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哪里去?

2005-08-15
在数码科技发展下,公共广播提供大众另类及多元的选择。
香港电台停播赛马引发不少争论与疑虑。
香港电台「公司化」值得重新研究及作广泛谘询。
节目调动是任何电台都经常做的事,但香港电台停播赛马却引发了不少争论和疑虑,无它、香港电台近十多年来几乎都在「受压」的风雨中生存,而且停播赛马前不久,当时的署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都「不约而同」地对港台停播赛马表示了他们的看法。 二位主管港台的「大官」先后表态,接着港台就真的停播赛马,起人疑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共电台承受政、商压力并非香港「特色」,但停播赛马引起争议,则有其背后因素。首先,停不停播赛马或其他类型的节目本身的问题不大,更根本的是决策过程,如果说港台「编辑自主、独立」,手握大权的曾荫权、曾俊华就不应该在公、在私场合对港台的节目表示意见。 就算港台的节目的确有问题,也应经过一定的决策程序,而非由一、二位官员说了算,否则岂不和独裁专制政体下主管宣传的官员毫无二样了。

停播赛马起争论的深层原因

政府和亲政府人士对港台最大的不满,是港台没有好好地宣导政策,反而常常「唱反调」。 停播赛马本身就是个吊诡。「赛马」不是香港政府的政策吗? 邓小平都说「九七之后,香港马照跑。」香港电台转播赛马有三十多年之久,这不是在「宣导」香港政府的政策吗? 就港台赛马节目的收听情况看,港台做得还不错,既然政策宣导做得不错,为什么还要停播呢?这岂不是矛盾吗?

港台停播赛马引起争论,还有两个更深层的原因:第一、香港没有民主机制选举政府、议会,一个「行政主导」、缺乏制衡的体制下,官员对港台公开或私底下表示意见,都难免叫人容易从坏处想,更何况这类的批评不是第一次。 第二、一国两制还行得通吗? 世人皆知,一国两制是国策,国际上是北京中央向全世界宣示其「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着棋,国内上是北京希望香港能向台湾示范,以塑造有利于统一的条件。 平心而论,一国两制有没有问题、行不行得通,非常复杂,无论出版多少论文、书籍、影音产品也不易讲清楚。 不过,对记者而言,最简单、直接的指标就是长毛 (梁国雄) 示威、民主派抗争、法轮功练功和港台还在不在「骂政府」等。长毛、民主派、法轮功都是「民间」活动,不支政府分文,却做着宣导一国两制的事,港台由政府一年拨款四亿二千万元,能做出不少相当受欢迎的节目,又间接向世界证明「一国两制可行」,这比长毛示威、民主党唱反调、法轮功练功更有说服力,想想维港汇演都花了一亿,只给港台四亿二千万一年,实在可说物美价廉。

香港电台制播的节目好坏当然可以争论、批评,但香港电台「独立自主」地宣导、批评政策,则应受到肯定,但近十多年来,香港电台却「风波连绵不绝」,「操作」层面的问题小而少,主要还是「结构性」的问题使然。 香港电台既是政府部门,由政府编列预算、拨款,工作人员便具公务人员身份,公务人员要执行政策、听命办事,似乎理所当然。 可是港台所办的事却是新闻、言论、娱乐等涉及意识型态的事,意识型态的是非标准界定不易,而「宣导」与「批评」的双重功能就更难界定。

香港电台的出路

港台的出路不外三条,第一条是维持现状不变,继续由政府编列预算、拨款,工作人员仍然是公务员,也依旧依照广播处长和工商及科技局局长之间的「编辑独立」协议运作。 这一条出路的好处是「一动不如一静」,但缺点是港台依旧会遭遇风风雨雨。 不批评、讽刺,港台就「自废武功」;批评、讽刺,就必然会遭受保守人士的攻击。「九一一」之后,批评布殊总统攻阿、攻伊最厉害的便是公共广播系统的电台,而同样地,公共广播系统也遭到了保守人士的猛烈攻击。维持现状亦有操作上的缺点,传播工作争秒夺分,而公务体系必须遵循既定的程序,往往「缓不济急」,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工具和竞争,效率与灵活是生存的必要法门。

