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边缘的声音
小众节目同样具备社会意义。以奇案系列着称的网台节目主持人「花家姐」,以详尽资料、理性分析案情,辅以心理精神科专业人士讲解,希望令观众了解罪案的各式心理成因,避免误入歧途。电台DJ叶韵怡自2000年开始,首创专为在囚人士及其家人读出来信及点播音乐的节目。
香港故事: 寻志云大师
本是政务主任的陈志云,八十年代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间,以艺名韦家晴兼职香港电台开咪做DJ。后来因缘际会跳进传媒行业,自此游走于各大传媒,无论在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幕后都曾身居要职,在幕前亦兼任主持旁白。他从不同位置与角度看传媒发展,可能看得比别人要多。
香港故事: 听潮声
洪朝丰从事广播事业三十年,凭着《日月星辰》这个深宵电台节目奠定地位,由1994年开始连续多年入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DJ。他在事业高峰期,抑郁狂躁症却频频病发,大为影响电台主持的工作;近年更患上舌癌,需要切掉部分舌头保命,引以为傲的「靓声」不再。
香港故事: 炽热
独立股评人胡孟青自2001年开始在电视和电台参与财经节目,除了传统媒体之外,胡孟青也有为杂志网站拍摄短片,讲解市场走势。早在1985年,郭思治已经不定期在电视、电台上讲解证券市场走势。近年,郭思治已离开了电台的股评节目,进军网站制作直播财经节目,并接触到传统媒体以外的生力军。
香港故事: 网络社群
资深传媒人及时事评论员刘细良,一直游走于政界与传媒界。由于他的涉猎范围涵盖纸媒、电子媒体及数码新媒体,令他深深感受到主流媒体的种种掣肘与衰落,因此便把目光转投更自主自由、可能性更大的网台世界。
香港故事: 数码之后
数码声音广播在2011至2017年间于香港昙花一现。香世豪曾经在电台工作,负责为数码广播进行测试,戴健文与叶世雄同样是香港数码声音广播的「元祖」。香港电台亦同时推出了社区参与广播服务,希望大众社区能参与大气电波。
香港故事: 网播青春
另有初出茅庐的电影系学生,毕业后决定不要走入传统电视电影行业,几个同学自己成立网上平台,台前幕后一起制作短片。既要创出自己的风格,又要拿捏网络观众的共鸣点,最重要是能够快乐地享受一片创作天地。
文化树下: 我手写心心写我 — 郑国江
人称「郑老师」的郑国江,当了三十一年全职小学教师,但他最为人熟悉的,是超过二千首由他填词的粤语歌曲。自幼喜爱绘画的郑老师,从他的歌词作品中,不难见到词中有画的风格。郑老师自小爱听收音机,他与歌曲的情缘,亦由儿时听电台的粤曲直播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