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是什么颜色?市场触觉敏锐的人大抵会答:「粉红」。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欧美企业兴起赚取「粉红英磅」(pink pounds)和「粉红美钞」(pink dollars)的念头。他们「发现」了一个拥有庞大消费力的市场,这个简称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中文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社群,虽被视为性小众,但市场研究显示,以人口计,社群数目不少,当中不乏喜好时尚生活、舍得花钱、购买力强的人,有固定伴侣的,更多属丁克家庭(DINK,Double Income No Kid)。据统计,美国的LGBT,二零零七年的消费数字是六千亿美元,到了二零一一年,会攀上8350亿美元的高位;英国同志每年合共花七百亿英磅;日本同志人口274万,购买力达六兆日圆。
香港未有相关数据,两年前《南华早报》探讨过这个粉红市场,引用了本地同志杂志的统计数字,这本杂志的读者,百份之五十六月入过二万,当中百份之十四更是月赚逾五万的高薪一族。这大堆数字,看得人眼花撩乱、疑幻疑真。数据归数据,广告商真正在乎的,是如何把冷冰冰的数字兑现成白花花的银纸。
引起争议的广告
制作能够赢得同志认同的广告,是其中一个办法。牛仔裤品牌Levi掇,去年推出了一个有两个结局的广告,男主角拉起裤子时,不知哪来的魔法,竟然把街上的电话亭也拉进屋里。其中一个版本只在美国同志电视频道Logo播放,被拉上来的是一位穿同款牛仔裤的帅哥。在此前一年,意大利时装品牌Dolce and Gabbana制作了一个讯息更明确的广告,广告中两个男模互吻。英国广告协会(The U.K. 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收到十九宗投诉,指这个同志之吻「不可接受」(unacceptable),协会最终裁定投诉不成立。篇幅所限,只能暂举两例,想看各地以同志为主角和主题的广告,请浏览这个专门讨论广告如何呈现同志形象的美国网站:http://commercialcloset.com。
其实,想到在广告中呈现同志恋人算不上什么新意。一九九四年,宜家家俬在美国推出了一个广告,里头肩并肩逛家俱店的是一对男性爱侣。广告只播放了一次,因为其中一个分店接获炸弹恐吓而从此收起。直至二零零六年,相隔十二年后,该公司再次在美国媒体推出同样题材的广告,这一回,没有引起争议。
对广告商来说,占据市场固然重要,但大众的反应也不能不仔细考量和评估。同性恋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题目,很容易变成公关难题。二零零五年,美国福特汽车除了在同志媒体卖广告,还承诺每卖出一辆积架,就捐款若干予一个同志组织。宗教团体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认为这等如认可同性恋是正常的生活方式,于是发起杯葛行动,事件扰攘了好一段日子才渐次平息。
由歧视到重视
五十年前的美国,任谁也想不到半世纪后会出现这样的争议。那个年头,同性恋要不绝迹于媒体,要不一律以负面形象出现,甚至有报章说:「把他们全部处决掉好了。」新闻媒体上关于同性恋的共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不正常」。
一九五四年四月,洛杉矶一个电视台作出大胆突破,制作人在一个名为《绝密档案》(Confidential File)的节目中,邀请了一位男同志现身说法。这位当年廿岁出头的男子,当着镜头,直率地否定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病的流行看法。主持问他家人怎么看,他说,家人本来不知道他是同性恋,这天以后就人所共知了。节目播出后,当事人被老板解雇(两个月后,他找到新工作,还加了薪),制作人却大受赞许。毕竟,同性恋在当时是社会禁忌,而这节目,比石墙事件(Stonewall riots)足足早了十五年。
当年的新闻媒体上鲜见同性恋,擅长说故事的影视媒体又怎样?翻开美国电影历史有关审查的章节,一九三零年代制订的制作守则,有明确条文禁止电影包含有关性异常者的内容,例如同性恋者。规则如此,但研究者发现,有关同性恋的暗示明示,还是可在电影中寻索到蛛丝马迹。
纪录片《The Celluloid Closet》(1995)根据Vito Russo一九八一年同名原著拍成,检视了超过一百出荷李活电影,归纳出电影中惯见的同性恋形象和命运,用学者Larry Gross的话概括,主流电影里出现的同性恋者,如果不是受害人(victims),就是加害别人的坏蛋(villains),反正大多是悲情过人或邪恶不堪的刻板印象。这或许也解释了,何以有人想到以《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为分水岭,把同志电影以BBM(Before Brokeback Mountain)和ABM(After Brokeback Mountain)区别。电影《断背山》描写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注重细节,没有把同志定格成几个想当然的典型。
如何呈现真确形象
媒体该怎么做,才算是反映了「真确」的同性恋形象?更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真确」的形象,又该听谁说的准?
