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是一个晴天,二百多位广播业业内人士、学者、资讯科技专家、传媒人及其他有兴趣的人士,云集香港浸会大学林护国际会议中心,出席香港电台举办的「新媒体年代的广播业」研讨会(Seminar on "Broadcasting in the New Media Era" )。
新媒体带动的新经济,前景有点模糊;不过科技的前景绝不含糊,大家闹哄哄,仍有说不完的憧憬。
研讨会共分三场举行,分别以「媒体汇聚与节目制作」(By Whom, For Whom and To Whom: Media Convergence and Programming)、「广播科技新趋势为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Is Sky the Limit: Broadcast Technology Trends and Impact in the New Media Era)及「广播机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角色定位与策略」(Excel or Survive: Role and Strategies of Broadcasters Facing the New Media Challenges)为主题。
媒体汇聚威力无限
媒体汇聚(Media Convergence)是第一场的焦点。媒体汇流,是透过数码技术,将所有资讯转化为一连串的0和1,结果不论是文字、照片、音乐、谈话还是视像,都可以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同一个网络来传送和显示。
以往大家认为,互联网是媒体汇流的最佳载体,不过事实证明,由于频宽不足、管理欠妥、内容乏善足陈、网民被动接收以及不肯付费等因素,网站经营困难重重,未能发挥媒体汇流的优势。互联网公司仍在挣扎当中,新兴的载体早已密锣紧鼓,觊觎媒体汇流带来的新市场,收费电视或者以广告维生的电视台,是其中的表表者。
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广播业精英,纷纷认为未来是互动电视的年代,他们结合电视和互联网的技术,在电视画面上加上其他互动资料,让观众参与游戏、投票以及购物等。
迪士尼╱美国广播公司Enhanced TV高级副总裁及总经理庄尼逊‧利斯(Jonathan Leess)认为,比较起互联网、3G及个人电子记事簿(PDAs),电视是最能吸引观众收看的媒体,也最值得广告商卖广告。
美国广播公司(ABC)是美国三大电视网络之一,现正致力发展Enhanced TV,家庭观众可一边收看《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游戏节目,一边利用电视机画面上互动资料,玩游戏换奖品,即使在广告时间,家庭观众仍可继续玩游戏。ABC的调查发现,九成四的观众表示,他们在广告时间离开座位的次数减少了。
利斯说,这对广告商来说是重要的指标,显示在互动电视上卖广告效力更大,而电视台亦保证有更多的广告收入。
在本港,卫星电视和于品海经营的香港网络电视先后退出收费电视服务之后,香港的收费电视营办商,现时只剩下四间,除有线外,另外三间是去年获发收费电视牌照的电视广播旗下的银河卫星、台资太平洋数码卫视及英资的YES TV。
四间电视台的代表,都在研讨会上表示,未来将会在电视节目上,加入互动元素,让观众有更多选择,并发展电视上的电子商贸。
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科技及网络部副总裁兼有线宽频网络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林天恩认为,电视仍比互联网优胜,大部份人仍在电视机?寻找娱乐。他指出,香港电视在黄金时间,有超过三百万观众,而且一般人每日会看三小时电视;但黄金时间的网上浏览者,最多亦只有一百万人,平均每人每日只上网半小时。
Yes Television Asia总裁葛学仕(Randall Cox),则提出Total Television的概念,除了一般的广播、VOD (Video on Demand)的服务之外,到时观众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收发电子邮件、一边上网。一机多用的日子看来指日可待。
太平洋数码卫视(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纪政则说,电视观众最重视的是方便,将来的电视遥控器,将是进入电视互动世界的钥匙,无论查天气、看股票、上银行、买彩票、还是选择球赛的观看角度,都是一指通行。
当葛学仕强调Yes Television主要提供一个播放平台,自己并不制作节目内容时,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吴征则反其道而行,强调「阳光文化」是一个内容供应商,该公司日后会提供多达四十个频道的节目,包括历史、文化、旅游和科技等电视节目,可以透过电视、卫星及互联网等多种平台播放。
香港未来电视的发展令人目不暇给之际,日本放送协会卫星及高解像广播部门制作监制池尾优(Masaru Ikeo),介绍了日本最新的数码广播电视,除了提供高质素的电视影像之外,也可作资讯广播(Data Broadcasting)。资讯广播频道可提供即时的新闻、天气和交通等消息,为其他电视节目提供相关资料,观众更可透过频道发表意见,例如他们想看什么节目等。
