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节目顾问团于十一月成立,首个年度会议于十一月二十五日举行,主题是探讨香港电台新媒体发展路向。五十多位顾问济济一堂,就新媒体内容、技术发展,及如何回应不同年龄层受众需要等范围,作交流讨论。
全方位的公营广播
顾问团成员之一的立法会资讯科技界议员单仲偕提出,探讨新媒体发展要先理解其影响。现时媒体已有多种存在形式,受众亦因为新媒体提供的内容和选择,化被动为主动 (pull rather than push)。单仲偕认为,香港电台仍然以「话音广播」为主,没有本身的电视台;但其实香港实在需要全方位的公营广播服务,能提供包括电视(影像)、话音,及互联网等服务。面对媒体演变的新挑战,单仲偕认为政府应给予港台资源,发展电视、话音、互联网广播服务。他预计未来一、两年间,WiMAX对媒体也有另一番冲击,无间资讯都会(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即将出现。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梁丽娟则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Alice Lee and Clement So, The Crown Jewel of Broadband for China, 2006),看香港新媒体的发展策略。她指出,香港的宽频基建良好,走在中国宽频发展前列。二零零五年,拥有个人电脑的家庭,其中64.9%会上网;家庭宽频渗透率为62.4%。梁丽娟认为,宽频上网是网上广播的一个基础,宽频普及,意味着网上广播有良好的平台,有利网上广播。香港宽频之普及,因市场竞争,价钱为人接受,香港的宽频普及程度,仅次于韩国,香港人用宽频,只占「可动用收入」比例2%;相对而言,韩国要7%。香港的宽频可谓价廉物美,渗透率亦十分高,这是一个很有利的「背景」,让香港发展网上广播。
内容策略方面,梁丽娟表示,大部份入门网站只提供本地的节目,实行本地化策略,原因是文化的接近性及为满足本地人之需求。到目前为止,网上广播还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尤其对娱乐广播来说,网上广播只不过是给公众多一个选择平台。网上广播反映香港愈来愈多人在非正式(限定)的广播时间去观赏节目,要求更多自主性。对非商业性的网站来说,网上广播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途径,因此节目类型较多,文化教育的资讯也较丰富。
非商业机构对新媒体的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以香港宽频基建的优势,其实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香港人很喜欢利用网上广播去吸收资讯,搜集资料或学习的使用率,甚至可能比纯娱乐为高。当愈来愈多的平台可提供网上服务,如手机、iPod等,尤其是香港手机的使用率位列世界前端,网上广播未来将有辽阔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发展空间
香港互联网协会主席莫乃光透过今年夏天的香港世界杯热潮,分析新媒体发展的空间。根据香港互联网交易中心(HKIX)的纪录显示,世界杯赛事期间,网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约凌晨五点流量便急剧下降。粗略估计,每晚约有三、四万部电脑上网看世界杯。这么多人上网看世界杯代表什么?第一是绕过收费,因当时的赛事只得有线电视独家转播;第二是本港电视台在网上转播的做法比较保守。以英国BBC为例,她会免费转播一部份球赛,并且同时在网上串流播放。
在观看模式方面,莫乃光指出,电脑与电视是两种不同的观看模式。内地利用电脑看电视很受欢迎,因为内地很多家庭没有电视机。另外,内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连续一、两年不停地以P2P技术直播,很受欢迎;上海文广除了IPTV外,也广泛使用P2P技术;内地不少电视台也有提供网上P2P的节目广播。另外,也有部份网站提供过百条节目频道吸引观众。频道多,相对地每一频道的观众会少,但当连同众多频道计算,观众总数是很可观。
从这可说明未来网上广播的趋向,不再是一些观众普遍受落的东西,不再一味追求单一时段收视率。只要节目内容丰富、成本低、给观众多选择,结果总体节目收视不低,带来的收入仍然可观。这是「长尾」(long tail)概念,即不再斟酌于一时收视高低,而是转向提供多个低成本、相对较少受众的节目,透过综合多条长尾的用量,达致可观收入的生意模式。
网上内容及受众
其他顾问就网上内容,提出多方面的关注。香港大学的钟庭耀博士认为,互联网的优势是跨国界、跨民族,香港电台在跨媒体、互联网这些前提下,不应局限在香港,应着眼整个华人社会。中文大学陈志辉教授则提出要先弄清香港电台的大策略是什么,即:(一) 想建构什么价值?(二)如何界定受众?(三)如何定位?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互联网而互联网」。
