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性新闻让公众纳入制作过程。
超过一半香港人用互联网的时间比看电视的为多。媒介使用习惯的转变催逼着新闻界。网上新闻的未来发展,是全球新闻界都在探索的课题。一项刚于十二月截止、名为「Knight Brothers廿一世纪新闻挑战」的比赛,就悬赏达五百万美元奖金,征求善用网上新闻的创新意念和工作计划。这项由美国拉特基金(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所举办的比赛,公开让全世界任何国籍任何年龄的人士参加,寻求怎样能用网上新闻去强化地域性社群,帮助社群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案。这项比赛的目标,固然秉承拉特基金一向资助的重点─新闻和社群,其实这不也是我们对网上新闻希冀的未来吗?新闻所涵盖的内容当然千差万别,对阅听人的意义也各有不同,但新闻之有别于其他资讯,最重要的是,它便利公民参与(citizenship)的内容,能够帮助社会作自我完善。
诚然,商业性的新闻机构最感兴趣的,是一个有盈利的商业模式。但公共广播机构所要思索的,则应当是一个资源有效运用、又能强化公民参与的运作模式。两种模式尽管关注点不同,需要处理的课题却都可归纳为三个互相有关的方面:第一是科技的运用,第二是多媒体新闻制作的整合,第三是市民参与新闻制作的机制设置。
网上新闻的发展
网上新闻九十年代中在互联网上出现。初期,互联网只是传统新闻媒介使用的一种新的传送渠道,所传送的内容几乎完全等同于在传统媒介出版的,是新闻人员所编采的内容。传送是单向式的,由新闻机构发给阅听人。时间则基本上是与传统媒介出版的新闻同步。
及后,互联网作为传送渠道的角色加强。网上新闻包括了专为网上出版而编采的新闻,互联网科技的即时性受到重视,新闻改写、更新,令网上新闻抢先于传统媒介。互联网的多媒体性也为部份报章网站利用,制作录影新闻,电台新闻也将文字稿件,甚至配以相片在网上出版。上网的器材也由固网电脑发展至包括流动设备。
到第二阶段,网上新闻较多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点,造就新闻人员与阅听人之间、阅听人彼此之间,以及阅听人与数据库之间的互动。在美国最常见的是提供新闻机构内几个部门的电邮地址超连结,有些则兼会提供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能做到在每则新闻上提供作者的姓名及电邮超连结的,就只有小部份新闻网站。容许阅听人彼此之间产生互动的网上讨论区(discussion board)也颇常见,但就特定题目而设的实时讨论时段(real-time chatroom)就极少。另一常见的互动工具是「昔日新闻」资料库,不过只有小部份新闻网站容许阅听人个人化自订收看的新闻类别。在新闻故事内提供触及的题目的超连结,又或者就某些新闻题目设计互动性的新闻游戏则更少,至于要求阅听人填答就新闻议题拟订的意见调查则多些。香港目前的网上新闻,重点还是传送,但也包括很少数的互动工具。
网上新闻踏入最新阶段,已经不再单是专业新闻人员编采的成果。互联网的特点便利了市民参与新闻制作。这G所说的并不单是那些名符其实由市民一手包办的市民新闻(或称民间新闻 citizen journalism,又有人称为草根新闻 grassroots journalism),也包括由新闻机构主导,将市民纳入制作过程的参与性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这些新闻机构,可以是我们熟知的主流机构,也可以是新成立的小型新闻企业,后者也因此有人称为企业家新闻(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运用网上网下科技服务不同分众
互联网的工具日新月异,它们可以为新闻造就什么,取决于个别机构营运网上新闻的目标,这也跟机构怎样为自己定位有关。但因为有数码分隔,所以网上新闻的长远策划,应与网下新闻的策划一并考虑。
不同年龄和教育程度的人使用媒介的偏好不同,个别机构在传统媒介的阅听人群不一定会阅听网上新闻。将传统媒介的新闻上网,好处是以相同的新闻题材将多个分众聚合,增强社会凝聚力。坏处是不同分众对新闻的兴趣和深浅程度要求有别,单一套新闻节目难以满足不同要求。两存其美的做法是利用传统媒介,传送大众关注又重要的新闻。互联网则可用作针对年轻及教育程度高的分众,例如提供另一套包括主要相同题材,但写得更深入,及指示往相关超连结的新闻节目给教育程度较高的阅听人,又提供另一套也包括主要相同题材,但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写法浅白的新闻节目给青少年。与数据库之间的互动,例如提供什么超连结,也可按分众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喜用互联网又对新闻感兴趣的市民,肯定能够从多个本地及外国网站,找到与新闻相关的分析、过往背景以至原始材料,但这样做要花时间。如果新闻网站加强资料搜集的工作,在网上新闻提供相关的超连结,是为采访得来的新闻内容添加价值(value-added)的服务。这样做的话,针对高教育水平分众的一套新闻的部份条目,可以考虑减少综合原始材料或翻译外国新闻的部份,改以提供相关的超连结取代。
