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若然讨论数码媒介之发展如何如何,又或者什么倒数纸媒之末日,其实可能只有一袭老生常谈的故事。到了今天,我们面对媒介光速般之变化,已不用讨论什么数码时代来临之类的话题;学者和专家提醒我们,现在需要回头细看,到底传统的媒介元素或价值中,有着何种东西我们仍可资重视并使用,其可能包括叙事、准确、可靠和道德底线。
香港树仁大学(仁大)新闻与传播学系一直注意媒介的发展,分别2011年和2013年先后举行过两届「数码传媒生态研讨会」;承接过去两届,2015年举行「第三届数码传媒生态研讨会」,题目为「现在与未来」。是次研讨会再次汇聚两岸三地和新加坡等地学者、资深传媒人、业界管理层等专才,共同探讨媒介的现况和未来。
仁大学术副校长孙天伦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词。孙教授说:「当互联网未普及的时候,专业的作家、记者能够控制信息,透过书本、报纸以及电视等等的媒介,但我们现在活在一个数码年代的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撰写新闻。」因此,她认为我们应该反思专业的记者跟门外汉到底有何区别,记者又如何面对传媒生态之改变。她表示,作为大学教育老师,更想及如何装备好学生,以成为一个既有道德又具备竞争力的人。
孙教授致词后,会议随即展开。研讨会分成两大部分,分别以学者讨论部分及业界讨论部分。学者主题演讲部分包括三名主题讲者,包括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明哲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传播及新媒体学系教授Mohan J Dutta、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助理院长林玉凤博士。主题演讲后,并设有学界讨论。
新闻叙事与互动写作
第一部分之主题演讲,台湾世新大学李明哲教授,他演讲题目是〈新闻叙事与互动写作的发展趋势:兼论数位互动技术的教学经验〉。李教授表示,传统的新闻是线性写作,所以展现对话的可能性消失了。但他指出:「数位文本似乎提供一种可能性,这一种可能性可以让我们在理解的过程当中,停止、反思,再回问。」他又举例指出,当阅读者觉得文字与图片的排位奇怪,就好像两个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当一方觉得另外一方说话奇怪,就会反问。他表示:「互动文本就是要创作不断被运作,你要回归主体的能力。」他强调叙事,叙事要有时间上的变化,意义才会被带出。他又举例,他昨天坐飞机,今天来演讲,自有叙事。对于很多人误以为图片没有叙事的意义;李教授则认为,图片必有叙事,当你把文字放在图片上方,阅读者先看文字,有前后之分,叙事就产生。他说:「以前你只有把文字写好,交给美编(美术编辑)处理,我们以前排版只是为了排得漂亮而已……我们不会觉得排版的移动是表达意义、要表现意义。」
新加坡国立大学Mohan J Dutta教授则以〈数码媒体与传播〉 (Digit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为讲题。他表示,叙事是一个宣传工具,主流的叙事会巩固势力、使不平等再现,剥夺人和社会权利等等;新媒体的出现,则形成一个民主化的空间,改变沟通的模式。
纸媒末日言之尚早
澳门大学林玉凤教授以〈数码年代之传媒生态发展〉为题,发表演讲。她表示,即使就读新闻系,不少学生没有读报的习惯,报纸亦被形容为快将没落。不过林教授表示,但情况不如大家想像中悲观,又引用世界报业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papers)的数据,以分析2011-2015年全球整体的报纸发行量情况,发现跌势已经稳定,而且整体录得16.5%之升幅,其受惠于亚洲地区录得32.7%增长。同时广告媒体仍是媒体重要的收入来源,数据显示全球报纸广告(印刷版)的收入,由2010年970亿美元(约7520亿港元),至2014年下跌至770亿美元(约5970亿港元),减少200亿美元(约1550亿港元),减幅超过20%。但林玉凤则表示:「传媒生态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差,因为比较2013年2014年的数据,发行所到之收入(print circulation)首次超越广告收益(print advertising),而且依靠发行得到的收入比2013年上升0.4%,惟广告则下跌5.2%。」林玉凤又引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指出,愈来愈多人依赖面书(facebook)作为新闻来源,澳门情况相若。
传统学习不可忽略
