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年代的新闻业何去何从 – 记Digital Journalism World 2015 峰会

2015-05-28

  「今时今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成功秘诀很简单 - 你只需要懂得写作、编辑、拍片、剪接、编码 (code)、骇客技术 (hack) 、破解演算法 (algorithm)、拥有一架拍摄无人机、懂制作播客(podcast)、现场串流直播以及用社交媒体作实时报道。」

  笔者五月在新加坡参与了为期两日的Digital Journalism World (DJW15) 峰会,以上引言就是峰会主席James Neufeld的开场白,概括了数码年代从事新闻工作的挑战。

  峰会已经是第二届,今次近二十名的讲者,可以粗略分为三类人士,包括

  1) 全球知名媒体负责新媒体的总监或编辑,包括BBC、CNN、《The Huffington Post》、《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代表都来分享他们利用新媒体从事新闻工作的最新方法,探讨到目前为止成功及失败的经验;

  2) 专门研究新媒体对新闻业影响的学者 (有趣的是,他们大多是从新闻业界转投学术界的学者) ;

  3) 在占领华尔街期间,仅凭一部智能手机进行21小时马拉松视像直播而一举成名,由抗议者变成记者的Tim Pool。


单人匹马手机直播新闻予数十万观众

  大会安排Tim Pool在峰会首部分发言十分有意思,因为这位「八十后」如何做新闻,正好体现数码科技如何改变新闻业。Tim没有进大学接受传统新闻学系训练,高中毕业后专注于非牟利机构的社区工作。四年前参与「占领华尔街」本来是以示威者的身份参与,但他发觉电视新闻看到的画面,与他在现场所见的很不同,所以决定当起「记者」,用智能手机配合相关手机应用(app)进行网上直播。结果他一举成名,多次直播都获得数以十万计的观众,连《时代杂志》都推举他成为一百大风云人物。

  Tim此后就当上记者,专门采访大型群众示威以及相关的冲突。他形容自己的采访方法为「移动第一身新闻报道」(mobile first-person journalism),他会一边跟随示威大队前行一边拍摄,让观众彷如置身于示威的群众当中;他会直播自己被警察驱赶追截的情况,让观众身同感受;另外,网民亦可以即时与Tim互动,告知Tim他们希望看到的拍摄角度。网民亦会提供新闻线索及帮忙核实新闻资料支援Tim。

  Tim热爱研究如何用不同科技帮助他在现场安全及迅速地采访,在峰会上即场示范如何用Android智能手表隐闭地拍摄及录音。Tim表示,观众在大事件中渴求接近现场的即时一手资讯,所以影片声画质素不需要特别高。他觉得自己有别于传统主流媒体「隔岸观火」式报道的第一身报道,正好满足观众的需要。

  大家可能会问: Tim的报道会一面倒偏坦示威者吗?有趣的是,Tim在峰会上强调,自己信奉新闻应持平地反映真实,他也对现时网民各走各路,在网络世界只寻找相同意见来接收感到担忧。他举例,在一次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中,他在Twitter上差不多相同时间上载了一名示威者破坏公物以及警方将他制伏的两张相片,结果网民只是疯狂转载警方「粗暴」对待示威者的相片。他担心这种网络传播方式会对事实真相严重扭曲。

  Tim让我们看到数码科技如何协助前线新闻工作者,令他们更快捷更安全地在现场报道新闻,而且制作新闻不再需要依赖财雄势大的传媒机构,任何一个公民拿起手机,只要有独特的视角,一样可以制作影响力广泛的新闻。

  依靠科技,一般市民都能当起记者,有学者不禁再行前一步问:机械人及电脑程式会否取代人类成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


学者研究:读者认为机械人及真人写的新闻可信度无分别

  美联社及福布斯等传媒机构陆续都已经用「机械人」写报道,原理是利用电脑软件,将一些有特定格式的资料(如公司业绩、天气报告、体育赛事) 自动转化为一篇新闻报道。来自荷兰的学者Hille Van Der Kaa想了解,究竟读者有没有能力分辨机械人与真人的报道?读者是否相信由机械人所写的报道呢?