提供几套新闻节目所要求的改写,比为求新求快而作的多番改写有意义得多。新闻项目需要第一时间传送给市民的,为数很少。但互联网的即时性却将愈来愈多的新闻机构驱赶上二十四小时七日全天候播出,对市民对机构都不见得有好处。
新闻讨论区要能便利网民讨论,须明确界定管理者角色,订定参与守则,紧密监察,否则容易沦为无的放矢的场所。一种节省资源又巩固阅听人群的方法是组织网上之友,物色合适的人来轮流义务管理讨论区。实时的新闻讨论时段要求专人在时段内作主持,为求广为发布事后又会刊登讨论记录,要求的人力不少,所以商业性的新闻机构甚少推出。但社会遇上重大议题的时机,以公众利益为本的新闻机构实责无旁贷。如果传统的媒介是电台或电视,额外的工作只是将烽烟(phone-in)节目开放,同时接受网民以输入文字的方式参与,及在事后整理讨论记录,就能提供给媒介习惯不同的分众一个共同的讨论空间。
多媒体新闻制作需整合工作流程
从营运管理来说,除了草根新闻和企业家新闻以独立于主流新闻机构的模式生存之外,其他的网上新闻─也是绝大部份阅听人接收的网上新闻─主要都是从传统媒介的新闻机构之内衍生的,独立生存的网上新闻机构只是极少数的例外。
在同一新闻机构之内,网上新闻的运作与传统媒介的新闻运作关系应该是怎样呢?网上新闻制作因为有特定所需的技术,另设专人负责是无可避免的,但网上新闻组/部门是否应力求紧密配合传统媒介的新闻部,抑或应该争取最大的自主性?这是怎样建立一个整合的新闻室(integrated newsroom),去管理科技汇流(technology convergence)之下的新闻流程的问题。
笔者到访美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网上新闻部(名为Washingtonpost . Newsweek Interactive)时发现,它与《邮报》的报章新闻部在地理上分处不同位置(报章在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网上新闻则在华盛顿市边陲的维珍尼亚州之内),但网上新闻部与报章新闻部之下的连续新闻组(Continuous News Desk)(特别为与网上新闻部联系而设)一天开几次视像会议,并保持恒常沟通,所以网上一方面会出版报章编采的某些新闻,但同时又制作大量报章没有采访的内容。另一家笔者作田野研究,位于华盛顿州的《发言人─评论》(Spokesman-Review)报章,为了更好地管理工作流程,更将新闻室的空间重新设计,把本地新闻采访主任、网上新闻的监制、编排总监和摄影录影总监的办公桌摆放在一起,组成半圆形的天下采访组(universal assignment desk),方便共同作出采访编排的决定。
市民参与新闻的机制设置
有关市民新闻的讨论经过了几年,新闻机构由初期对网志(web log,简称blog,又译博客)鄙视、惧怕,改为开始踏实地筹划,为市民参与新闻制作设置机制。参与性新闻建基的信念,是市民掌握多角度的生活经验,其中不乏对社会时事有识之士,更潜藏社会各专业的人材。发掘适当的人参与新闻制作,能丰富新闻之余,又可拉近与市民的距离。二零零六年五月,纽约时报旗下的《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就与南韩的《噢我的新闻》(Ohmynews)(其内容大部份由民间记者提供)达成协议,将后者的民间报导在《国际先驱论坛报》的网站发表。
一种很容易的方法,是邀请网志作者将网志搬到新闻网站发表,也可以公开为有兴趣写网志的市民,提供在新闻网站发表的支援,当然之前须搜集那些是与新闻机构针对的地域相关的网志,和了解作者背景为何。进一步的,可以在专业新闻人员编采的新闻条目后,附加容许市民评论的空格。为避免惹来不负责任的破坏,事先要求评论者登记是可考虑的做法。因为忧虑破坏,将新闻人员完成的作品开放给网民修改的维基新闻(wikinews)做法 ,须审慎而行,以免重蹈《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维基社论(wikitorial)失败的覆辙。
在某些新闻上网之后,也可以邀请有目击事件又或有受新闻所述政策或措施影响的市民,递交他们的观察或评论,另外也可以公开向市民建议特定的采访或评论题目,将收到的内容作最起码的校改然后上网。
更大程度的市民参与,是专业新闻人员与市民携手编采新闻,一个例子是笔者曾作田野观察的位于美国乔治亚州的《沙湾拿早报》(Savannah Morning Post),当市民新闻一词尚未出现之前,在它的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又称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的实践中,曾经邀请市内的商界、教育界、非牟利团体和家长各十五人,组成委员会,与早报的编辑和记者,共同筹划一组前瞻未来十年区内公立教育的报导,结果这组制作历时超过一年的报导,获得二零零二年代表公民新闻的巴特恩大奖(Batten Award)。
《沙湾拿早报》的例子亦说明,市民参与新闻制作并不限于网上新闻。事实上,新闻要聚合社群、凝聚向心力,单靠网上或网下都不能实现,新闻主管须以具创意的思维,设置整合的新闻制作流程机制,恰当运用科技,吸纳市民的智慧,克服数码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