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6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与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新闻学院、BBC中文网联合举办独立新闻制作研讨会,以语言与不偏不倚为主题,旨在为日后的新闻人提供经验教训。两日里,听众在中英文报导的诸多实例中,见识到其中因语言使用不当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这些错误让会场内欢笑不断;可是在笑声之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开始反思:究竟怎样在报导中做到不偏不倚?
语言表达 并非吹毛求疵
BBC新闻采集主管乔纳森•贝克(Jonathan Baker)提到,BBC的新闻从业员都要遵循公司的《编辑指引》(Editorial Guidelines)。该指引并非繁缛的规条,而是列出了新闻报导中需恪守的原则。这包括准确真实、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保护隐私、维护尊严、编辑独立六个方面,记者与编辑均需将BBC的这些报导观付诸实践。这不仅意味着报导时需仔细核实细节,给予各方回应的机会;也要求新闻人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乃至衍生意义,从而精准地将新闻事件呈现在受众面前。他演讲时引用了英国作家吉百龄(Rudyard Kipling)的话语:「语言是人类使用的一剂最强效的毒药」,为我们敲响警钟。
举例而言,贝克介绍到BBC在报导军事活动时,只会使用「英国部队」或「美国军队」的字眼。哪怕是报导本国的军队,BBC也从不称其为「我们的军队」,因为如若随意使用第一人称这类看似亲近的表述,观众会以为BBC是军队的一部分。使用其他词语如「解放」、「处决」或「政变」时也须格外谨慎。
另一个更具争议的字眼就是「恐怖主义」。遭受损失的一方可能会将发生的袭击称为「恐怖袭击」,然而另一方却会说这是为自由和信念而战。贝克与BBC中文总监李文都提到,在报导此类新闻时,记者需尽可能准确描述事件本身,如「自杀式炸弹袭击」、「枪手开枪扫射」等,而非扣上「恐怖袭击」或「恐怖分子」的帽子。10月28日于北京天安门发生的撞车事件,中国官方虽定性为「恐怖袭击」,BBC还是将其称为「天安门袭击事件」。四月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时的爆炸事件,美国政府也将其列为「恐怖袭击」,而BBC仍称之为「波士顿爆炸案」。李文进而说到,只有当某个恐怖组织承认了自己实施过袭击,BBC才称其为「恐怖袭击」。报导中也可引用他人对袭击的看法,就算他们认为确属「恐怖袭击」,这四个字都必须置于引号之内,不反映BBC对此的立场。
中文报导方面,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客座高级讲师吕秉权分享了不少内地与香港媒体中啼笑皆非的用语不当之处。他说在中国官方媒体的语境中,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关怀没有不亲切的。除此之外,在报导非政治新闻时,内地媒体拟的有些标题也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遐想,例如「三大全国性交易市场布局渝中」,或「干了112天终于湿了」。香港报章中也曾出现过「儿子生性病母倍感安慰」的标题;如若加上一个逗号,该标题在断句上就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他还提到,香港媒体大多不会照单全收内地媒体的表达方式,不过越来越多内地流行的网络用语,因其能更传神地表情达意,所以「土豪」、「和谐」和「草泥马」等词在香港报章中也开始出现。
研讨会上集中讨论的是不偏不倚使用中英文报导的规范。香港是一个双语社会,而BBC则使用包括英语在内共28门语言向全球报导新闻。根据BBC新闻学院语言组编辑纳吉芭•卡斯拉伊(Najiba Kasraee)的介绍,多语种的新闻报导一方面能让更多观众了解全球资讯,另一方面也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记者从贴近自身本土的角度来报导国际新闻。这既令我们体验到文化的多元,听到「同一个世界里不同的声音」;也提醒我们在跨语言报导时需格外留神,别因翻译而让报导出现偏颇。她回忆自己当年入职BBC时翻译的一句话:「看上去美方代表带来了橄榄枝」(It looks like the American delegation came with an olive branch.)她当时单纯以为橄榄枝只是字面意义那么简单,但后来经主播指出,更准确的翻译应是发出和平讯号。由此她领悟到如欲从事新闻翻译,语言训练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新闻人在时间压力下犯错。
BBC新闻学院高级语言训练导师苏珊•费恩(Susan Fearn)对新闻用语给出了她的「黄金法则」:写作时用词要精确严谨;小心使用形容词;并且思考词语背后隐含的意义。另外,香港电台英语节目总监柯文杰(Bryan Curtis)也建议写作时应简洁精炼。他鼓励台下学生对新闻事业应充满热情;并应竭尽所能坚守专业精神,整合相关新闻材料,呈现出事件的原貌,从而让受众作出自己的判断。他还强调,不偏不倚的精髓就是不抱任何偏见。在新闻报导中,记者不是法官,不应对新闻事件下定结论。记者反而应将控方和辩方的陈词均呈现出来,交由作为陪审员的观众来判断。
社交媒体 带来新的挑战
谈到社交媒体,贝克认为这能促进新闻报导,让记者接收到更及时的信息,接触到更多的消息源;问题在于记者应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新兴媒体。总的来说,他给BBC员工的建议就是:「别做任何傻事」。任何东西,一经上载至社交媒体,无论设置得多么隐密,总会为人所知,甚至广为流传。他认为记者编辑应把社交媒体 当作电视媒体一样看待。如果一句话在电视媒体中不适宜播出,那么也不适宜将这句话放在社交媒体上。就算新闻从业员在私人页面中写道,本人言论不反映供职机构的立场,可是大家关注他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记者身分,受众自然而然会将他们的言行与新闻机构联系起来,因此这样的声明是无谓的。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张少威也认为,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记者更忙了,从以前每天工作固定的时间变成了现在的全天候工作。很多中国记者在微博上十分活跃,可是大多数中文媒体的管理层对新兴媒体及网络仍不够重视,因此很少有对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统一指引。他说社交媒体让中国普通百姓史无前例地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媒体在这些意见中可以发现很多故事,当然也需要花功夫进行核实。
不偏不倚 妙手着文章
社会急速变化,科技的发展已让信息从只由少数人掌握变得唾手可得。香港的媒体机构不下百间,新闻报导多如牛毛。人们的生活日愈忙碌,闲暇时间也渐趋零散,因此只有那些能引起足够兴趣的报导,才能换得读者的浏览。新闻从业员在写作时,语言煽情化、夸张化的诱惑很大。虽说香港的新闻自由仍受到保障,可记者在商业化的媒体运作下,想要保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却是越来越难了。
研讨会结束之际,贝克谈到,不偏不倚是BBC一贯恪守的准则。基于部分传媒娱乐至上、赚钱为先的理念,贝克说这些传媒可能会吸引某些观众,但BBC的观众所期待的报导,正是真实准确、不偏不倚的。他说:「如果BBC的观众因为我们的节目不够娱乐化,或是立场中肯而选择不再收看BBC,我才会感到惊讶……如果没了不偏不倚,我们就什么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