香港浸会大学聂依文博士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分众」提出忧虑,在出现大量分众后,如何再建立一套各分众都觉得必要的共通资讯,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的基础?她认为,这套资讯是新闻,如果社会对一些重大事件都不感兴趣,社会便不能称为社会,它已失去「社群」。她期望香港电台作为公营广播机构,能超越被科技牵着走的情况。
资深传媒人李怡提出互联网上出现与主流媒体南辕北辙的舆情,他举例,台湾陈水扁贪腐问题,主流媒体有其一套,大陆、香港网民也有其一套;「阿娇被偷拍」一事,主流媒体有一套看法,网民也有其一套看法,完全相反,是两个世界。所以主流媒体应藉此反省─应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就此,香港城市大学黄成荣博士点出与主流意识背道而驰的往往就是青少年,当中大部份是反权威者,其在网络内言谈会较粗鄙,其实是渴望其他人听得到,与其他人接触、交流。而Roundtable的沈旭晖则指出,很多这类「网」言,本身自我定位为边缘意见,如果给主流正经八道的报导,他们可能也大吃一惊,反而可以考虑外判一个完全没有审查的网上留言板予其他团体营运,建立一个年轻人充权的园地。
青少年爱滋教育中心的程翠云认为,能留住年轻人的,不单是新媒体新技术,而是感情,是故事。在讨论新媒体时,很自然地会触及年轻人。她强调,讨论不要偏向技术层面,真正能留住年轻人的是感情和故事。而非牟利幼儿教育机构议会曾甘秀云则希望香港电台多关注儿童,多做一些儿童、亲子节目,让小朋友们从小便习惯选择优质网上使用渠道。
谈互联网的使用,大家都会想到青少年,但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吴惠贞指其实妇女都会上网,希望香港电台在制作互联网节目时多考虑妇女的需要,提供草根阶层以及中年妇女所希望找到的网上资讯。而香港长者协会麦汉楷道出了长者心声,「站在老人家的立场,接受不了这么多新的科技。」他希望港台能教导长者追上时代。香港融乐会的王惠芬女士关注给予少数族裔的服务,希望香港电台可以设立独立频道予少数族裔,或者在节目中多谈一点有关他们的文化。
新科技的出现,一方面将以往公众凝聚分散,另一方面网络上却出现很多新群众,香港电台正研究如何重新凝聚这些群体,探讨新媒体服务的发展,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去做好网上广播这个平台。
全方位的公营广播
顾问团成员之一的立法会资讯科技界议员单仲偕提出,探讨新媒体发展要先理解其影响。现时媒体已有多种存在形式,受众亦因为新媒体提供的内容和选择,化被动为主动 (pull rather than push)。单仲偕认为,香港电台仍然以「话音广播」为主,没有本身的电视台;但其实香港实在需要全方位的公营广播服务,能提供包括电视(影像)、话音,及互联网等服务。面对媒体演变的新挑战,单仲偕认为政府应给予港台资源,发展电视、话音、互联网广播服务。他预计未来一、两年间,WiMAX对媒体也有另一番冲击,无间资讯都会(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即将出现。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梁丽娟则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Alice Lee and Clement So, The Crown Jewel of Broadband for China, 2006),看香港新媒体的发展策略。她指出,香港的宽频基建良好,走在中国宽频发展前列。二零零五年,拥有个人电脑的家庭,其中64.9%会上网;家庭宽频渗透率为62.4%。梁丽娟认为,宽频上网是网上广播的一个基础,宽频普及,意味着网上广播有良好的平台,有利网上广播。香港宽频之普及,因市场竞争,价钱为人接受,香港的宽频普及程度,仅次于韩国,香港人用宽频,只占「可动用收入」比例2%;相对而言,韩国要7%。香港的宽频可谓价廉物美,渗透率亦十分高,这是一个很有利的「背景」,让香港发展网上广播。
内容策略方面,梁丽娟表示,大部份入门网站只提供本地的节目,实行本地化策略,原因是文化的接近性及为满足本地人之需求。到目前为止,网上广播还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尤其对娱乐广播来说,网上广播只不过是给公众多一个选择平台。网上广播反映香港愈来愈多人在非正式(限定)的广播时间去观赏节目,要求更多自主性。对非商业性的网站来说,网上广播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途径,因此节目类型较多,文化教育的资讯也较丰富。
