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香港的雨水收集不足以应付全港淡水使用需求,因此主要依赖东江水供港,现时东江水占全港食水用量达七至八成,是稳定可靠的主要水源。
甯汉豪在网志说,过去60年,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扩建、改造工程及生态环保措施,例如去年启用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有助纾缓东江沿河城市对东江水需求,并为香港提供应急备用水源。
对于有建议提出,香港自行开拓淡水资源以取代东江水供港,水务署署长黄恩诺在网志解释,兴建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主要目的在于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增加供水资源多样性,属未雨绸缪措施,并非取代东江水作为主要水源。
黄恩诺说,海水化淡生产成本比输入东江水高出两至三成,作为主要水源并不合乎成本效益,加上海水化淡过程较耗能,与世界减排的大趋势亦背道而驰。
黄恩诺又指,购买东江水的价格包括输港东江水的相关费用,例如基础建设、系统运作及维修的费用等,以及保护输港东江水水质措施,但不包括内地用于生态保护及其他方面的成本,例如内地限制开发东江流域沿线保护区,以及在受保护范围内禁止采石、开矿及大规模禽畜养殖等活动,多年来拒绝数百个投资项目,涉及总投资额超过600亿元。
黄恩诺提到,香港供水稳定,水质安全可靠,但市民所需付的水费相当实惠,现时住户每月平均水费为44元,占家庭月入中位数约百分之0.1,而本港大概有接近两成用户因用水量低,而毋须缴交水费,根据「国际水协会」调查数据显示,香港的水费明显低于其他大城市,市民应更珍惜用水,避免浪费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