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金百科
节目简介:
金融现象、财经典故、企业人小故事,两分钟内细诉。
主持人:
劳家乐2024-07-01
巴黎绿色奥运
现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分段播放:
巴黎绿色奥运
收听


巴黎奥运7月26日揭幕,主张打造历来最绿色、碳排放量最少的奥运,巴黎最初目标将奥运期间碳排放量控制在158万吨左右,相当于2012年伦敦奥运及2016年里约奥运约一半,其后将目标调整为约175万吨。
国际奥委会指,巴黎是第一届符合《巴黎协定》的奥运会,由建筑到能源、运输、餐饮及采购都制定碳预算。观众旅行产生的碳排放,这类间接碳排放,亦会计算在内。
大型体育赛事往往最为人诟病是大兴土木,但巴黎奥运有95%比赛场地属于现有体育场馆,或针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举例,地标艾菲尔铁塔前,临时建造室外体育场,举办沙滩排球、盲人足球比赛。凡尔赛宫设有临时场馆,用于马术三项赛、盛装舞步赛等。巴黎大皇宫将举办剑击、跆拳道比赛。
唯一新建的水上运动中心,悬挂屋顶由木材制成,屋顶安装5000平方米太阳能发电元件,可提供现场消耗电力的20%;餐厅家俱由拆除工地的木材废料制成;观众席是由当地学校收集的回收塑胶造。此外,选手村沿用2020年东京奥运的可回收纸板床,不设冷气,改用地板冷却系统降温。
奥运膳食的植物成份比例倍增、80%原料来自当地农业生产;超过8成场馆距离选手村不足10公里、鼓励运动员及观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食、住、行体现减碳奥运。
不过,巴黎奥运在推行绿色奥运仍有争议。绿色和平指出,巴黎奥运由「零即弃塑胶」下调环保目标至「即弃塑胶减半」;亦质疑一些释放大量碳排放的企业,透过赞助奥运作出「漂绿」行为。
减碳主要途径包括加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巴黎奥运所有比赛场馆以风能及太阳能发电。但分析认为,现实难以做到,负责供电的法国电力集团透过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去实现,属于「碳抵销」一种。法国逾60%电力由不可再生的核能提供,可再生能源比例在欧洲属于中低水平,自身能源状况很难做到更大规模减碳。
过往的奥运会亦有出现过以「碳抵销」来实现「碳中和」。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斥资约300万欧元,自意大利企业及节能减排工程购买约20万吨的碳减排信用额,抵销奥运会期间的交通及比赛场地营运产生的二氧化碳。2020年东京奥运会,亦有逾200家企业提供碳排放配额援赠,抵销奥运会无法避免的碳排放。
这类做法受到环保组织批评及大力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月初呼吁,要规避可疑的「碳抵销」现象,「碳抵销」会削弱公众信任,对气候几乎甚至完全没有帮助。
国际奥委会争取未来的奥运会可以做到「碳中和」,亦即净零碳排放,体育盛事要兼顾环保,仍要各国大力配合及推动。
编写、报道:方嘉莉
国际奥委会指,巴黎是第一届符合《巴黎协定》的奥运会,由建筑到能源、运输、餐饮及采购都制定碳预算。观众旅行产生的碳排放,这类间接碳排放,亦会计算在内。
大型体育赛事往往最为人诟病是大兴土木,但巴黎奥运有95%比赛场地属于现有体育场馆,或针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举例,地标艾菲尔铁塔前,临时建造室外体育场,举办沙滩排球、盲人足球比赛。凡尔赛宫设有临时场馆,用于马术三项赛、盛装舞步赛等。巴黎大皇宫将举办剑击、跆拳道比赛。
唯一新建的水上运动中心,悬挂屋顶由木材制成,屋顶安装5000平方米太阳能发电元件,可提供现场消耗电力的20%;餐厅家俱由拆除工地的木材废料制成;观众席是由当地学校收集的回收塑胶造。此外,选手村沿用2020年东京奥运的可回收纸板床,不设冷气,改用地板冷却系统降温。
奥运膳食的植物成份比例倍增、80%原料来自当地农业生产;超过8成场馆距离选手村不足10公里、鼓励运动员及观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食、住、行体现减碳奥运。
不过,巴黎奥运在推行绿色奥运仍有争议。绿色和平指出,巴黎奥运由「零即弃塑胶」下调环保目标至「即弃塑胶减半」;亦质疑一些释放大量碳排放的企业,透过赞助奥运作出「漂绿」行为。
减碳主要途径包括加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巴黎奥运所有比赛场馆以风能及太阳能发电。但分析认为,现实难以做到,负责供电的法国电力集团透过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去实现,属于「碳抵销」一种。法国逾60%电力由不可再生的核能提供,可再生能源比例在欧洲属于中低水平,自身能源状况很难做到更大规模减碳。
过往的奥运会亦有出现过以「碳抵销」来实现「碳中和」。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斥资约300万欧元,自意大利企业及节能减排工程购买约20万吨的碳减排信用额,抵销奥运会期间的交通及比赛场地营运产生的二氧化碳。2020年东京奥运会,亦有逾200家企业提供碳排放配额援赠,抵销奥运会无法避免的碳排放。
这类做法受到环保组织批评及大力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月初呼吁,要规避可疑的「碳抵销」现象,「碳抵销」会削弱公众信任,对气候几乎甚至完全没有帮助。
国际奥委会争取未来的奥运会可以做到「碳中和」,亦即净零碳排放,体育盛事要兼顾环保,仍要各国大力配合及推动。
编写、报道:方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