  Hille在峰会上分享了她初步的研究结果。她发现不少读者已经不能分辨由机械人及真人所写的一些财经报道。另外,她想分别了解一般读者和新闻工作者,对机械人自动撰写的报道的信任程度有没有不同。结果是:一般读者其实不太关注由谁来撰写报道,他们觉得机械人及真人的新闻报道可信度一样,而新闻工作者一如所料,就觉得机械人的可信度较低。Hille认为这结果值得新闻工作者深思,有没有高估了自己在读者心目中的重要性,又提醒记者们要加快提升一些不会被电脑轻易取代的新闻报道能力。

  机械人发展成熟到广泛应用于新闻工作,可能仍然是言之尚早。在峰会上,多间全球知名媒体负责新媒体的总监或编辑,就选择将焦点放在智能手机及社交媒体崛起对他们制作新闻流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新平台做好新闻。


社交媒体报道的成功方程式:要有「个性」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2005年成立的Huffington Post (HP),一直是本港不少网络媒体参考的对象,去年HP的报道在facebook被赞好(like)、分享(share)及评论(comment)的次数,在全球媒体中位列第一。HP环球社交媒体编辑(Global Social Media Editor) Ethan Klapper表示,今时今日要在Facebook取得关注,影片为主一定是王道。另外,放在社交媒体的报道所用的语气用字,一定要有「个性」,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人,风格要够有趣。将平常一本正经的新闻报道放到社交媒体上,必然会被冷落。Ethan亦发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solution-focus)的报道,例如「五个你使用XX新手机的小技巧」、「如何用五千元环游世界」等,在社交媒体特别受落。

  CNN  Digital 编辑Etan Horowitz亦有相似的看法。他发现利用智能手机收看新闻资讯的群众,与用桌上电脑收看的一群比较,习惯及喜好都十分不同。提供新闻予移动用户,最重要是让读者有投入感(engaged),所以CNN除了提供以用户为本的「解决问题」型报道文章外,在应用上亦会提供「个人化」的新闻选择,让用户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区及主题接收资讯。

  另外,CNN Digital去年八月移动用户的浏览量,与传统电脑网络版达至各分一半的局面后,他们就全面落实移动优先(mobile first)的报道策略,包括在每个员工的桌上电脑上都加上「手机萤幕」,要求同事留意每篇报道在手机上是如何展示出来的;开编采会议时,他们亦会经常把「手机萤幕」投射到会议室的萤幕上,讨论版面设计。


反其道而行:让读者觉得只看我们就足够了

  数码年代强调自主性、个人化、即时性,资讯百花齐放,任君选择。不过有媒体亦发现,很多用户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主动」,在茫茫的资讯大海中,他们反而感到无所适从。这些人仍然喜爱有人告知他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资讯。有见及此,不少媒体亦依循传统的新闻模式制作手机应用(app),由他们挑选每天最重要的新闻消息,定时定候为客户送上「日报」。

  《经济学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推出了名为 Espresso的app,由名字已经可见它的定位-一份让读者在早餐时可享用的「晨报」(morning briefing),刊载的文章都是《经济学人》编辑觉得当天最需要留意的大事。《经济学人》东南亚特派记者Mark Johnson在峰会上表示,《经济学人》的定位是作为读者信得过的过滤器(trusted filter),目标是让读者觉得只看他们的报道就足够了,不用忧虑再四处寻找其他的资讯。

  雅虎也有类似的观察。Yahoo! News Digest执行编辑Marc Lourdes表示,现时每日在网络上出现的新闻资讯量,大约相当于174份有85页的报纸,令网络报道经常出现TLDR (Too Long; Didn’t Read 文章太长未曾阅读) 的现象。因此,他们设计的app分早上及黄昏每天两次的指定时间,向用户提供当天最重要的资讯,由Yahoo的编辑负责挑选及编排新闻的次序。


结语:数码年代的新闻需要雇主给予时间空间

  这次有关数码年代新闻业的峰会,让我看到前线新闻工作者如何利用科技更有效率地在新闻现场做好报道;侦查报道记者如何用科技在全球共同协作,以及用更有效率的方法从大量文件中找寻新闻;编辑如何因应社交媒体及移动装置的读者需要,编写及设计新闻,以及部分媒体因应用户的资讯焦虑,在设计应用上走回传统新闻的模式。

  参加了这两天峰会,最令笔者感动的是这班新闻工作者对于探索如何用科技做好新闻的热诚。笔者在峰会期间与他们私下交流,大家亦不约而同地提到,数码科技如何与新闻结合属新事物,他们都庆幸雇主给予时间空间作多方面的尝试,创新的研究不可能由要应付日常新闻的记者同时兼任。我也寄望香港的媒体雇主有同样的长远目光,能让新闻同业有更多时间空间,探索数码科技与新闻业结合的各种可能性。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数码媒体Vs人类福祉

李月莲
2015-05-08

「第二届数码传媒生态研讨会」后记

唐芷莹 (撰文)
林援森 (整理)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