非商业机构对新媒体的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以香港宽频基建的优势,其实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香港人很喜欢利用网上广播去吸收资讯,搜集资料或学习的使用率,甚至可能比纯娱乐为高。当愈来愈多的平台可提供网上服务,如手机、iPod等,尤其是香港手机的使用率位列世界前端,网上广播未来将有辽阔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发展空间
香港互联网协会主席莫乃光透过今年夏天的香港世界杯热潮,分析新媒体发展的空间。根据香港互联网交易中心(HKIX)的纪录显示,世界杯赛事期间,网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约凌晨五点流量便急剧下降。粗略估计,每晚约有三、四万部电脑上网看世界杯。这么多人上网看世界杯代表什么?第一是绕过收费,因当时的赛事只得有线电视独家转播;第二是本港电视台在网上转播的做法比较保守。以英国BBC为例,她会免费转播一部份球赛,并且同时在网上串流播放。
在观看模式方面,莫乃光指出,电脑与电视是两种不同的观看模式。内地利用电脑看电视很受欢迎,因为内地很多家庭没有电视机。另外,内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连续一、两年不停地以P2P技术直播,很受欢迎;上海文广除了IPTV外,也广泛使用P2P技术;内地不少电视台也有提供网上P2P的节目广播。另外,也有部份网站提供过百条节目频道吸引观众。频道多,相对地每一频道的观众会少,但当连同众多频道计算,观众总数是很可观。
从这可说明未来网上广播的趋向,不再是一些观众普遍受落的东西,不再一味追求单一时段收视率。只要节目内容丰富、成本低、给观众多选择,结果总体节目收视不低,带来的收入仍然可观。这是「长尾」(long tail)概念,即不再斟酌于一时收视高低,而是转向提供多个低成本、相对较少受众的节目,透过综合多条长尾的用量,达致可观收入的生意模式。
网上内容及受众
其他顾问就网上内容,提出多方面的关注。香港大学的钟庭耀博士认为,互联网的优势是跨国界、跨民族,香港电台在跨媒体、互联网这些前提下,不应局限在香港,应着眼整个华人社会。中文大学陈志辉教授则提出要先弄清香港电台的大策略是什么,即:(一) 想建构什么价值?(二)如何界定受众?(三)如何定位?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互联网而互联网」。
香港浸会大学聂依文博士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分众」提出忧虑,在出现大量分众后,如何再建立一套各分众都觉得必要的共通资讯,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的基础?她认为,这套资讯是新闻,如果社会对一些重大事件都不感兴趣,社会便不能称为社会,它已失去「社群」。她期望香港电台作为公营广播机构,能超越被科技牵着走的情况。
资深传媒人李怡提出互联网上出现与主流媒体南辕北辙的舆情,他举例,台湾陈水扁贪腐问题,主流媒体有其一套,大陆、香港网民也有其一套;「阿娇被偷拍」一事,主流媒体有一套看法,网民也有其一套看法,完全相反,是两个世界。所以主流媒体应藉此反省─应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就此,香港城市大学黄成荣博士点出与主流意识背道而驰的往往就是青少年,当中大部份是反权威者,其在网络内言谈会较粗鄙,其实是渴望其他人听得到,与其他人接触、交流。而Roundtable的沈旭晖则指出,很多这类「网」言,本身自我定位为边缘意见,如果给主流正经八道的报导,他们可能也大吃一惊,反而可以考虑外判一个完全没有审查的网上留言板予其他团体营运,建立一个年轻人充权的园地。
青少年爱滋教育中心的程翠云认为,能留住年轻人的,不单是新媒体新技术,而是感情,是故事。在讨论新媒体时,很自然地会触及年轻人。她强调,讨论不要偏向技术层面,真正能留住年轻人的是感情和故事。而非牟利幼儿教育机构议会曾甘秀云则希望香港电台多关注儿童,多做一些儿童、亲子节目,让小朋友们从小便习惯选择优质网上使用渠道。
谈互联网的使用,大家都会想到青少年,但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吴惠贞指其实妇女都会上网,希望香港电台在制作互联网节目时多考虑妇女的需要,提供草根阶层以及中年妇女所希望找到的网上资讯。而香港长者协会麦汉楷道出了长者心声,「站在老人家的立场,接受不了这么多新的科技。」他希望港台能教导长者追上时代。香港融乐会的王惠芬女士关注给予少数族裔的服务,希望香港电台可以设立独立频道予少数族裔,或者在节目中多谈一点有关他们的文化。
新科技的出现,一方面将以往公众凝聚分散,另一方面网络上却出现很多新群众,香港电台正研究如何重新凝聚这些群体,探讨新媒体服务的发展,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去做好网上广播这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