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金百科
节目简介:
金融现象、财经典故、企业人小故事,两分钟内细诉。
主持人:
劳家乐2024-12-02
AI葬礼悼念
现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Error loading player: No playable sources found
分段播放:
AI葬礼悼念
收听


近期本地一套跟殡仪有关的电影大收,令大家关注这行业的发展。丧礼是在世的人对去世者的道别,也具有安抚亡者家属亲友情绪的作用。随着数码科技与AI人工智能发展,近年丧礼也开始AI数字化。
全球绿色殡葬成为趋势,同期数字/人工智能AI技术兴起,亦改变了葬礼悼念模式。透过AI技术重现逝去者的音容,也愈趋普遍。已往丧礼上可能重播亡者的录像,让亲友追思一番,今天配合AI技术,互动性更强。上海一家殡葬服务企业早于2018年开展数字殡葬业务,今天更可以利用AI技术,还原亡者音容,甚至可以在告别葬礼上「亲述」自己一生。
科技进步令云祭祀、AI复活等不同缅怀方式均可出现,业界视为以AI疗治伤痛。有公司每年平均完成600多个项目,每单收费5,000-10,000元人民币,平均一周时间可以完成。当中下单最多是为疾病、事故或天灾失去孩子的父母,有父母希望用AI技术复活8个月大的婴儿孩子,想看他们长大成人的样子。
南韩、美国有科技公司用AI来提供纪念亡者服务,主力针对患绝症客户,透过生前对话数小时录音、影像和语音数据,建构模型由AI学习,生成一个可以聊天数码人,离世后可以继续和家人对话、家族传承、延续在世者对去世者的回忆。
今年初台湾音乐人包小柏以AI「复活」因病去世两年女儿包容,平抚自己持续两年的伤痛,事件令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伦理与法律等问题再度引发关注。针对近年多已故明星未经家属同意被「AI复活」情形,律师指不当使用AI「复活」可能会侵害死者的肖像权、名誉权,这些亦是数码资产或遗产,死者家属有权提出诉讼。
科技为延续回忆带来新方式,同样亦为身后事安排带来新课题,逝去者已往留下传统遗物清单,今天透过数码科技AI还原的回忆记忆体亦是遗物之一,在世者选择保留或删除,就是他们自己的抉择。
编写、报道:劳家乐
全球绿色殡葬成为趋势,同期数字/人工智能AI技术兴起,亦改变了葬礼悼念模式。透过AI技术重现逝去者的音容,也愈趋普遍。已往丧礼上可能重播亡者的录像,让亲友追思一番,今天配合AI技术,互动性更强。上海一家殡葬服务企业早于2018年开展数字殡葬业务,今天更可以利用AI技术,还原亡者音容,甚至可以在告别葬礼上「亲述」自己一生。
科技进步令云祭祀、AI复活等不同缅怀方式均可出现,业界视为以AI疗治伤痛。有公司每年平均完成600多个项目,每单收费5,000-10,000元人民币,平均一周时间可以完成。当中下单最多是为疾病、事故或天灾失去孩子的父母,有父母希望用AI技术复活8个月大的婴儿孩子,想看他们长大成人的样子。
南韩、美国有科技公司用AI来提供纪念亡者服务,主力针对患绝症客户,透过生前对话数小时录音、影像和语音数据,建构模型由AI学习,生成一个可以聊天数码人,离世后可以继续和家人对话、家族传承、延续在世者对去世者的回忆。
今年初台湾音乐人包小柏以AI「复活」因病去世两年女儿包容,平抚自己持续两年的伤痛,事件令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伦理与法律等问题再度引发关注。针对近年多已故明星未经家属同意被「AI复活」情形,律师指不当使用AI「复活」可能会侵害死者的肖像权、名誉权,这些亦是数码资产或遗产,死者家属有权提出诉讼。
科技为延续回忆带来新方式,同样亦为身后事安排带来新课题,逝去者已往留下传统遗物清单,今天透过数码科技AI还原的回忆记忆体亦是遗物之一,在世者选择保留或删除,就是他们自己的抉择。
编写、报道:劳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