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界逐步将资讯新科技引入教学上。
移动学习打破课室内的拘束性。
自一九九八年,香港教育局 (当时为 「教育署」) 发表了「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1998/99 至 2002/03」的谘询文件,并于全港中小学推行资讯科技教育,其目的是回应一九九 七年的《施政报告》中有关资讯科技的策略,让香港的学界可以运用资讯科技带来的互动性及多元性,以提升学与教的质素,从而让学校、教师及学生可以真正的与时并进,与世界作更紧密的连系。学校于初期均集中发展硬件配套 (包括电脑系统的添置、网络的安装及互联网的连接) 及教师的相关培训,以使今天香港的学校的电脑设备水平达至国际前端的位置,而且香港的教育局、大专院校,以至一般的中、小、特殊学校及其他学术团体均于这十年间发展、甚至开创不同的运用资讯科技的教学模式及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互动、多元化的学与教环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香港教育的素质。故此,于这十年间,香港的资讯科技教育已站于世界前列的位置,并已超越美国、多个欧洲国家及多个亚洲国家 (如:新加坡、台湾等)。移动学习打破课室内的拘束性。
资讯科技教育的创新与推动
时至今日,香港学界已成功的将资讯科技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流动电脑设备及无线网络已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习可以不受时地限制及更具弹性,这种利用移动科技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于全世界的教育界亦是一个重要的新方向及议题,近年更新增了不少的有关「移动学习」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每年于世界各地举行及发行,可见教育界对其甚为重视。
移动科技及教育协会(Association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下称:协会) 为本港非牟利教育组织,成员由教育界前线工作者组成。宗旨是推动及发展移动科技教育和资讯科技教学,而「移动学习」于学与教上的运用及发展更为协会主要的工作;亦会协助发展本港的电脑教育的课程及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本港学生的资讯科技水平,以及增强本港学生的科创及竞争能力。(网址:http://www.amte.org.hk 电邮:info@amte.org.hk )
其实香港早于多年前已开始着手有关「移动学习」的研究及教育模式的开发,例如二零零一年的「户外无墙教室」、教育局于二零零二年推行的「无线网络计划 ─ 电子书包」试验计划,便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例子。于二零零四年,教育局于第二个资讯科技策略中,落实让全港学校架设校园内无线网络,让「移动学习」可以更便捷的于香港学校中实践,及后香港学界开发了更多的「移动学习」方案 (如:「离线移动学习」、「多媒体导赏」、「户外无墙教室」、「城市穿山甲」及「口袋学校 ─ Pocket School」等),从而进一步将移动学习应用于日常的学与教之中。二零零六年,笔者于所任教的中学开展了一个集「应用移动科技作教学」及「教授学生移动科技及电脑程式编写」的方案 ─ 「From M-Learning to Learning-M」,并于二零零七年就这个计划编写了一篇论文,于葡萄牙举行的「IADIS 国际学术会议 ─ 移动学习」上发表及展示「离线移动学习」、「多媒体导赏」等系统和教学示范,以及学生「移动电脑程式设计」的计划简介,与会者 (大学学者或教育系统公司的负责人) 均对本计划有浓厚的兴趣,并赞赏本港于「移动学习」发展的水平;而就该会议中所见及往后的其他学术的交流及活动中发觉,香港于「移动学习」的发展及应用的领域上,均站在世界前端的位置,这亦是过往本港学界努力的成果。
适切香港的「移动学习」发展模式
学者将「移动学习」分为「在线」(on-line) 和「离线」(off-line) 两类,而现时大多着眼于「在线的移动学习」的研究及开发,外国的研究更多联同电讯商,一同开发利用收费的无线通讯网络 (如:GPRS、3G、HSDPA或Wi-MAX等) 来作为媒介的学习模式,而且大多于手提电话上应用,纵使少数应用于手提电脑上的方案,也只是将过往「电子学习」 (e-Learning) 的方案直接套用过来,而未能发挥「移动性」 (Mobility) 带来的优点;而且现有的方案中也甚少谈及于室内一般课堂上的应用。「移动科技及教育协会」便是希望填补上述所提及过的一些有关「移动学习」的发展空隙,以研究及发展一些适切香港的「移动学习」方案,并推广至本港,以至外国的教育界,以进一步提升学与教的果效。