学者主题讲说后,大会举行一场学界讨论会。讨论会由仁大学新传系系主任梁天伟教授和新传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马伟杰博士主持,参与学者包括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刘新白教授、李明哲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资讯学院 Kym Campbell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少南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新闻学系系主任李月莲博士、珠海学院新闻及传播学系系主任皇甫河旺教授,以及恒生管理传播学院助理教授陈智杰博士。
珠海学院新闻及传播学系系主任皇甫河旺教授认为,大学教育乃培训学生之终生学习能力,四年之学,未必于毕业后马上有所作为,但学懂终生学习之能力,则可以适应社会任何的改变。
浸大新闻学系系主任李月莲博士则表示,尽管身处数码年代(digital age),都不应该忽略教授学生传统的新闻知识,例如如何问有深度的问题,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等等。
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少南教授表示,在新闻学当中有两个基本、重要的概念-「准确性」(accuracy)和时效性(timelessness),不过社交媒体、互联网媒体的时效性是好,不过准确性却成疑问,因此在新媒体(new age)之下,媒体的可靠性显得更重要。他又认为,新闻学的核心不但需要维持,而且更要加强。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刘新白教授表示:「新闻一定要从专业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来做的,这是我坚持的一个东西,我不太赞成刚刚讲到的市民新闻(公民记者)、或者乡民新闻,他们没有受过基本的训练,他们不知道底线(bottom line)所在,这是蛮危险的」。
业界研讨
第二部分是业界研讨会,研讨会分为「网络媒体及公关广告」及「新闻媒体」两部分,由仁大新传系系主任梁天伟教授与助理教授李家文博士主持;其出席嘉宾包括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岑倚兰、HKGPao行政总裁Robert Chow、General Manager, HKGPao总经理Vanessa Chow、云通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傅俊杰、天开数码媒体有限公司(TFI)创办人兼行政总裁袁耀辉、Novo MTel Telecommunication主席兼行政总裁Dr. Michael Choi、Hill+Knowlton董事总经理K W Lam、Wasabi Creation创办人及总监Ruby Wan、Strategic PArtners高级总监Ingrid Cheng、雅虎香港市场总监刘淑芬、雅虎香港网络媒体内容总监张慧仪、香港电台副广播处长戴健文、香港电台中文新闻及时事总监马文敬、亚洲电视前执行董事叶家宝、亚洲电视高级副总裁(新闻及公共事务)刘澜昌、《经济一周》执行总编辑郑玉佩、Maxwise媒体科技创业公司营运总监李志坚、升腾100执行总编辑李敏华、dbc数码电台前新闻总监及前第二台台长罗树基、星岛电子日报主编陈伟文。
首部分是「网络媒体及公关广告」组,天开数码媒体有限公司(TFI)创办人兼行政总裁袁耀辉表示,网络行业面对来自世界的冲击与挑战。很多外资网络企业例如Linkedin,Facebook等也在港投资,将香港的钱带回外国。香港企业未来应该以开拓外资市场为目标,研究如何以同样方式赚钱。他表示:「我们不要将竞争放在自己公司与隔壁公司。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在赢其他国家,与其他香港公司合作接洽项目。」他认为业界要好好合作,一起争取商业机会,从世界各地的同行中脱颖而出。
联合出版集团近年跳出印刷业的框框,并于2014年发展以科技行头的公司;集团旗下的云通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傅俊杰表示,面对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年代,公司希望改变一向在印刷业的路线,尝试以科技做传播知识的工作,但一切还在探索之中,希望将来可以以电子书以外的方式,如透过互联网或社交平台呈现出版内容。
公关善用多元媒介
近年新媒体相继冒起影响了公关的工作模式。Hill+Knowlton Strategies董事总经理K W Lam表示,以往公关较专注传统公关工作,几乎只要处理公司与媒体的关系便足够,但近年便要开始学习使用社交媒体,客户也会要求提供综合的处理方法(Intergrated Solution),利用其他媒体配合传统的公关工作。
