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后」的精神面貌:东方VS西方

2010-03-15
  八十后是指在一九八零年后出生的年青人,他们一直在我们周遭生活着,但香港人似乎在近几个月才突然发现他们的存在,然后天天都在谈论他们。

  根据慧科新闻搜索 (WiseSearch),由去年十一月初至今年二月底为止,本港中文媒体报道八十后的文章,共一千九百 六十七篇之多。但在十一月之前,极少有关报道,只有吕大乐教授写的《四代香港人》认真地提到他们。

  这篇文章探讨香港传媒建构的八十后形象,并且将之与亚洲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年轻人特性作比较。

香港八十后的「激青」形象
  在近期约二千篇的世代问题文章中,对于八十后的报道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参看附表) ,但在数量上负面报道远远居多。

  一般媒体对八十后并无偏见,它们不会拒绝刋登向八十后致敬的文章。记者亦会访问一些支持八十后的社会知名人士,引述他们如何欣赏这群青年人勇于说不和敢于为时代发声。

  不过,媒体基于新闻价值、市场导向及组织因素,会在不知不觉间运用更多的篇幅去为八十后加上负面标签。八十后引起传媒关注是他们在反高铁示威及元旦游行中与警方发生冲突,传媒向来重视激烈场面,基于「新闻价值」,自然大篇幅报道他们冲击中联办及立法会的激进表现,并以「激青」及「愤青」来形容他们,令八十后这个称谓带有贬意。

  有些传媒由于走市场导向路线,特意用夸张手法报道八十后,甚至侵入一些八十后的私人空间,偷拍他们的照片。陈巧文是其中一个被追踪报道的八十后代表,她被形容为一名「前途迷惘」的年青人。如果我们在谷歌的图片搜寻器输入「陈巧」两个字,得到的提示依次是「陈巧文终极喷血照」、「陈巧文东方新地」、「陈巧文的内衣照」、「陈巧文流传网络的泳装照」和「陈巧文的私人照」。这个情况反映陈巧文的八十后形象被歪曲及负面化。

  而一些支持建制的报章杂志,又会比较偏重介绍八十后的激进和怨气,指出八十后是时下愤怒青年的代名词,认为年青人可透过不同渠道发表意见,毋须上街示威与警方冲突。

  总体来说,传媒赋予八十后的负面标签盖过了正面评价。香港市民虽然每天都跟八十后接触,但他们似乎都接受了传媒建构八十后的「激青」定型 (stereotype) 和「浅薄」定型。

亚洲地区的颓废八十后
  凑巧的是中国、台湾及日本的八十后,同样被冠上负面标签。内地多个媒体最近联合举行八十后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八十后表示幸福感不强,更不满意社会加诸他们的负面形象。中国的八十后被形容为垮掉的一代、叛逆、自私、脆弱、另类、颓废、宅男和富二代。在台湾,年轻世代则被指患上「草莓族症候群」,不能接受压力,一压就扁。

  日本人老早就关注八十后问题,不过他们并不用八十后这个词而已。他们对年轻人的评价同样是负面的。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讨论的新社会阶层,其实也包括了年轻的八十后,他们被形容是积极性低、能力低的「下流人」。三浦展指出这些「新人类」的出现,象征「新贫时代的来临」。他们凡事嫌麻烦,个性散漫,不介意收入微薄,只想轻轻松松的过生活。

  大前研一的新作《低IQ时代》为日本的年轻人进一步轻叹。他分析时下的年青人没有欲望和学力低下,没有奋发向上的斗志,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打理着生活。他们不会拚命赚钱,不期望出人头地,不打算自己买房子、汽车及个人电脑,只要拿着万用手机就能过活,所以称之为「手机世代」。大前研一指出他们的世界观「非常内向」及狭隘,只着意身边的朋友是否能提供暖烘烘的幸福。而其他日本著作如《为甚麽年轻人只想在半径一公尺之内生活》和《任性绝望的年轻人》也反映同样忧虑。

西方的活力Y世代
  西方社会对八十后的研究似乎最为深入及科学化,他们称呼这批人为「Y世代」或「网络世代」。其中以塔史葛(Don Tapscott) 的研究和分析最为详尽。他去年的新作《成长了的数码世代》(Grown Up Digital) 对新一代有非常精采的分析。他的新书是根据一个大型研究计划《网络世代:一个策略性调查》的结果而写成,研究计划的对象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年轻人。

  这个研究计划的结果对Y世代有十分正面的评价,与亚洲地区的负面标签相映成趣。西方Y世代的特性是生活在网上、爱自由、反权威、反财团、反霸权、有正义感、具全球化意识、不喜欢被灌输资讯,爱自行探索知识、喜欢玩乐、喜欢协作分享、乐于参与、热爱创新、追求独特生活品味和媒体使用多面化 (media multitasking)。

  一些西方学者及家长对新一代也提出很多批评,例如指责他们浅薄无知、沉迷网络、自大、道德意识低及有暴力倾向 (玩暴力游戏太多)。塔史葛说其实这些暗淡的景象都不是真相,根据调查结果Y世代是重要的社会改革动力,他们将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首先,他们会改革职场,打破科层制约、鼓励协作。第二,他们会改革市场,Y世代不仅是消费新力量,还是「制作消费者」(prosumers) ,喜欢与供应商共同创制产品。第三,改革教室,彻底推翻填鸭式教育,鼓吹协作式学习及探索式学习。第四,改革政治,建设互动民主架构,他们讨厌污秽政治,但追求社会公义,是积极的社会运动家。

东方及西方的八十后形象差异
  东方社会及西方社会建构的八十后形象差距极大。在新世代问题上,亚洲视角展示了悲观的图象,相信有其社会根源。日本重视经济发展,日本年青一代却没有赚钱拚劲,所以被视为「下流人」。中国新一代是「一个孩子政策」下的产物,故此被看作是宠坏了的「富二代」。香港的情况更加特别,由于八十后近期站出来积极投身社会运动,他们偶尔的一些激进示威行为,经过传媒的夸大建构,令他们变成「激青」。反而西方社会,能贯彻科学精神,比较认真和客观地研究新一代,掀开他们的面纱,欣赏他们的优点。 香港近期虽然有大量文章报道及评论八十后,但究竟有多少篇是建基于实证研究?我们对八十后的了解正确吗?如果我们继续以主观视角标签及抨击他们,对香港社会的未来发展又有什么好处呢?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