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假的「伪术」

2003-06-16
传媒应完善集体负责的制度。
记者采访报导须紧守专业操守。
五月中,《纽约时报》自爆丑闻,揭露旗下记者布莱尔「造假」的真相,令这份百年老报头版左上角那句"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的清誉,瞬间成为一道烙印。

记者大话西游的劣行被踢爆后,六月初两名高层引疚辞职,总算维护了泱泱大报敢于承担错误的风范。

中外记者作假的「伪术」,层出不穷;前有德国第一周刊《明镜》转载假的希特拉日记,八一年又有《华盛顿邮报》的女记者,因假得褔,虚构吸毒小女孩的故事,报导竟获普立兹奖;九八年五月,美国著名的《新共和》政论杂志,便揭发廿五岁记者史提芬.格拉斯,三年来炮制连串假报导;她被辞退后,反更上一层楼,出版《说谎者》一书,自剖作假的心路。

和外国传媒相比,与时并进的香港传媒,早已懂得和国际接轨,虽还未曾发掘像《纽约时报》的「造假王」,却不时炮制被指失实、捏造等天地难容的报导。

真真假假,是个互动的过程;最近,在娱乐资讯节目里,张柏芝不讳言特别喜欢某电视传媒,还在镜头前大声疾呼:「:::唔似其他记者咁讲大话!」眉梢眼角,暗泻她对部份文字传媒的憎恶。

中港心连心下,两地传媒的采访手法,让中港艺人蒙受相若的心灵伤害。那英近日也在电视专访中透露,成都一份报章的记者,致电她母亲家,编纂她和男友高峰的感情如何出问题,对方如何欺负她,诱导那英母亲说了一些激动的话。那英感叹,没良心的传媒,伤害了她和母亲间的感情:「......变成现在我在大众面前未必讲真话。」


编辑求证苦思量

在信任荡然无存的世界里,若真实的谎言、虚构的事实,渐渐成为记者和被访者间的沟通符号,新闻的「新」,便变得亳无意义了。

采访报导的工作,是集思广益、集体负责的「艺术」,并非纯粹是记者惹的祸。严谨如《纽约时报》,设有审核小组,求证内文虚实,竟也让记者瞒天过海,但在香港的报馆,能设有资料搜集员作后援已算资源充足,更遑论另设审核小组了;求证工作,唯有落到集追稿、校对、审稿于一身的编辑身上。

但在裁员加「辛」和SARS的冲击下,有刊物辞退部份记者,实行编采合一,由编辑分担部份采访工作,一人分饰两角,编辑文稿时自然思觉失衡,也削弱采访的质素。

笔者一位在报章担任编辑工作逾十五年的朋友,有趟处理一篇需记者罗列约一百个被访者回应的调查文章,她说记者交回的报导,完美得叫她生疑。「太巧合了,被访者的答案,集齐古怪、畸形、男女老幼各样元素。」她坚信部份内文不可信。

为免破坏和记者的关系,该编辑于是语带说笑的向记者求证:「答案式式俱备,咁巧合?」谁料该记者的笑容比她更灿烂:「是呀!」

编辑工作要求客观持平,针对事不针对人,但该编辑坦言,对文章起疑,是凭有关记者一贯采访态度的了解作判断。明知无法求证,她说若问也不问原文照刊,她会更不开心:「问题是,我们追求很好看的故事,还是真实的内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时候,编辑核证无门时,谁能证明报导内容必定必定必定是真的呢?笔者一位曾在两大主流周刊工作,积累了十多年采访经验的传媒朋友,总结了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采访窍门。

比如,上司要下属上门突击被访者的反应:「他叫我『上楼』,不要自称记者;那你叫我应扮什么?我便一定会说自己是记者。」有的摄影师,会在被指派工作,巧妙地以造反应来脱身:「你叫我扮,犯法喎!」(说时声调高亢)这种情况下,上级会不好意思地以「算啦算啦」了事。

事实上,上头从来不会提供为「角色扮演」的差事,提供指引,记者要懂得自保:「比如在楼下等事主回家时截问也可以交差,上司不会知道。」可是,她却有位上司,爱突击记者和摄影师在进行跟踪工作时,是否尽忠职守,会不辞劳苦亲自去现场巡视,行内俗称「辣更」。

该记者初出道时,在一份周刊早尝过文章被「加料」的滋味;她写了篇有关内地火车趣闻的小报导,出版后,她被编辑召去解话,问她文章加入个案后,是否更有可读性?她正暗忖编辑厉害,找到有趣个案;对方已沾沾自喜的答腔说:「是我作的!」

其后,记者和这编辑因报导被戏剧性「篡改」而不咬弦的事仍有发生,成为她辞职的导火线;但走了一圈后,多年来她仍断断续续在主流周刊工作,耳濡目染同僚失德报导更多,她却已不介怀。

「一方面我已懂得自保,另一方面我现在是阿头,权力大了,上级容许我say no,拒绝无理的采访手法。」该朋友在周刊任编辑。


作假报导.愚己愚人

资讯爆炸、科技功德无量的年代,提供了传媒人海阔天空的采访之门,和生存技俩;年青记者在人浮于事的困局里,面对成名应趁早的诱惑,令专业操守也没有立足之地,专心致志炮制个人的独脚戏;与之相反的,是终日在暗无天日的桌面里默默耕耘的编辑大人,一时心志疲弱,反被记者精彩的文字游戏,牵着鼻子走。

几个月前,一份本地财经报章在副刊试行新制,记者采访后会寄发回应信(Feedback Letter)给被访者或其机构公关部,征求对方给记者的表现、见报文章的内容作出评分和回应。可以想像,记者对此新猷憋着难受,但此举也延伸了有趣的讨论:公正持平的报导,除了依赖公正持平的传媒工作者外,日后是否也需要公正持平的被访者,来减低失实的风险,好让世界更完美?

如此类推,一篇好的报导反映传媒人的高尚情操外,也反映健全的报社制度。健康的传媒生态,环环紧扣。妄顾事实的一人表演,只是无耻行为,「愚己愚人」而已。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