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广播的「教科书个案」贝理雅与英国广播公司的骂战

2003-08-15
凯利自杀事件引起震撼。
当伊拉克战争的炮火稍息,另一场舆论战已经在英国本土上演。

今年六月底,英国首相贝理雅(Tony Blair)与俄罗斯总统普京(Putin)出席联合记者会时,不顾身旁客人,拒绝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的问题。首相发言人更进一步表示,如此做法会继续下去,直至BBC就其报导作出道歉为止。堂堂一国元首,以此方法来针对一个广播电台,实属少见。贝理雅更「重锤出击」,以整个内阁的名义,向BBC声讨。之后不久,贝理雅辖下的首席新闻主任坎贝尔(Alastair Campbell)更在英国「第四频道」晚间电视新闻开始后不久,突然闯进直播室,要求即时接受访问,大有强人所难之势。当然,新闻人物站于跟前,任何记者也不会轻易放过,第四频道亦乐意做个顺水人情。于是,坎贝尔再次指责BBC报导不确,重申道歉要求。

哄动的「传媒事件」一件接一件,令贝理雅和BBC之间的恩怨,迅速成为英国政坛的热门话题。有趣的是,在保守党当政其间,BBC被形容为「贝理雅电台」(Blair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与工党同一鼻孔出气;如今角色调换,贝理雅当权,反过来批评BBC对其不公。或许,记者就好像追逐权力的猎犬,谁当政,谁就成为监察对象;在野的无权无势,谁会理会。


保护消息来源的争论

整个争论缘自今年五月底一项报导,BBC记者引述不具名政府高层人员,指英国政府于去年九月,将伊拉克武器报告加以「润饰」(Sexed up),多次强调一项「四十五分钟」警告,以求说服公众,支持向伊拉克开战。所谓「四十五分钟」警告,即伊拉克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发动生化武器攻击。BBC的报导指此项警告并无确实证据,但却在首相府的指示下写入报告。

虽然贝理雅动员整个政府施压,但BBC新闻总监萨布克(Richard Sambrook)认为报导确实无误,无需道歉。他发表了长达九页的信件,逐一反驳首相府的指控,并指政府出言恐吓,令BBC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接受访问时更与政府的立场针锋相对:「BBC如何处理消息来源,不需要一个抄袭十二年前旧论文的传讯部门来作指导。」政府另外一份伊拉克武器报告里,更被发现「照搬」一份博士学生的习作,甚至连错误文法的句子也原封不动地抄录。

在一连串骂战牵引之下,风波越闹越大。正在此时,政府军事顾问凯利(David Kelly)突然自杀身亡。之后不久,BBC亦公布凯利为「泄密」的消息人士。

新闻界对此举感到非常愕然,随即引起各方议论。能否保护消息来源,几乎是一个新闻机构的生存命脉,也是一个记者的诚信所在。这项原则稍有动摇,便会令消息提供者望而却步。新闻自由开放如美国,今时今日,仍有不少记者由于拒绝向法庭透露消息来源而并被判下狱。况且今次「涉嫌」人士,一直未有承认,单方面公布变得死无对证。不过,另一方的说法则认为保护线人亦不应一成不变,如当事人身亡,保密便变得毫无意义,公布其身份亦合符原则。在「水门事件」里,《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就曾经表示,线人「深喉」逝世后会透露其身份。

BBC决定作出上述披露时,提出两项理由,其一希望终止无谓的猜测,因为一直有消息流传,凯利为BBC消息提供者,及时澄清能令事件不再继续在支节上纠缠,回到问题的核心,即对伊拉克开战是否理据充足。其二是凯利家人曾经要求澄清,由于凯利自杀事出突然,不少人认为披露有助了解其自杀原因。

有趣的是消息公布之后,贝理雅表示欢迎,可见此举对其有利,为他提供喘息空间,舒缓当前公众对其开战理据不足的质疑。不过,一般舆论亦认为贝理雅全力攻击BBC,实为转移视线的策略。浏览BBC的讨论区,就算是主战人士,也不赞同贝理雅抨击BBC的做法,认为是多此一举,令人更质疑开战动机。


政府不能干扰编采原则

其实,贝理雅政府一直不满BBC的表现,亦非始自「四十五分钟」事件。

早于今年三月初,BBC公布战时新闻指引,基于反战立场在英国本土拥有极多支持者,要求编采人员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要力求平衡,不容忽视反政府立场。况且贝理雅内阁成员,亦出现意见分歧,若一面倒倾向政府,便不能反映社会现实。除了申述原则之外,BBC还作出了具体指示,例如撰写新闻稿时,行文时要避免使用「我军」(Our troop)一词,应以「英国部队」(British troop)取而代之,理由是BBC的新闻经常被全球引用,以第一身称谓易生混淆。播放军方提供的影片时,要注明来源,更不能单凭「聪明炸弹」命中目标的片段,便对轰炸的成效作出判断。对于由军方流传出来的消息,特别是有关「生化武器」及「大型杀伤杀力武器」的报导,也要非常小心处理,因为此等内容极易制造恐慌,易令受众倾向支持战争。

虽然上述编采原则并不受主战者欢迎,但BBC的持平的态度,在国际上赢得叫好之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谷文(Paul Krugman)于《纽约时报》(五月十三日)撰文赞赏BBC的中肯报导,更指出不少美国人不满国内传媒一面倒的主战报导,「以国旗将自已包裹,然后以爱国取代中立」,于是纷纷转台收看BBC。事实上,BBC网站在「九一一」之后,甚受美国观众欢迎,浏览人数不断上升。今年三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来自美国的浏览人数上升达四成七。谷文更进一步指出,BBC原为政府拥有,顺理成章会支持政府的立场,但事实上它们却力求中立,持平地反映事实;反而由私人拥有的美国传媒,却更像国营喉舌。他说:「在我们的国家里,没有言论禁制,也能容纳各式各样的观点。但却有一套体制,诱使主流传媒去发布取悦当权党派的新闻;然而,却没有任何诱因不这样做。」

谷文所说的体制,是指政府的发牌制度,每每成为当权者向传媒施压的工具,令言论间接受到限制;反而公营广播的设立,却能在关键时刻,保障新闻专业操守不受干扰。BBC的开支由公众透过牌照费支付,虽由政府代收,但财政相对独立,少了一个牵制的因素。在体制上BBC向一个独立的董事局负责,虽然成员由政府委任,但他们必须根据宪章进行管理,并向公众交待,间接形成制衡,令政府不能为所欲为。

说回贝理雅与BBC之争,政治记者Andrew Marr写道:「这次骂战已经弄得很大,大到任何一方都付不起失败的代价。」正正如此,再次证明BBC的体制仍然有效运作,在巨大的压力下,仍能显露其独立本色,而今次骂战,亦将会成为公营广播的「教科书个案」(Textbook Case)。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