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邮报》相片析记者人格

2013-12-11
  2012年12月4日,走煽情路线的《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头版全版刊登一幅新闻相片:一位掉下月台的男士,手扶月台边缘,无助地面向驶来列车。编辑配上极为煽情的引题及由六个字母串成的单字大号通栏标题:死定了(DOOMED)。这张捕捉被列车辗过前不幸者惶恐无助背影的图片,再次激发新闻业界的良知反省:玩弄死亡煽情必须有度,过了这个度,就是对文明的践踏。

  新闻伦理的度,不是法律,它没有水银柱那样清晰严谨的客观界限,也难有清晰的条文规定,而是根植于社会文明共识的个性理解。
「即使摄影记者拍了,报馆亦大可不登,更不需要用一条予人冷血感觉的标题。毕竟普罗大众心目中是有一把道德的尺,传媒最好不要越界。」这是《苹果日报》总编辑对该张美国新闻图片的评语。这位老总说的「界」,亦即抽象的新闻伦理之「度」。

  记者往往在电光火石的刹那间作出决定而按动快门,记录事实;然而,编辑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道德伦理衡量。因此,本文探讨的是,新闻工作者面对此类突发新闻时的人格矛盾:自然属性与职业属性的矛盾。前者是人的本性,后者是人的工具性。

现场人格分析
  根据自由摄影师阿巴斯(Abbasi)翌日见报的自辩文章「痛苦的摄影:不公平的谴责」,事发时他外出采访途中,正在地铁等车,随身携带的相机调校在室外光圈,闪光灯也只有1/64之一秒。当列车就要进站时,他突然听到人群惊呼,眼角瞥见一个人飞到空中,掉在铁轨。他即刻握着未重新调校的相机朝列车方向跑去,一路猛按快门,希望司机看到闪光灯而停车。(根据此说,他的第一反应是救人。)他说,整个过程他举着相机连续按着快门,但没有摄影的意识,根本没考虑自己会拍到什么。唯一的印象是,死者没叫救命,没出声。太震惊了,事后,他没翻看相片,只是将相机记忆卡交给报社。当晚翻看相片,他震惊了,一夜未眠。相片见报后,网上群情汹涌,谴责他不尝试救人而忙着抢拍相片。

  根据他的忆述,现场一位该市犹太医院的女医生劳拉.卡普兰(Dr. Laura Kaplan),列车过后马上脱掉外衣,拿起听筒为死者做急救。她只能做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她做不了,大量鲜血从死者口中涌出来。她事后说:「那非常惊人,但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没脉动,完全没反应……很明显,我没办法了,但你不能什么也不做,你必须试着做」。
上述摘自《纽约邮报》两则报道的现场情况,很明显,体现了那位摄影记者与女医生不同的人格现象。他们的职业,都有严格的社会与专业行为规范,内在人格都存在双重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本性),二是人的职业属性(工具性)。事件中,女医生彰显人格的完整:自然属性与职业属性吻合。她在事件中表现的人格修养,可以用心理学的「纯利他主义」来解释。社会心理学将利他主义区分为「非紧急情景下利他行为」与「紧急情景下利他行为」。后者情境特殊,无法预料,往往措手不及,「会引起生理上的应激状态,体内血糖升高,肌肉变得紧张有力,准备去战斗」。死者的死亡过程与场面是惨不忍睹的,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认知;但是,她仍然挺身救人。这是她救死扶伤的医者职业属性所驱使。事后,她向警方表示,死者是一位勇敢的人,因为挺身而出制止疑犯对候车人士的骚扰而被抛下月台。惊吓、救死、赞美,在一气呵成的短暂过程中,女医生展现了自然属性与职业属性的人格完美:同情。

  形成强烈对照的,是摄影师阿巴斯的人格明显分裂了:主观愿望是顺从自然属性想救人,但客观行为是顺从职业属性分秒必争抢拍。
事后,阿巴斯震惊了,不敢翻看相片,当晚一夜无眠。这是职业属性主导的现场冲动过去后,自然属性回归了。之后,在舆论批评狂潮下,他内疚了,痛苦了,吞咽人格分裂的苦果。造成阿巴斯人格痛苦的,关键是自然属性中的「同情」,未能制约他追求尽职的职业属性。面对血腥的突发事件,他人格中的自然属性退隐了,让位职业属性。

  与记者不同的是,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自然属性与职业属性都贯穿着「同情」,因此,与记者比较,他们的人格比较容易达致完美。同情,来自设身处地、转换角色的潜意识人性反应,西方心理学称之为移情: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作出利他行为以减少他人的痛苦,是一种纯利己主义的动机。预期到自己的行为能解除他人困境是利他行为的一个积极因素,而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则有碍于对他人的移情,这说明人格因素对助人行为的作用。」1

  当代新闻摄影史上,33岁自杀身亡的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故事,是前线新闻工作者人格困扰的典型案例,也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则有碍于对他人的移情」的生动事例。卡特没像阿巴斯那样辩称想救人,只是提到,他在现场首先想的是职责。他不是为相片自杀,但是不能排除相片的争议是促成他自杀的一个因素。

  网上凯文.卡特纪念影片中,有一段文字,揭示此类记者人格困扰:「这个世界似乎还不能接受记者的困境:是见证人,或是救助者。」

「度」在我心
  面对记者的「伦理两难」,没有一把清楚的标尺可以遵循而解难。记者的自然属性与职业属性的平衡点,就是本文前面提及的「度」,是记者的个人价值判断。通俗而言,「度」在我心,是多种社会因素,包括不同社会、不同种族、不同经历、不同经济与教育层次的不同价值认知。答案,可以用一位身为母亲的香港记者心中的「度」来演示。

  多年前,香港某报一位男记者在新界某地被暗杀,发现时人被捆绑,背有刀伤,失血而死。对于煽情报纸来说,这是震撼性新闻,会搜寻死者生前相片,大肆渲染。这位资深记者恰恰与死者是大学同学,有与死者的合照。然而,作为采编部门负责人,她选择沉默。

  也是在多年前,珠海一家餐厅发生爆炸,两人亡,伤多人。罹难者之中有一位儿童。正当报社同事寻找与死者相关资料时,她恰恰有那位不幸儿童的相片,死者是她儿子的幼稚园同学。出于对儿子的爱,她再度沉默。她的不尽职,并不影响那两单新闻的价值。
在这两宗案例中,她心中的「度」发生作用,令她依自然属性作出了选择:尊重同窗、用母爱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面对拜物主义的煽情新闻生态,课堂上传统的新闻伦理道德宣讲,会被视为脱节的老生常谈,往往会有准记者反问:我如果是这家报社记者,怎么办?回答是,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就会产生现场智慧。
设身处地,就是西方社会心理学提出的「移情」。但是,孟子早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早期的孔子,则提出「可以终身行之者」的人格修养途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与孟子的人性观点,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移情」。记者移情之后,自然产生「恻隐之心」,自然会找到现场应对(拍摄)及事后处理(编辑)的智慧准绳。这就是存在记者心中的「度」。


1 时蓉华。〈利他行为〉,《社会心理学》,459页。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1998。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