一九九九年,英国电视台Channel 4制作了一个围绕三个在曼城居住的男同志生活的电视剧集,剧名《Queer as folk》(有译作《同志亦凡人》)。这个话题片集,第一集就收到一百六十宗投诉,被投诉的是二十九岁男主角引诱十五岁男生的性爱场面。不满的人包括同志组织,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发言人批评剧集「脱离同志生活的现实」,团体Stonewall则说,剧集没有挑战固有的刻板印象,剧中男同志都纵欲,女同志都想生孩子。
英国通讯传播委员会(Ofcom)调查研究了几个月,最终接受电视台的解释,同意剧中人在一个恐同的环境成长,十五岁的他正在摸索个人性向,如此处理,实属剧情需要,不过委员会也表明立场,认为首集调子太欢快(celebratory),没有给予观众反思这段关系的对与错的空间,兼且有三场露骨的性爱,叫不少观众吃惊,以后要注意。(详细评语,见:http://www.ofcom.org.uk/static/archive/itc/itc_publications/complaints_reports/programme_complaints/show_complaint.asp-prog_complaint_id=191.html。 )
另一出引起同志异议的电视节目,是美国的电视真人骚《粉雄救兵》(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 有型有款识饮识食的同志,每集拯救一个直男,帮他改头换面,行动中抛掉旧衣物、旧家俱和「不好」的生活习惯。节目其实更像一个消费指南,同志则是精通消费的生活品味大师。一个自认邋遢的同志专栏作家看完节目很狐疑,同性恋都/真是这样吗?
同性恋是病/不是病;同志是苦主/坏人;同志滥交/专一;同志有/没有生活品味;同志是目标顾客;同志是反对歧视、争取人权的斗士。天啊,谁是「同志」?
媒体与同志的关系,由漠视、忽视、歧视到重视,从来多争议,只盼在争议之中,我们会记得,钞票尽可能是「粉红」,代表多元、包容和希望的「彩虹」却有七色。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欧美企业兴起赚取「粉红英磅」(pink pounds)和「粉红美钞」(pink dollars)的念头。他们「发现」了一个拥有庞大消费力的市场,这个简称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中文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社群,虽被视为性小众,但市场研究显示,以人口计,社群数目不少,当中不乏喜好时尚生活、舍得花钱、购买力强的人,有固定伴侣的,更多属丁克家庭(DINK,Double Income No Kid)。据统计,美国的LGBT,二零零七年的消费数字是六千亿美元,到了二零一一年,会攀上8350亿美元的高位;英国同志每年合共花七百亿英磅;日本同志人口274万,购买力达六兆日圆。
香港未有相关数据,两年前《南华早报》探讨过这个粉红市场,引用了本地同志杂志的统计数字,这本杂志的读者,百份之五十六月入过二万,当中百份之十四更是月赚逾五万的高薪一族。这大堆数字,看得人眼花撩乱、疑幻疑真。数据归数据,广告商真正在乎的,是如何把冷冰冰的数字兑现成白花花的银纸。
引起争议的广告
制作能够赢得同志认同的广告,是其中一个办法。牛仔裤品牌Levi掇,去年推出了一个有两个结局的广告,男主角拉起裤子时,不知哪来的魔法,竟然把街上的电话亭也拉进屋里。其中一个版本只在美国同志电视频道Logo播放,被拉上来的是一位穿同款牛仔裤的帅哥。在此前一年,意大利时装品牌Dolce and Gabbana制作了一个讯息更明确的广告,广告中两个男模互吻。英国广告协会(The U.K. 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收到十九宗投诉,指这个同志之吻「不可接受」(unacceptable),协会最终裁定投诉不成立。篇幅所限,只能暂举两例,想看各地以同志为主角和主题的广告,请浏览这个专门讨论广告如何呈现同志形象的美国网站:http://commercialcloset.com。
其实,想到在广告中呈现同志恋人算不上什么新意。一九九四年,宜家家俬在美国推出了一个广告,里头肩并肩逛家俱店的是一对男性爱侣。广告只播放了一次,因为其中一个分店接获炸弹恐吓而从此收起。直至二零零六年,相隔十二年后,该公司再次在美国媒体推出同样题材的广告,这一回,没有引起争议。
对广告商来说,占据市场固然重要,但大众的反应也不能不仔细考量和评估。同性恋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题目,很容易变成公关难题。二零零五年,美国福特汽车除了在同志媒体卖广告,还承诺每卖出一辆积架,就捐款若干予一个同志组织。宗教团体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认为这等如认可同性恋是正常的生活方式,于是发起杯葛行动,事件扰攘了好一段日子才渐次平息。
