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金百科
节目简介:
金融现象、财经典故、企业人小故事,两分钟内细诉。
主持人:
劳家乐2024-06-20
氢能发展
现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Error loading player: No playable sources found
分段播放:
氢能发展
收听


特区政府日前公布《香港氢能发展策略》,未来香港在交通、能源方面会逐步引入氢能。在内地及国际社会,发展氢能是新趋势。大家都想早日做出成绩。
国际上按照不同氢气制取方式和碳排放强度,将氢能分为绿氢、灰氢和蓝氢三大类。绿氢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水力、风力及太阳能等转化而成的电力,以水电解的方式制氢;优点是全程零碳排放,但成本高昂,目前具体应用中占比不高。灰氢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由水蒸气与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化石能源透过转换反应来产生氢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二氧化碳,但碳排放量比直接燃烧化石能源发电的方法仍有所减低;由于成本较低,目前逾95%氢气生产多是采用这方法。至于蓝氢则是配合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将化石能源在制氢过程中排放的碳强度大幅降低,被认为是氢能由灰氢转向绿氢的进程中的一个过渡方案。
香港已开展项目包括城巴加氢设施和行走中的氢能巴士、煤气在大埔设置供氢设施。未来尚有氢能洗街车、公众加氢站及港铁氢能源有轨电车等。
内地2020年发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双碳目标后,已明确全面推动氢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升氢能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根据国家规划,氢能以降碳为目标,在工业、交通、发电等行业要多元化、商业化应用。内地氢能产业布局有两大特点。一是产业内涵要丰富,向氢动力、绿氢工业、氢储能三方向发展。其次是要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如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绿氢化工、氢冶金等产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氢能交通应用;在海岛、边防等偏远地区,探索构建分布式电源—氢耦合清洁供能系统(hydrogen-electricity coupl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HECESSs)等。
挪威是全球领先绿氢应用国家之一。当地绿氢技术成功用在物流和海上运输方面。挪威一些航运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船舶和渔船。业界指最早做出成绩的应是氢能车,去年全球氢能源市场规模182.2亿美元,估计到2033年将会升至463亿美元,十年累增1.5倍,主因各地政府努力推广氢能源车。
美日很早投入氢能发展。日本政府在2013 年发表的《日本再复兴战略》中将发展氢能定为「国策」,并启动建设加氢站、提出建设「氢能社会」长远愿景,扩大氢气来源并拓宽应用场景。美国更早,能源部在2002年就已发布《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推动氢能由理论研究转向现实应用;重力探索氢能在交通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其他国家如澳洲、加拿大、智利、沙特阿拉伯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能源丰沛的国家,就努力进行出口能源转型,目标是生产大量氢气后作为出口重要项目。日本、南韩对出口氢燃料电池汽车最为积极。德国、荷兰利用北海和波罗的海生产再生能源,希望自产自销之余,再用港口与管线输送至欧洲大陆,成为另类贸易出口。
编写、报道:劳家乐
国际上按照不同氢气制取方式和碳排放强度,将氢能分为绿氢、灰氢和蓝氢三大类。绿氢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水力、风力及太阳能等转化而成的电力,以水电解的方式制氢;优点是全程零碳排放,但成本高昂,目前具体应用中占比不高。灰氢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由水蒸气与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化石能源透过转换反应来产生氢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二氧化碳,但碳排放量比直接燃烧化石能源发电的方法仍有所减低;由于成本较低,目前逾95%氢气生产多是采用这方法。至于蓝氢则是配合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将化石能源在制氢过程中排放的碳强度大幅降低,被认为是氢能由灰氢转向绿氢的进程中的一个过渡方案。
香港已开展项目包括城巴加氢设施和行走中的氢能巴士、煤气在大埔设置供氢设施。未来尚有氢能洗街车、公众加氢站及港铁氢能源有轨电车等。
内地2020年发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双碳目标后,已明确全面推动氢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升氢能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根据国家规划,氢能以降碳为目标,在工业、交通、发电等行业要多元化、商业化应用。内地氢能产业布局有两大特点。一是产业内涵要丰富,向氢动力、绿氢工业、氢储能三方向发展。其次是要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如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绿氢化工、氢冶金等产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氢能交通应用;在海岛、边防等偏远地区,探索构建分布式电源—氢耦合清洁供能系统(hydrogen-electricity coupl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HECESSs)等。
挪威是全球领先绿氢应用国家之一。当地绿氢技术成功用在物流和海上运输方面。挪威一些航运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船舶和渔船。业界指最早做出成绩的应是氢能车,去年全球氢能源市场规模182.2亿美元,估计到2033年将会升至463亿美元,十年累增1.5倍,主因各地政府努力推广氢能源车。
美日很早投入氢能发展。日本政府在2013 年发表的《日本再复兴战略》中将发展氢能定为「国策」,并启动建设加氢站、提出建设「氢能社会」长远愿景,扩大氢气来源并拓宽应用场景。美国更早,能源部在2002年就已发布《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推动氢能由理论研究转向现实应用;重力探索氢能在交通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其他国家如澳洲、加拿大、智利、沙特阿拉伯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能源丰沛的国家,就努力进行出口能源转型,目标是生产大量氢气后作为出口重要项目。日本、南韩对出口氢燃料电池汽车最为积极。德国、荷兰利用北海和波罗的海生产再生能源,希望自产自销之余,再用港口与管线输送至欧洲大陆,成为另类贸易出口。
编写、报道:劳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