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面临的挑战

2006-09-15
「背囊记者」能采集多种形式的新闻内容。
  今天,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都在谈论一个术语: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似乎离开这个词汇,便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在不同语境下的涵义
  媒体融合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各个领域,是业界和学界正在和必须面对的挑战。然而,这一重要概念被随意使用,不同的人表达着完全不同的意思,使其成为了模棱两可的时髦词。为了使人们对媒体融合这一现象和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理解,李奇.高登(Rich Gordon)对于媒体融合的方式和涵义作了如下分类:

*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虽然科技完全融合的时代还未到来,但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传播形态融合的理念,使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媒体科技发展的图景:传媒机构的数位化传播内容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广泛使用,可相对容易地将各种数位形式传送到不同的传播平台,例如,电视将具备更多电脑的特点,从而与网络相连,既可接收和储存数位化内容,也可以让观众与萤屏上广告之类的内容互动。现在,移动电话已经有了摄像、录音、收看电视节目、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可以说,媒体科技的融合是新闻传播领域随之一切融合的基础。

*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 of Ownership)--
  当今传媒集团最高层次的融合,是指媒体所有权的集中,维亚康母公司(Viacom)、迪士尼(Disney)、维旺迪集团全球出版公司(Vivendi Universal)和美国线上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常常被人们誉为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媒体所有权合并的典型案例。当美国线上和时代华纳二零零零年进行所有权合并时,《伦敦金融时报》评论说,这次合并第一次清楚地表明:人们期待已久的各种节目制作及其传播方式的融合,正在变成现实。
  然而,媒体所有权合并引起了许多传媒批评家的关注。记者兼学者的本.巴格迪肯(Ben Bagdikian)在其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第一版《媒体垄断》(The Media Monopoly)中就预测到:一些传媒公司将控制绝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所读、所听和所见。他担忧这种所有权的集中和对内容的控制,会压制社会上不同声音,从而导致新闻传播不能全面而准确地描绘社会现实。
  在美国,早在科技融合之前,对媒体所有权集中的忧虑使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于一九七零年通过了《广播/电视跨媒体所有权限制令》(Radio/TV Cross-Ownership Restriction),一九七五年通过了《报纸/广播电视跨媒体所有权禁令》(Newspaper/Broadcast Cross-Ownership Prohibition),不允许一家媒体公司在同一城市中同时拥有广电媒体和报刊,并对同时拥有广播电视媒体的范围做了限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所有权的合并兴趣和发展趋势在业界有增无减。诚如论坛报(Tribune Co.)出版集团总裁杰克.富勒(Jack Fuller)所说:在同一市场拥有电视、电台和报纸可以降低成本,增强效益,提供更优质的新闻。由于资讯传播科技,特别是网络传播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发展,过去对传媒所有权的限制规定已经过时,不能适应当前传媒市场的现实需要。
  有鉴于此,一九九六年美国修正并通过了新的电讯法,解除对传播产业跨业经营的限制,以开放竞争的方式,让传播业者跨行业经营其他种类的传播媒体,以因应新科技所带来的新传播环境。传媒公司之间通过收购、合并等手段,进行产权、营运、产品上的整合,形成规模庞大的多媒体集团,从事具有规模效益的多媒体业务。这样,报纸、电视台、电台、电影和互联网站的生产作业,得以打破彼此的界线进行互动性融合,进而达致资源分享,并衍生出不同形式的资讯产品,然后互相推动、促销、造势,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经济效益。

*媒体战略性联合(Convergence of Media Tactics)--
  战略性联合并不需要媒体所有权合并,通常是指在不同所有制下电视、报纸、电影、网络等媒体之间在内容和行销领域的通力合作。媒体共生理论(Media Symbiosis)已经告诉人们:媒体之间只有相互依靠才能共生共荣。这种依存关系一如电影与电视、唱片与广播之关系一样。
  媒体战略性合作的初衷是为了推销各自的传媒产品,例如,报纸和电视的合作者们就相信:交叉助销可以驱使报纸的读者去看电视、电视观众去读报纸;电视观众可以知道明天报纸上的新闻故事,而报纸的读者又可从天气版上看到电视台的最新天气预报;报纸记者能让电视记者在现场播报新闻时提供更详细、更深入的资讯;电视记者携带照相机,而报纸摄影记者携带数码摄录机。如果对于一次剪彩仪式,报纸只要一张照片而电视台只要廿余秒的录影的话,就完全没有必要派出两位摄影师了。