由歧视到重视
五十年前的美国,任谁也想不到半世纪后会出现这样的争议。那个年头,同性恋要不绝迹于媒体,要不一律以负面形象出现,甚至有报章说:「把他们全部处决掉好了。」新闻媒体上关于同性恋的共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不正常」。
一九五四年四月,洛杉矶一个电视台作出大胆突破,制作人在一个名为《绝密档案》(Confidential File)的节目中,邀请了一位男同志现身说法。这位当年廿岁出头的男子,当着镜头,直率地否定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病的流行看法。主持问他家人怎么看,他说,家人本来不知道他是同性恋,这天以后就人所共知了。节目播出后,当事人被老板解雇(两个月后,他找到新工作,还加了薪),制作人却大受赞许。毕竟,同性恋在当时是社会禁忌,而这节目,比石墙事件(Stonewall riots)足足早了十五年。
当年的新闻媒体上鲜见同性恋,擅长说故事的影视媒体又怎样?翻开美国电影历史有关审查的章节,一九三零年代制订的制作守则,有明确条文禁止电影包含有关性异常者的内容,例如同性恋者。规则如此,但研究者发现,有关同性恋的暗示明示,还是可在电影中寻索到蛛丝马迹。
纪录片《The Celluloid Closet》(1995)根据Vito Russo一九八一年同名原著拍成,检视了超过一百出荷李活电影,归纳出电影中惯见的同性恋形象和命运,用学者Larry Gross的话概括,主流电影里出现的同性恋者,如果不是受害人(victims),就是加害别人的坏蛋(villains),反正大多是悲情过人或邪恶不堪的刻板印象。这或许也解释了,何以有人想到以《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为分水岭,把同志电影以BBM(Before Brokeback Mountain)和ABM(After Brokeback Mountain)区别。电影《断背山》描写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注重细节,没有把同志定格成几个想当然的典型。
如何呈现真确形象
媒体该怎么做,才算是反映了「真确」的同性恋形象?更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真确」的形象,又该听谁说的准?
一九九九年,英国电视台Channel 4制作了一个围绕三个在曼城居住的男同志生活的电视剧集,剧名《Queer as folk》(有译作《同志亦凡人》)。这个话题片集,第一集就收到一百六十宗投诉,被投诉的是二十九岁男主角引诱十五岁男生的性爱场面。不满的人包括同志组织,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发言人批评剧集「脱离同志生活的现实」,团体Stonewall则说,剧集没有挑战固有的刻板印象,剧中男同志都纵欲,女同志都想生孩子。
英国通讯传播委员会(Ofcom)调查研究了几个月,最终接受电视台的解释,同意剧中人在一个恐同的环境成长,十五岁的他正在摸索个人性向,如此处理,实属剧情需要,不过委员会也表明立场,认为首集调子太欢快(celebratory),没有给予观众反思这段关系的对与错的空间,兼且有三场露骨的性爱,叫不少观众吃惊,以后要注意。(详细评语,见:http://www.ofcom.org.uk/static/archive/itc/itc_publications/complaints_reports/programme_complaints/show_complaint.asp-prog_complaint_id=191.html。 )
另一出引起同志异议的电视节目,是美国的电视真人骚《粉雄救兵》(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 有型有款识饮识食的同志,每集拯救一个直男,帮他改头换面,行动中抛掉旧衣物、旧家俱和「不好」的生活习惯。节目其实更像一个消费指南,同志则是精通消费的生活品味大师。一个自认邋遢的同志专栏作家看完节目很狐疑,同性恋都/真是这样吗?
同性恋是病/不是病;同志是苦主/坏人;同志滥交/专一;同志有/没有生活品味;同志是目标顾客;同志是反对歧视、争取人权的斗士。天啊,谁是「同志」?
媒体与同志的关系,由漠视、忽视、歧视到重视,从来多争议,只盼在争议之中,我们会记得,钞票尽可能是「粉红」,代表多元、包容和希望的「彩虹」却有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