维持现状是个「不满意,但可接受」的「中策」,它可以向全世界宣示港台拿政府的钱,但却独立自主,这是香港的可爱之处。 而且,这也是中国传统的落实,古代不是有吃皇粮的御史大夫专责「骂」皇帝吗? 而能「骂」皇帝的御史和能忍受御史骂的皇帝不都受到赞扬吗? 但御史大夫能否克尽言责、能否监督朝政,得全看皇帝是否宽宏大量了。 如果维持现状,香港电台的处境也和御史大夫差不多,它所能做到的批评与嘲讽程度得全看特区政府的雅量。 因此,维持现状所含有的不稳定因素也就去除不掉了。

喉舌的角色

香港电台的第二条出路是彻彻底底地变成政府的喉舌,只宣导,不批评,更不讽刺。 香港特区政府是香港电台的主管机关,依目前的架构,它有权这么做,但这么做绝对是「死路」一条,是「港台」的死路,也是「特区」政府的死路。 当今世界,只有独裁、专制的政体才需要喉舌;只有无能、无信心的领袖才需要喉舌。 在任何一个社会,政府永远是手握庞大资源的机构,它们发放的消息最多,它们「操控」媒体的能量也最大,根本就用不着再浪费公帑另设喉舌。

或许有人说,港英时期不是把港台当喉舌吗? 这话不错,但港英是殖民政府,此外,在八十年代起,港台的喉舌角色也愈来愈淡了。 政府和传媒都应该是向前看、向前走的机构,香港早已不再是殖民地了,而香港电台也早已经变成了一个编辑独立自主的机构,特区政府和港台便没有任何理由再向后看、向后走。

其实拿政府的钱批评政府、批评执政党,不做喉舌,根本就是中国的传统。 古代的御史吃皇粮的责任就是要批评皇帝。 在大陆,中共也要求它的报纸要批评,因为批评才会让党有活力、少犯错,而犯了错也能尽快改正。因此中共要求传媒既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而现在更稳步地在摆脱党喉舌,要做人民的喉舌。 将香港电台变成政府的喉舌,不做人民的喉舌,这是开倒车,是下下之策。

寻找「上上之策」

香港电台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公司化」。在八十代中后期,香港电台公司化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且几乎付诸实施。「公司化」的好处是由独立的董事会监管,这个董事会代表民间社会、代表传媒、代表电台,但绝不代表政府;成员可以有法官、学者、传媒专业人士、律师、文化艺术工作者、劳工、女性、工会、政党、甚至政府的代表等等,董事会的职责是决策而不是日常运作,北欧的瑞典与挪威、西欧的德国、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都有先例可供参考。

公司化后的财源可以是多渠道的,政府拨款之外,还可自全港广电产品的税收和法人与市民的捐赠以及产品销售中开源。大财团肯定会有兴趣捐款以示其热心公益,但不能要,以免「瓜田李下」。美国的公营广播网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有阵子因拿了不少石油公司的捐款而被讥为 Petroleum Broadcasting Service (石油广播网)。不拿大财团的捐款对电台、对大财团都好,双方都可免除「瓜田李下」的嫌疑。

「公司化」可以令香港政府和香港电台「脱困」,是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固然说没有计划将港台公司化,但这应该不是结论。政府和港台不妨都抱持开放的态度,好好地研究、好好地谘询,为港台也为香港找一个「上上之策」的解决方案。

由于数码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将来的广播频道只会增加,竞争必定更加激烈。 在商业的主导、市场化的导向下,公共广播提供阅听人另类的选择,将会变得更加重要。港台的《头条新闻》、《传媒春秋》、《杰出华人系列》、《铿锵集》等等,是商业电台不愿、也不会制作的「本多利少」节目,但这类节目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头条新闻》嘲讽时政,月旦人物,如果看了节目「浮一大白」并进而「一笑忘忧愁」,「七.一」也不去游行了,这岂不是「抒解民困」吗?这岂不是在支持政府、宣导政令吗?商业传播媒介经常以人民喉舌自居,但又常常渲染暴力和色情或侵犯市民的私隐,它们监督政府,但传媒的不当行为与作风不是也该受监督吗?《传媒春秋》不也扮演了这个角色吗?港台「公司化」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做到的,但千万不要让港台变「喉舌」,果真如此,港台实已「生不如死」,不播也罢!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