接引语写入新闻。

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不仅言谈诙谐,而且机敏睿智,常常使用寓意深邃的双关语来回答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一九九一年在竞选秘书长时,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如能当选,他将只做一届。然而,在一九九五年五月的一次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值此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你是否考虑过竞选连任?」对此,他微微一笑,答曰:『古埃及有句谚语:「旧鞋好穿」。』这样的回答既幽默,又含蓄,准确地表达了说话人的思想,然而又不失政治人物的尊严。



*使用直接引语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使用直接引语的指引很多,但作者认为,以下几条更为重要:

----直接引语必须准确无误,不可有违原文,更不可违背原意。

----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断章取义。切不可为了使新闻显得完美无暇而修改自己的采访记录。

----不能杜撰新闻来源。提供新闻来源时,应同时提供他的全名和职务。

----如引述内容较多,用引号引起来的应该是最为关键的部份。

----写作引语时,最好能将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部份引语交错使用,以增加文字的变化,令文章显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生动活泼。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港漫」与创意工业

冯应谦
2015-07-01

比较香港免费报纸的内容和风格

陈乐怡,李晓茹,李韦瑶,李惠珊,黄嘉盈
苏钥机
2015-04-08

报纸手机平台逐渐兴起

苏钥机
叶菁华
2013-01-14

特首选举新闻商品化

梁旭明
2012-04-13

特首选举报章报道:总结与检讨

苏钥机
谭丽珊、邓皓文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