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著名童星黎铿的一生

2015-03-16

书名:《著名童星、朗诵艺术家黎铿》
主编:费明仪、卢伟力、凤群、黎锡
出版:创造书店
出版日期:2014年 9月

  黎铿(1928-1965年)是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童星、香港电影开拓者黎民伟的儿子。他自小受父亲薰陶,热爱电影和表演艺术,可惜一九四九年回内地定居后,郁郁不得志,加上受感情困扰,最后自缢身亡,反映有才华的艺人在不理想制度下的厄困。今年是黎铿逝世五十周年,他的弟弟黎锡、生前好友费明仪及多名电影研究工作者,合力整理了黎铿的生平资料,出版《著名童星、朗诵艺术家黎铿》,以兹纪念。

        黎铿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的影剧业在大时代的变化,正如香港的电影学者罗卡在此书的序言所说:黎锡晚年仍努力搜集整理有关黎民伟家族的历史,这不仅是黎家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家史,更有意义的,这将是中国和香港舞台、电影、电视方面难得的历史资料。

        黎铿祖籍广东新会,一九二八年生于上海,父亲黎民伟早于二十年代初便在香港与兄弟合作开设戏院和民新影画公司,其后又到上海与友人创办联华影业公司。母亲林楚楚是二、三十年代中国著名影星。生于影艺世家,黎铿三岁半就在影片《人道》中扮演一个惹人怜爱的男孩。之后,又在阮玲玉主演的《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和《香雪海》等影片里扮演女主角的儿子。他那可爱的模样和自然的演绎,赢得一致好评,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当时的报导常称黎铿为「银幕上的小天使」、「影界神童」,除了演出,他还不时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曾与几名童星到电台广播,宣传抗日。

        由于战火迫近,黎铿随父母到香港,一九四○年演出香港首部由童星担纲演出的电影《小英雄》。香港沦陷后,他跟父母辗转到了湛江、桂林等地。在那段顚沛流离的岁月里,他继续协助父亲的电影工作及演出话剧。抗日胜利后,黎铿在广州入读岭南大学。一九四九年毕业后由香港转往北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参演了《民主青年进行曲》、《一贯害人道》等影片。工作之余,他积极投入朗诵表演,并不时到学校及剧团指导朗诵技巧,深受文艺青年的欢迎。一九五八年底,他被调往广州的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兼副导演,曾协助导演王为一摄制经典的粤语电影《七十二家房客》。

        香港歌唱家费明仪的父亲是著名导演费穆,与黎民伟同在上海从事电影工作,因父辈相熟,费明仪与黎铿自小就成了好朋友。她回忆最后一次见到黎铿是在一九六○年一月,黎铿从广州到香港探望患病的母亲。那时黎已结婚七年,育有一女,原本性格开朗的黎铿变得颇为忧郁。费再三追问,他才回答:「我很不快乐,我的婚姻出现问题,但又不能离婚,她不愿意,而且组织上也不批准!」

        几年后,悲剧便发生。一九六五年二月九日,黎铿被发现留下遗书,在广州东湖公园一棵树上自缢身亡,终年三十七岁。消息传出后,官方对黎铿的死因讳莫如深,海内外则有不同传闻。黎铿的家人在此书中,首次披露他遗书的内容,并发表多篇由黎铿朋友及学生撰写的文章,详述黎铿自杀前的情况,为研究黎铿生平及那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研究黎铿的内地学者凤群指出:黎铿年青时满怀理想回到新中国想一展艺术抱负,但他留在香港的父母,与国民党有深厚渊源,姐夫沈昌焕更是台湾国民政府的外交大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这样的背景在内地根本难以受到重用。一九六二年底掀起的「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黎铿已受到冲击,加上感情失意,身心饱受折磨,驱使他走入绝境。这不仅是黎铿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留给后人的思考应是多元的。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界与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视新闻老总的管理心法

苏钥机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