其实除了「在线」的模式外,香港于「离线的移动学习」模式 (即不用接连任何网线也可以进行的学习模式) 已有一定的应用及发展,如数年前一些学校发展了一些简单的电子书,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于这个方案中,学生会利用安装了电子教材套的手提电脑或平板电脑 (Tablet-PC) 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也会使用智能电话、i-Phone或i-Touch来让学生先下载学习用的影片或声音档案,再让学生于户外或校内透过观看或收听这些预先下载的档案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局及一些中学更发展了「离线移动学习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伺服器端及用户端的系统,让教师可以将教材套 (包括:多媒体学习材料及电子练习) 储存于伺服器,以方便学生使用安装了用户端系统的智能电话,自行按需要透过无线网络下载这些教材套,便可于任何时地及「离线」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及做电子练习,当完成练习后更可透过无线网络,将所答的内容上传回伺服器,让系统自动或由老师批改。此外,协会更将会联同教育局资讯科技教育组一同开发一个适用于UMPC或NetBook上的「离线移动学习系统」 (亦可于一般的手提电脑或平板电脑上运作),以方便师生可以于更多不同的电脑系统上进行这个模式的学习,而且更会改善系统,以方便老师可以更有效及方便的进行教材套的制作、学生缴交电子练习作的收集及处理,更可让学生将一些拍摄到的相片或影片、绘画的图片及所录的声音一同上载至伺服器,让师生一同分享。
另一方面,本港亦进行了很多前瞻性尝试,如有关如何在一般课堂及课室内应用「移动学习」的研究及开发。除之前提及的电子教材套及「离线移动学习系统」开发计划外,更有学校尝试让学生以自携的手提电话,于校内课堂中进行电子练习的作答及投票等的「移动学习」方案。此外,协会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应用于课堂中的互动、协作式的「移动学习」方案 ─ 「协作式移动电子白板」(Collaborative Mobile Whiteboard),这个案并非一个真正有关电子白板的方案,这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法,让师生可以利用UMPC (亦可使用Tablet PC或有触控板功能的NetBook来进行) 无拘无束的于课室、礼堂或校园中任何一个角落,透过Wi-Fi将教师教授的内容及学生学习的过程或结果与全班学生 (或全体学生) 一同分享,这个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分组协作学习,而学生更可透过手写/手绘的功能,以绘画图画及脑图来帮助思考及加强自己的表达,教师亦可透过这个模式,利用自己的UMPC连系着所选学生的UMPC,来加强对身处校园任何一个角落的学生的指导及辅助,从以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及多元性,将「移动性」带来于教学上的优点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协作式移动电子白板」正是协会开展的「移动校园无疆界 ─ 联校『移动学习』协作计划」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本计划的目的是以研发一系列适合香港中小学校使用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及组织一个跨校协作的专业学习社群。于二零零八年,此计划更获得教育局优质教育基金港币二百三十万元的资助;于本计划中,我们更会开发一个名为「香港导赏教育网」,让学生可以于一些特定的景点或地区进行多媒体导赏 (Multimedia Guiding) 的学习。而本港的市民及游客也可透过这个网站,协助他们到这些景点游览时,提取更多有关的多媒体讯息 (有如很多博物馆也会提供Audioguide来协助游导赏,但我们会提供声音及多其他多媒体的资讯,以加强导赏的效果,而现在法国罗浮宫博物馆也有使用PDA来作导赏器呢!)。而我们更会加入QR-Code来作为一些景点的定位座标,以方便导赏时的操作;另外,我们更会于本计划中开发不同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及教材套,让全港学界使用。
但除了「移动学习」于教学上的应用外,笔者认为藉着本港现时于「移动学习」(其他「资讯科技教育」) 上的优势,可透过更多的学术研究及对外推广,以厘定本港这方面于世界上的地位,并可透过与外国更深层的学术交流 (指的是国际会议、论文发表,而不是一般探访观课),以进一步提升本港教学的素质。此外,我们亦可加强「应用资讯科技于科创」的培训,以提升本港学生于这方面的竞争力。以上有关推广、学术交流及科创培训的部份,会留待下次再跟大家一同探讨。
后记:
教育局资讯科技教育组将于五月廿九日及三十日举办「香港资讯科技教育会议2009」(Hong Kong IT in Education Symposium 2009),今次已是第四届举办,是次主题是「数码环境‧学在其中」,会议场地是培正中学。届时全港的资讯科技教育的前线教师及学者均会共聚一堂,一些创新的、有成效的及具代表性的资讯科技教育方案均会被展示及讲解,而且教育局更为是次会议邀请多位国际的教育学者出席并担任主讲。而「移动学习」正是今年的重要课题之一,故协会除了担任今届会议的协办单位外,协会的成员学校及会员将作十二场的讲座,并会设立一个展览室,将一些移动学习的系统及方案,以及一些教学案例,存放于该展览室内,供各来宾试用,以作亲身感受,协会会员亦会作讲解及示范。希望届时各位读者可以抽空莅临,一方面可以藉此了解香港的教育现况及发展趋势,更可为一班为教育及教研充满热诚的前线教师及学者打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