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售节目」到「出售观众」── 谈公营广播的角色

2006-03-16
 
  去年十月,英国伦敦的数码收音机仍然高企五十镑,岂料两个多月后,跌价二成,只售四十镑,约为港币五百多元。虽然相较模拟收音机,价钱甚为昂贵,但为了一尝数码广播,便忍痛掏腰包购下。除了声音质量稳定之外,可供选择的频道多如繁星。今年二月上网翻查,再跌五镑,相信随着听众不断上升,价格便会继续下滑。

  广播行业历来是一个寡头市场,碍于频谱限制,在中波调幅(AM)及超短波调频(FM)的波段内,只可容纳十多条声音频道。但数码技术突破限制,使广播频道倍增,令有兴趣经营者入场机会大增。因此,数码广播的核心功能不是改善声音质量,也不是提供额外数码资讯,而是结束只有少数经营者的垄断局面。


数码广播结束寡头垄断

  目前,单在伦敦地区,可以接收五十多条频道。主张市场导向者预测,在多频道的环境之下,媒体会自行竞逐,为了争取听众,节目的品种会推陈出新。可惜,现实并不如想像中理想。

  在数码广播之下,大多数商营电台都以消闲节目为主,在五十二条频道之中,除BBC之外,其余多为音乐及综合节目,只有少数几个专门频道播放文化、儿童、古典音乐及新闻节目。幸好,BBC拥有十一条公营频道,无论大众抑或小众,皆能找到心爱节目,不至一面倒倾斜,就算是娱乐节目,也别树一帜,营造多元文化空间。由此可见,广播市场缺少导向因素,会偏重消闲,教育及文化节目会相对贫乏。此一现象,亦应验了传媒学者的预测 -- 广播市场开放,以利润为依归,只会令同类产品增加,并未能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出售节目」与「出售观众」

  究竟市场的魔力何在?商营媒体依赖广告生存,播放节目的目的是要尽量吸引观众收看,然后再将时段转售给广告客户。换句话说,媒体不是出售「节目」,而是出售「观众」。「节目」只为生产因素之一,质素高低并不重要,风格是否独等亦无关宏旨,能够赚得最大利润是最终目标。就以数码声音广播为例,流行音乐节目较易吸引听众,生产成本亦相对便宜,大小公司便会蜂拥生产,直至市场饱和为止。因此,让市场自行发展,未必能保证多元局面会自动出现。

  英国数码广播的实践经验说明,要纠正此一弊病,引进公营广播是其中一个方法,不单提供另类选择,还能向听众展示何谓优质节目,从而提高欣赏品味,为行业定下质素指标。

  英国公营广播机构,除BBC外,还包括以创新为宗旨的第四台(Channel 4)。第四台在八二年创立,拥有独立频道,目的是鼓励小众及实验性制作,节目全部外判,制作经费由广告收入支付,到目前为止,参与节目制作的独立公司超过三百间之多。


英国第四台节目突破传统

  零三年,伊拉克战争前一个月左右,第四台将直播中心移到巴格达城,记者穿过大街小巷,四出采访,由沿途行人、小童、街边贩商、示威民众,到年轻士兵等,全部尽入镜头。被访者侃侃而谈,和善可亲。市集内小贩四处兜售明星海报,最畅销的竟为碧咸画像,球场内忘形的球迷不忙以曼联拥趸自豪。几天之后,身在现场的主播也不禁有感而发:「很难想像几个星期之后,他们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每晚七时,新闻节目开始播放,著名主播Jon Snow第一句说话必定是「来自巴格达的问好」(Good Evening from Baghdad),就算是大风雪袭来,伦敦市内交通全面瘫痪,伊拉克新闻依然排在头条位置,待越洋直播完毕之后,镜头才转回伦敦新闻中心报导本地消息。两个多星期之内,家庭观众好像住进了巴格达城,感受中东风情及文化气息。新闻节目在不经意之间带出人性本来跨越种族,纵然两地宗教文化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但伊拉克人与英国人其实并无两样,暗喻战火无情,何故要弄至生灵涂炭,反战倾向清晰。

  我举出上述例子,旨在说明第四台风格独特,严肃如新闻节目亦要与别不同,其他节目亦充满创意,一直以来赢得不少赞誉,亦印证了他们的公开承诺:「第四台不单反映英国的社会、文化及政治实况,更要挑战及塑造这些现实......作为广播电台,我们宗旨是创造潮流。」

  虽然第四台的宗旨充满豪情壮语,但由于依赖广告收入,虽为非谋利公营广播机构,亦不能避开商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例,莫过于其高收视节目《年轻十岁》(10 years younger)。

  《年轻十岁》公开招募参加者,免费提供形象指导,承诺可将年龄降低十岁。其中一辑,「改造」之前,参加者穿上比基尼泳装,让途人评估年龄。品评一翻之后,建议接受整容手术,抽脂、去皱、拉皮、隆胸、收腹、提臀等等应有尽有,节目在平日黄金时间晚上八时播出,手术过程无遮无掩,刀刀到肉,看得心惊胆颤。整容之后,还要修整牙齿、改造发型、添置新衣。最后,再穿上比坚尼泳装让公众进行评估,一举敲掉十岁,当事人欢呼,观众喝采。环顾节目之间,美容及防老产品广告充斥,整个时段将整容手术包装得完美无瑕,风险多大、效果如何等等关键问题则未见提及。由于节目定位清晰,锁定高档消费市场,相信更易赢得广告客户合约,但传媒适时提点消费者的道义责任似乎未有充份履行。节目是否受到商业因素左右当然无法确定,但如此安排不免引起质疑。

  虽然第四台为非牟利机构,但要透过广告收入而达至收支平衡,商业压力依然存在。正如本文较早时提及,要获取广告收入,不是出售节目,而是出售观众。要出售观众,就要迎合市场。英国电讯管理局在周年报告亦有提及相关问题,指出第四台虽为非谋利机构,但长远来说,商业压力会削弱其履行利公责的能力,因此正考虑提高及增加各类形式的资助,以确保其公共服务本质不变 。传媒学者亦指出,第四台的成功之处,并不是其集资方式,而是建基于过往包括BBC在内的公营广播体制及传统,若经费来自广告,已经埋下隐忧,最终亦无法避免受到商业拉力牵引。


公营广播平衡商营媒体

  近年,电视观众人数逐年下降,缩减开支的商业压力更大,创新节目的风险更高。因此,与其自创,不如外求,于是,外购节目遂成为降低成本的新趋势,全世界如是 。外购节目无疑可以扩阔观众视野,引进竞争;但过份倚重,往往扼杀本地制作,令本土文化无法抬头。有一次,一位英国工党议员探访小学,向学生询问发生意外时应如何应变,学生的答案竟是拨号美国紧急求助热线「九一一」,而不是英国的「九九九」。议员当时哭笑不得,亦说明外购节目充斥的弊病。不过,话得说回,由于公营广播强调本土制作,英国本土节目的比例极高,投放资源亦为全球之冠,在播放时间方面,除了美国之外,亦是全球第一。

  英国传媒大享薛尼.伯恩斯坦(Sidney Bernstein)有一段发人深省说话,他说:「商营电视是一门非常独特的生意......纵然你提供优良的产品,未必能保证你赚得更多。」伯恩斯坦虽然是商营电视制作的翘楚,但其社会主义倾向令他一直非常欣赏BBC的公营广播传统,他深明商营制作在角逐利润的大前题之下难于顾及公益,而公营广播正好弥补不足之处。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

对公共广播服务的承担

张楚勇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