Wasabi Creation创办人及总监Ruby Wong表示,传媒的生态有很大的改变,公关生态也因此面对很大的冲击。媒体种类繁多,公关现在要考虑利用什么媒体发放信息。她说:「自从新媒体的产生,我们的应变要很快。」她称,现在有很多危机也在社交媒体上发生,公关需要24小时守候,随时回应客户需求以及上网「拆弹」,工作模式与以往有很大的分别。
新媒介变化,不同法例亦相应重新检视和修订,以应变新时代。版权修订(条例)草案最近恢复二读,社会对此有不同的意见。雅虎香港网络媒体内容总监张慧仪表示,在网路上发放资讯时,提供资料来源是一种礼貌,内部也要遵守公司定下的发布守则。她认为网络23条(版权修订草案)对创作的影响最大。她又说:「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戏仿和创作具体的分别。」她又称,若草案获得通过,情况可能会像2013年商品条例生效时,业界也不懂如何表述销售推广的内容,媒体需要时间了解条例的限制。她补充:「现在草案的内容不清晰,未来创作者可能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试试创作的底线。」
新闻媒体的现况和未来发展
第二部分是「新闻媒体」组,其由新闻媒体的业界人士讨论业界现况和未来发展。亚视叶家宝在会上表示,亚视明白传统电视观众流失量高,也难以吸引年轻人收看传统电视,所以在下年四月免费电视牌照到期后,将会开展新公司「新亚」,专注在多媒体的发展。他表示,亚视过去的制作储存大量资料,未来希望吸纳年轻人发展新媒体之余,可以同时将就有资料库包装及活化,融合传统资产与新平台的运用。叶家宝又称,亚视未来将会在娱乐制作,多媒体网上平台,卫星电视三方面发展。倾向于「多元化,多平台」的发展。
早前dbc数码电台宣布重整架构,以往的第二频道新闻台变成青少年资讯频道。dbc数码电台前新闻总监及前第二台台长罗树基表示,重整架构的原因主要是涉及营运开支的问题。他表示,投资者希望继续DAB广播服务细水长流,但同时对前景有所保留,包括对政府政策的考虑,所以对发展有感为难。他指出:「因为新闻内容性质的缘故,很多事情在商业上不能做太多的妥协。」他续说,新闻台收入途径较少,难以满足投资上的考虑,所以新闻台最后需要结束营运,转播青少年资讯节目。
早前政府宣布,如果亚视下年四月一日以后未能成功续牌,香港电台将会接手亚视的模拟广播频谱。现任香港电台中文新闻及时事总监马文敬表示,香港电台也是战战兢兢心态面对接手亚视频谱的事宜。他指出,港台过往只是供应节目予电视台广播,与未来营运电视台的工作有很大的分别,现有人手没有相关的经验和能力。另外,对于未来的新闻制作方向,马文敬表示港台兼顾传统新闻报道方式之余,同时也在尝试不同新发展。他表示,现在发布新闻资讯时会考虑两个渠道,硬性新闻会放在网站与电台,软性新闻则放在社交媒体上。今年首次将新闻放在facebook(面书)上,并获得不错的成绩,未来也会积极利用社交平台发放新闻资讯。
至于报界开展网上平台时往往遇到收入问题,星岛电子日报主编陈伟文表示,星岛日报旗下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过往几年也是市场领导。过往两年免费报纸广告总额,当中头条日报广告收益占总额的四成。他表示,免费报纸赚钱能力比收费报纸更强,市场上的四份免费报纸一直也在赚钱。陈伟文认为,未来经济环境不明朗,公司采取节约的方式营运。他说:「以我们过去的营运模式的话,我们一个人要做三个人的工作。」他表示,网上平台没有固定工作分配,记者可能也要处理版面的工作,甚至可能要负责剪辑和修图的工作。
由传统纸媒转战社交媒体,《经济一周》执行总编辑郑玉佩表示,传统刊物的内容一直围绕炒股,投资等主题,以中年人士为对象。及后发展社交媒体的资料搜集过程中,明白很多年轻一辈不知道《经济一周》的存在。为了开展社交媒体,他们将公司的工作分开成两队,分别负责周刊出版的工作与社交媒体的工作。她表示,公司首次聘请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专注发展社交媒体,而且得到不错的成绩。郑总编认为,年轻人更了解同辈的想法,所以创作的网络资讯更容易吸引目标受众。发展社交媒体令更多人认识《经济一周》之余,同时加大《经济一周》的受众。
面对新媒体的冒起,不少行内人士认为需要更多适切的培训,提升能力以配合新闻制作的发展。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岑倚兰表示,记协积极提供培训课程,今年重点开设新传媒的工作坊。她提到记协曾举办一个教授摄影技巧的工作坊,课程在社交平台公开三个小时后,参与人数已经爆满,当中的参加者有很多已经是非常资深的摄影师,显示行内人士需要大量培训增值自己,以应付媒体转型的变化。岑倚兰认为媒体的环境转变很快,新媒体的新闻制作需要很多的技巧,业界不断训练新媒体的记者做深入和调查式报道。岑主席说:「资深的工作者排出在市场的外面,整个市场的气氛好像否定了这些经验。」她认为拥有多年的资深记者则不受市场的欢迎。她希望业界专注培训新媒体人才时,也要重视新闻质素。
后注: 研讨会的讨论过程录影片段、相片以及讲者详细资料,已上载至仁大新传系网站(http://goo.gl/xFJV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