*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 of Media Organization)--
  随着媒体科技的融合及媒体所有权的合并,传媒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媒体组织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奥兰多前哨报》(Orlando Sentinel)与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合作开设一个廿四小时本地新闻频道时,他们组建了一支多媒体编辑队伍,这群编辑大多数具广播背景,他们在两个新闻编辑部之间进行协调,与文字记者沟通,将报纸内容变换成电视新闻。这便是媒体因应需要而进行的组织结构性融合。
  在这方面,真正落实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理念并将它发展到极致的,是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媒体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该集团将它旗下的报纸《坦帕论坛报》(Tampa Tribune)、 电视台(WFLA - TV)和互联网站(坦帕湾网站,Tampa Bay Online)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建筑物中,同一屋檐下,同一新闻室中,各种媒体的采访人员互相配合、协调,合作采访新闻,甚至由同一名记者同时采访报章和电视新闻以及电子版的即时新闻,同样的资讯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扩大了市场,节省了成本,获取了较大的效益。

*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Gathering)--
  新闻记者谈论媒体融合时,焦点总是集中在将来是否需要每一位记者使用不同的采访工具进行新闻报导。比如,报纸记者是否会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四处奔波?为此,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发了一种可以背的移动工作站,以便记者能采集多种形式的内容。
  二零零二年,「背囊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网络新闻学评论网站(Online Journalism Review)上,引起很大反响。珍埃伦.斯蒂文斯(Jane Ellen Stevens)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位「背囊新闻记者」。她是报社的记者,同时也是电视台和网站的摄影记者。「现在你能想像聘请一位不懂电脑的记者吗?十年后,你同样不能想像聘请一位不能跨媒体工作的记者。」而MSNBC网站的普勒斯顿.门登霍尔(Preston Mendenhall)更是「背囊记者」的典型, 他历时半月,穿越阿富汗,发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静态照片、录音录像等,在广播和网站播出。

*新闻x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 of News Storytelling)--
  网络的出现,使新闻x事形式的融合成为可能。多媒体新闻传播形式融合了文字、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形态的新闻x事方式。佛罗里达州《圣彼德堡时报》(St. Petersburg Times)的网络互动特别报导(Online Interactive Special Report)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多媒体深度报导,其中一篇关于圣彼德堡一条黑人街道的报导集报纸文字、广播声音、电视图像以及互动图表等多种陈述方式于一体,使受众感官获得了全方位的享受。

香港媒体融合的现状与挑战
  香港的新闻传媒,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媒体融合的趋势将给传统媒体所带来的机遇,早在十余年前就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时至今日,很多新闻网站已经从传统媒体的辅助与推介者,发展到全面的资讯服务提供者。以香港电台为例,早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便率先设立了网上广播站(www.rthk.org.hk)。而香港的资讯传播业界适时地把握着媒体融合的潮流,成绩卓着。如数年前李泽楷的盈动收购香港电讯,几乎就是美国线上和时代华纳合并的亚洲版。香港电讯经营固网市场、国际长途电话、流动电话等,而盈动则通过是次收购,得以利用香港电讯推广其宽频互联网内容业务。收购后易名的电讯盈科近年推出的固网增值新业务「Convergence」,除了提供基本的电话和宽频上网功能外,还将电话、电邮、手机、传真等集成在一个统一的Outlook介面中,并且可以实现通话、呼叫转接、电话会议等功能。
  李泽楷在完成香港固网宽频和重返移动电讯市场等一系列整合动作之后,今年八月又高调收购本港财经印刷传媒《信报》。欧资大行里昂证券估计,李泽楷此次收购只是他发展传媒业务的第一步,之后已有传闻说他下一个目标是收购《南华早报》,另有一说他又看中了香港无线电视(TVB)。于是,市场纷纷揣测,本港可能因此而掀起一波传媒并购及整合潮。
  为了应付不断融合的科技和服务所带来的冲击,香港政府拟将电讯管理局及广播事务管理局合并,使之成为既精简又专业的规管机构,以便更迅速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计划将现有的三套条例(广播条例、广播事务管理局条例、电讯条例)融合,成为Communications Ordinance,以促进整个通讯、媒体业的发展。
  但是,香港许多新闻媒体在网络技术应用、传受互动、资讯查询、多元服务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另外,就资讯传播业而言,香港还没有一家公司像美国线上时代华纳和维尔康姆这样通过不断收购和合并、迅速膨胀壮大的巨型多媒体集团。如何有效应对来自全球传媒巨无霸的威胁和挑战,是香港资讯传播业界需要勇敢面对的议题。
  另一方面,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如果新闻教育不能面对形势的变化,在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将不可避免地落后于时代。但如何有效地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而又不至于使未来的记者成为新媒体工具的奴隶?如何加强与新媒体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如何解决新媒体师资匮乏的矛盾?同样是摆在新闻传播院系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