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之起源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增强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通过将12月4日订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宪法传万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的总章程。而对于香港而言,宪法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实践的法律保障和宪制依据,同时是香港社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关键及基石。有见及此,香港电台制作了一连十集的国家宪法专题:《宪法传万家》,希望透过短短五分钟的简述,让观众从第一集:「零-从无到有第一部宪法」至第十集「九-九洲(国体)的形成」,对宪法的性质、地位、实施、教育等作出了一系列简洁而重要的论述,在12月4日的国家宪法日来临前,更了解我们的「根」和「源」。由2021年11月24日起,港台电视31播出。
《宪法一分钟》电台版
当今世界有大约二百个国家,除了极少采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如英国)外, 世界各国都各自有本国的成文宪法,即是一部法律文献,称爲该国的「宪法」。而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其法制的基础是英王制定的《英皇制诰》(Letters Patent);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制基础则由中国的《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但普遍巿民对《宪法》认识不深,故此香港电台第一台于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前,推出一连五集的《宪法一分钟》,请来香港著名法律学者、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教授,用专业但简单易明的例子,从「什么是宪法」说起。
由2021年11月29日起,香港电台第一台《讲东讲西》节目时段内播出。
《宪法一分钟》视讯版
当今世界有大约二百个国家,除了极少采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如英国)外, 世界各国都各自有本国的成文宪法,即是一部法律文献,称爲该国的「宪法」。而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其法制的基础是英王制定的《英皇制诰》(Letters Patent);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制基础则由中国的《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但普遍巿民对《宪法》认识不深,故此香港电台第一台于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前,推出一连五集的《宪法一分钟》,请来香港著名法律学者、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教授,用专业但简单易明的例子,从「什么是宪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