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再次刊登评论文章,告诫长和计划出售港口一事上,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后果十分严重。
文章指出,长和集团计划「打包」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等资产,引起海内外强烈质疑。公布至今近一个月,各界没有看到相关企业果断停止交易,反而看到「阴阳」两面的操作。一方面拒绝作出任何回应,另方面在媒体上散布各种混淆视听、别有用心的论调。
评论指,今次交易绝不可能是普通「商业决定」,港口运营权属关键基础设施,美国过往对于类似交易亦曾作出严格限制或被阻断,认为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审慎、全面考量。反问身为龙头企业,掌握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岂能没有担当?而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非常清晰,岂会存在所谓的「最初不反对」立场。
文章又指,交易的买家是贝莱德组成的财团,不论财团名称如何,核心都是美资背景。在地缘政治下,一旦全球43个港口码头落入美资财团,中国的造船、航运、国际贸易,以至「一带一路」发展都将面临严重打击,有关企业岂能以「世交」为由轻轻带过。
评论呼吁,企业要算好长远账,更要算好国家发展大账。香港的发展与国家密切相连,国家强盛则商业兴盛,国家受困则企业受损。扎根香港的企业,过去从国家发展中获得丰厚的利益,理当扛起应有责任,希望相关企业切勿作出错误判断,不要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