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报道的前世今生

2015-06-02

  客观报道,是传媒中人及公众衡量新闻质素和新闻从业员表现的重要准则。不过,客观报道的准则从来都难以「客观」— 始终新闻制作并非科学实验或数学运算,难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新闻工作者本身的角度和采访经验,以及各社会持份者对「客观报道」的诠释及理解,必然有所不同。是故再多的守则、再多的培训、再多的沟通,新闻制作永远都会有争议,新闻从业员永远都要面对来自社会的批评。

  本文尝试阐释新闻学对客观报道的理解,并重温客观报道这准则成为新闻制作的金科玉律的历史源由。最后,我将探讨客观报道这准则将会面对的社会变化和挑战。


客观报道的三层理解

  按学者 Maras 的分类 (Maras, 2013)1,我们可以三个层面去理解何为客观报道。其一,客观报道是一种价值判断,用以断定新闻制作是否符合社会期望及道德要求。我们日常谈及的平衡多元声音、以事实为依据、避免过份煽动社会仇恨 (例如鼓吹种族、宗教冲突)等原则,便是大家对新闻的社会角色和新闻工作者的期望,亦大慨是我们评价新闻是否「客观」的准则。有趣的是,虽然客观报道的概念予人撇下个人情感和既有立场的感觉,但事实上,当大家谈起何谓「客观」时,却难免要以不同的价值观,以至是主观意愿加以诠释。

  其二,客观报道亦是新闻制作过程「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的一种现象。这里所指的「理性化」,是透过一系列的工作程序、习惯和「行规」,使新闻行业以至社会都觉得新闻就是「事实」的一套程序理性。例如:透过访问不同的消息来源,使人们觉得新闻工作者所报道的新闻并非「老作」,而是「事实」;把不同立场的访问谈在一起,使人们觉得新闻工作者已尽了「平衡报道」之责,并无偏颇;探访具权威的消息来源,使人们觉得新闻所报之事有「事实」根据。这些制作程序和「行规」,便是新闻工作者回应社会各持份者批评其新闻「偏颇」、「不实」时的重要反驳佐证。

  不过,相信「行家」们都知道,这些「理性化」的程序,亦留给新闻工作者不少「制作空间」。例如,「借佢把口讲出黎」这句话,应是「行家」们常用的采访技巧。此外,即使是呈现社会多元声音的平衡报道,也可以有很多选择,亦可以在剪辑中决定用那一句「金句」作为「事实」。「理性化」的「行规」,使新闻工作者要多做不少工夫,但这些工夫亦是维持「客观报道」这道德光环的重要元素。

  其三,客观报道亦可以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和写作方式,使人们觉得新闻就是「事实」。「倒金字塔」式的写作方式,重点及「六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为何)先写,支节下文再交待,可使读者觉得消息「重要」及「真实」。避免用第一人称以及过多的形容词,亦为了予人「客观」的感觉。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原则。客观报道的出现,跟资本主义及社会科学的兴起有关。「新闻纸」的出现,本来跟文宣及「啓蒙」息息相关,意在教化民众,以至是鼓吹某种主张。后来社会工商日渐发展,大众对资讯需求日增,新闻报刊不再依靠政治党派势力的照顾,改以「卖」新闻维生。要「卖」新闻,则要讲求新闻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受性,是故新闻要「客观报道」,予人「事实」的感觉,人们才有意愿「购买」这些「消息」。

  此外,社会科学的出现,使人们慢慢相信研究人类社会跟研究自然世界一样,是要「发现」一些存在于主权意念以外的「事实」。光合作用、地心吸力等现象,不会因地而异;而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亦可用科学精神加以探究。社会科学的出现,使「客观」地发现「事实」的意识大行其道。这现代思潮也是「客观报道」成为新闻制作的金科玉律的时代背景。


客观报道的挑战

  不过,随着时代改变,客观报道这新闻界金科玉律,也正面对越来越多的争议。首先,资讯的生产供过于求,使「客观报道」的「事实」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的胃纳。如今资讯几乎随手可得,而且「要多快有多快」——传媒之间「斗快」把最新资讯送到人们手中,是故单是「客观事实」已不足让传媒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

  在这社会情况下,传媒通常只有以下法门。

  一,是资讯评论化,把「事实」和「评论」结合起来,以独到、有趣的透视力强的评论留住读者、听众或观众。是故无论是电子传媒、文字传媒及多媒体传媒,都要考虑制作更多、更新奇有趣的评论节目和评台去「留客」和「吸客」。

  二,是大家早已习惯的资讯娱乐化,务求不要「闷亲」读者、听众或观众。以上两者,均使新闻制作的流程、「行规」以至是评审准则,跟「客观」的意识日渐商榷。

  再者,近年社会运动于香港兴起,亦冲击着「客观报道」这准则的道德光环。随了社会上多了声音批评传媒的报道手法外,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使新闻界出现了一场又一场的争论:在社会公义的大是大非面前,新闻工作者是否还要维持那些讲求平衡报道、中立、不偏不倚的「客观」准则?当连新闻自由本身也受威胁时,难道新闻工作者不应拿起社会公器去捍卫底线吗?在香港社会的矛盾、撕裂、以及社会动员日渐大行其道的趋势下,这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看来将会继续纒扰香港新闻界。


1 参考资料:Maras, S. (2013). 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