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是全球最常用的止痛药之一,传统制作过程高度依赖石油等化石资源,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不过,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发表一项突破性成果:他们成功利用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E. coli),将常见塑胶PET的分解物转化为止痛药扑热息痛(Paracetamol)的原料,同时解决塑胶污染与依赖化石燃料的两个问题,研究已刊登于《Nature Chemistry》。

爱丁堡大学化学生物技术讲座教授、英国研究创新署未来领袖奖学金(UKRI Future Leaders Fellow)得主史蒂芬·华莱士教授(Professor Stephen Wallace)表示,这项技术显示PET塑胶不再只是废物,更可转化为具药用价值的高附加值产品,有助提升回收诱因与资源再利用效益。

不过,美国班宁顿学院(Bennington College)「超越塑胶」(Beyond Plastics)专案负责人梅丽莎·瓦里安特(Melissa Valliant)提醒,真正能大规模应用的案例仍有限。从源头减少塑胶生产与使用,依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