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节目 | 财金百科(2024-05-22) - RTHK
A A A
气温 湿度

新闻节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财金百科
财金百科
节目简介:
金融现象、财经典故、企业人小故事,两分钟内细诉。
主持人:
劳家乐

2024-05-22
高压经济

现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Error loading player: No playable sources found
分段播放:
高压经济  收听facebook
近年,美国财长耶伦大胆采用「高压经济」(high-pressure economy)财政政策,以每年财赤高达GDP的8%,以抵消美联储加息收紧货币政策的效果。高压经济对美国有何影响?

高压经济于1973年由「痛苦指数」(Misery Index)之父、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奥肯(Arthur Melvin Okun)在其论文提出,作为新凯恩斯学派旗手,奥肯认为在经济失去动能、人民生活陷入滞胀(stagflation)时,不应再死守通胀目标,应可容许通胀暂时偏高以刺激经济重返正轨。

奥肯提出高压经济论点后,随即遇上美国七、八十年代高通胀,时任联储局主席伏尔克(Paul Volcker)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降服通胀恶龙,结果令全球各地央行深信高通胀是最该防范头号风险,奥肯「高压经济」政策理念从未成为显著学派,直至耶伦重提这个冷门概念。

2016耶伦出任美联储主席时曾于公开演讲提到,担心金融海啸重创美国经济根基,令其增长低于潜力水平,须采取积极对应手段暂时推动「高压经济」,让总需求高于总供应,鼓励投资及提振信心,她任内利率一直压于低水平正是这原因。

2021年她出任美国财长后,加上疫情冲击,美联储进行超级量宽,美国财政部派钱行「高压经济」,成功通过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性政策托高需求,推动经济重返疫情前的水平。由于美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但发生供应链瓶颈,导致物价上涨,引发后来美联储暴力加息。

分析指耶伦继续用「高压经济」财政政策,成功抵消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效应。目前当地经济增长稳定、通胀回落、劳工重返职场、股市新高、债市亦稳定。企业有更多劳工受雇、支出更多,亦带动企业要扩大投资,一切关键在于通胀处于大家觉得合适水平。因为一旦通胀失控,所有情况均会逆转。

奥肯1980去世,生前未能见到高压经济理论开花结果,直至四十多年后由耶伦在美国这高效率经济体上试验,才彰显其成功!

编写、报道:劳家乐

高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