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为了庆祝香港今年进入广播七十年暨普通话台成立一周年,举行一个名为「香港电台普通话台新里程」的盛大庆祝典礼,宣布普通话台延长广播时间,同时更在三月三十日及三十一日举办了「跨世纪华语广播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大陆、台湾、新马、美加、日本、澳洲、英国以及港澳的二十一家广播电台一共二十八位负责人,加上香港的学者专家,一起探讨华语广播如何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广播处长张敏仪、副文康广播局局长刘吴惠兰,联同美国副总领事 Mr. S. Schlaikjer、日本总领事 Mr. Makita、歌星郭富城及陈慧娴一起主持普通话台延长广播仪式。 |
跨世纪华语大联播
研讨会开下来,成果是丰硕的。与会代表都有很强烈的愿望,希望加强合作;代表也探讨了怎样运用数码广播以及互联网,增强跟电视竞争的能力。
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健儒在研讨会结束时还具体提出建议,在跨进公元二千年的一刻,全球华语广播的电台,来一次大联播,现场直播同一套节目。这个建议,受到与会代表的支持,王健儒副台长还具体建议,由香港电台牵头,结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的东方广播电台,一齐来筹办这一次跨世纪的华语大联播。这个建议,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鼓掌通过。香港又承担了一个跨世纪的任务,这不只是香港电台的光荣,这也说明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合作可以是多方面的。台湾飞碟电台董事长赵少康就提议,虽然各地华人社区的政治环境及气氛不一样,但是在歌曲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所以华人电台之间可以设立「全球华人歌曲排行榜」,用来反映华人文化的一个方面。这个建议,也得不少与会代表的支持。
分享广播发展经验
除了电台业内之间的合作问题之外,最为各代表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电台如何与电视争夺受众?在高新科技涌现的年代,电台又能怎样回应?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台长陈圣来为上海受众的现况,作了一个很精辟的概括说明—上午听广播,晚上看电视,其他时间看报纸。这个说明,对其他大城市的受众,相信也同样适用。陈圣来台长对广播有很深刻的认识,曾经发表多篇论文,探讨广播的出路。东方广播电台,也是九十年代起,继广东珠江经济电台后,成为第二波推动中国大陆电台改革的先锋。电台把晚上七时至十时的黄金时间拱手让给了电视,电台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的黄金时间。以上海的情况来说,从凌晨至清晨六时的「相伴到黎明」,成为十大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同样的,香港广播中的凌晨节目,也是最受欢迎节目之一。
广播开辟了新时段,又争夺了在流动空间中的受众。赵少康宣称,只要有汽车存在,就有电台的存在。广播为受众提供的互动节目,也是其他传媒所羡慕以及所不能企及的。以电台的公共事务为例,每天早上,香港有数十万的受众,在家里、在公司、在上班途中聆听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香港电台副广播处长朱培庆在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在竞争中发展的香港广播事业」一文中,对香港这个现况,也有所说明。他说:「电台广播在公共事务上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悉心培育。」这个培育的过程,早在七十年代已经开始,从第一个听众来电节目「电话说心声」到「太平山下漫步」,进而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现在听众来电的节目,成了香港最直接、最畅通和最有影响力的民意管道。」
科技应用的个中含义
新科技的展展,会怎样改变广播的面貌,也是与会代表所关心的。放在眼前的,是数码科技的引进。
香港电讯管理局首席电讯工程师苏达宽在研讨会上表示,特区政府已经成了一个专责小组,安排在今年八月进行数码广播试验。用数码科技来传送广播,可以解决频道不足以及电波覆盖不良的问题。一条数码频道可以传送六个近乎 CD 音质的频道节目。数码广播还可以提供画面、文字。日后的数码广播收音机,是带有一个小小的萤幕,听众既在听广播,还可以「看」广播—看电台节目表,看交通消息,还可以看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庐山真貌—这一点主持人大概不会答应!数码收音机估计可以在今年年底在香港生产,届时就可以把目前每台四千港币的价格,降低到大概是每台港币三、四百元。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会选用数码收音机。苏达宽估计,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之内,数码广播会逐步取代了中波以及立体声调频的频道。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讯息网络研究所所长张国伟教授在「互联网与互动广播的发展」一文中,更进一步预见广播收听的现行模式,在未来一、两年内,会有很大的改变。随着电脑软件的开发,听众可以拥有一个为个人而设的台道,把个人喜欢收听的节目预录下来,随时可以收听。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打破了「上午听广播,晚上看电视」的模式,届时陈圣来台长要费煞思量,再为受众收听的行为,作另一番解说了。
传媒引用最新科技,所为何事?台北之音电台台长徐璐说,她把台北之音的节目上了国际网络,又费时间,又拿不到广告,真的不知道所为何事?她去美加的时候,也询问了上了网的多个电台台长,得到的答案,令徐璐台长大感宽慰,因为他们也不知为什么要把节目上网,只是很多电台把节目上网,他们也赶时髦,也要上网。这真是一个很生动的说明。
科技往往走在使用者之前,而且在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刻,大概还未能充份了解个中的含义。同样的,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天我们对「跨世纪华语广播研讨会」作了如上的表述,大概还没有充份理解得到,这一次的研讨会的全部意义,但是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研讨会已经在华语广播的世界中,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揭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