新科技拓阔新媒体
在媒体汇聚的前提下,现时网上音像和视像的内容非常普及,但一般的搜寻引擎只能搜寻文字。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吕荣聪在第二场有关「广播科技新趋势为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研讨会上,介绍了中大在视像档案方面搜寻的研究进展,日后我们将可以利用某人的面孔,找出有这个人的影像片段,但吕教授说,目下的成功率只有六成,未来仍需努力。
虽然广播业的代表认为未来是互动电视的世界,不过RealNetworks亚太区总经理马嘉佑则认为,随着一般人上网所用频宽增加,网上视像广播的质素会越来越好,网民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甚至录影机的角度,网上视像广播会成为电视的最大对手。不过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他和竞争对手,微软有限公司数码媒体部门亚洲区经理彼得.大卫逊(Peter Davidson)都同意,内容最重要,内容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无论网上还是电视上的内容,新闻都是重要部份,媒体汇聚令新闻采访亦要作出改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新媒体中心教授及行政总监约翰.包库力(John Pavlik)说,记者必须改变他们说故事的方式,不一定只用线性描述(linear narrative)的方式,要考虑与观众互动的可能性,报导亦要结合多种不同的媒介∶文字、声音和影像,令新闻更立体地呈现出来。
做新媒体的记者可不容易,哥大已为记者度身订做了一套设备,称为Mobile Journalist Workstation (MJW),包括可以背在身上的电脑、戴在头上的显示屏、全球定位卫星接收器以及高速的无线上网装置。一个人操作吗?全对。如何运作,可听包库力的介绍。
传统媒介力求新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介亦力求改变。大会以「广播机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角色定位与策略」定为第三场研讨会的主题。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电视广播业务)郑善强说,无?的策略是利用VOD(Video On Demand)技术,透过宽频网络或其他传播网络,开发节目内容的国际和办公室市场;而亚洲电视助理节目总监(本港台)李洁贞则说,会致力与国内的广播机构合作制作节目,她相信,亚视在国内广播市场有一定竞争力。
澳洲广播公司前行政董事、现任澳洲昆士兰科技大学新闻及传媒学院兼任教授庄柏仁(Brian Johns)则分享了他在澳洲的经验。他说,澳洲广播公司仅仅用了五百万澳元,就设立了一个质素优良的网上广播站,达到其全球化广播的目的。所用成本是其他商业对手的六份一至十份一,主要原因是管理层扭转了整个机构的文化。
庄柏仁教授说,他们一早已意识到网站要脱颖而出,必须有出色的内容,因此一开始就把前线的电台电视记者集合起来,让他们明白必须掌握多种技能,以便为整个机构提供多媒体的内容。他说,如果没有员工的配合,网站不会成功。
公营广播的挑战
作为公营广播机构,香港电台亦面对同样的挑战,广播处长朱培庆在研讨会上表示,港台必须重新定位,以便在数码年代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说,香港电台是全港第一个开设网站的电子传媒。早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已成功将新闻及资讯节目进行网上广播,得到海内外极大回响。过去两年港台已增加用于新媒体发展方面的资源,目前港台所有电台节目和黄金时间的电视节目,均已透过「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直播,并可于网上重温,网站内容每日浏览次数高达二百万次,其中超过六成访客来自海外,说明新媒体科技已令港台的服务走向国际化。
为了保持港台的竞争力、以及善用公帑,也由于传播科技一日千里,朱培庆说,公营广播机构与私营公司合作或结成伙伴关系以加强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港台亦已作好准备,愿意与公、私营的机构合作,将港台四万小时的音像及九千小时的视像节目数码化,让有兴趣的观众查阅。
朱培庆同时亦重申「内容至上」的理念。他表示,港台会致力提高节目内容的质素、并尝试以新的表达形式,将制作带给本港以至海外更多的受众。而这一切,并非与私营广播机构争利,而是希望透过竞争,在新媒体的年代,推动整体行业的发展。
香港电台「新媒体年代的广播业」研讨会全部内容,可于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http://www.rthk.org.hk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