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讲学记

2012-01-13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北京大学「海外专家学者讲学计划」,2011年9月1日到达北京,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讲授一个学期的「电视新闻分析」课。 北大的课还没有开始,清华大学的一位朋友紧急向我求援,希望可以为清华新传学院研究班讲「电视新闻专题报道」,教这门课的一位香港老师临时来不了。刚答应教这门三个学分的课,清华又一个请求过来,一位教「高级采访」课的老师中风入院,我是否可以再兼教多一课?

  人生充满了许多偶然性,原本很轻松的四个月北京住游的计划,变成了要一周教三门课,成了全职教师,教课量比起北大、清华的任何一位教师都要大。具体的教学时间为每周四0950至1215在清华教本科生高级采访,有86位学生;同日1300要赶到北大,有57位学生等我上课;每周五0950至1215去清华教电视新闻专题,有研究生9人,是最轻松的一课。最痛苦的,是每周四中午从清华赶到北大,只有45分钟时间,幸好清华校园与北大校园只相距15至20分钟的自行车距离,日子久了,我大概只用10分钟就能从清华到北大,还有充分时间在学生饭堂吃午饭。

对老师的尊敬
  四个月前,我对北大清华的学生,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知道他们都是全国高考中的状元;经过了四个多月的相处,我对他们有更多理性及感性的认知。

  一个最强烈的感受,是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尊敬,至少从外表行为上是这样。我在香港各大学兼任教职二十年,香港的大学生、研究生对老师的态度,一年不如一年,在课堂上摆出一副河水不犯井水的姿态,在校园相遇,也从不主动向老师打招呼。一位在大学教学多年的朋友说,学生是老师的「顾客」,老师要好好招呼。

  内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相信大部分出自真心,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对老师都是尊敬的。在北京教书,拾回老师应有的尊严,对这情况,起初我是有点不适应。例如学生见我拿着教材,马上上前帮忙;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一位「国防生」,每次主动为我的水瓶添加热水,为我布置老师专用的座位……起初我非常不适应,认为她不需为我做这些事情,她还是很坚持,认为学生应该为老师做事。「老师要你为他洗衣服,你也做吗?」我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想挑战她的底线。那想到「国防生」还是一脸笑容,想也不想就很真挚地回话:「会的,我很愿意为老师洗衣服。」后来我了解,「国防生」是一类很特别的学生,是军队在大学内培训的接班人,大学生要与军队签约,学年期间的学费、住宿、食用一切由军方支付,学生承诺在大学毕业后要到军中服役七、八年,期间如果想再进修,军队也可以保送入大学的研究院。「国防生」对长官有绝对的服从性,在学习期间也视老师为长官,对老师的尊敬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学生。

  北京高校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应当承认,也带有很多实际上的利益关系。学生的奖学金、出国做交换生、继续升学的机会,大部分由学业成绩来决定,老师在这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的心态
  另一个特点,是大部分学生都很静态地在聆听,稍为有点互动的教学元素,学生们就会有点不知所措,会主动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的就更少了。个别学生说,他们不主动举手回答,可能也是中学教育形态的一种延伸,惯于接受及背诵老师的说法。在大学课堂上,学生也是习惯了不做任何过于特出的事情,惯于藏在群众当中,决不当出头鸟。如果想找一两个挑战老师说法的学生,更是绝无仅有。

  北大、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普遍修双学位,就是新闻学位再加修一个商管、经济或外语的学位。新传学院的学生普遍认为,光靠一个新闻学位,不足以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于是,修双学位加上四年级有一个学期在外实习,结果是一个学期要修读35至45个学分,个别的更高达50个学分。许多学生一星期要上课五天,从早上八时一直至晚上六、七时才结束。「这样上课不累吗?」他们大多说还可以,没有问题。当然到了学期末交论文或准备考试,往往就是读书读到昏天黑地,或是通宵在赶论文,男男女女长得满脸暗疮。

  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事情,都让人感觉到大学生的心态,带有强烈的中学生色彩,例如他们很在意老师能否准时给他们中间休息的时间,如果三节课连上,每一节课间的五分钟小休时间,学生们特别期待老师能准时让他们休息。对于每节课要准时开讲,也似乎是助教与学生们的共同心愿。

  班上的清华北大学生,属于「富二代」的,也有一定的人数。女大学生的衣着及饰物,都是名牌。个别女生告诉我,父母要她们在学校内保持低调,不要在衣饰上或消费上引起同学注意。一位女生告诉我,她确实没有一件普通一点的衣服,她一向穿着一件黑绒毛大衣,包得严紧的,单色的大衣内是一件低胸的彩色法国名牌百摺裙。寒假春节到那里去?一位「富二代」女生说,元旦会和妈妈去日本关西泡温泉,农历新年会和另一位同学去香港看红馆的春节演唱会。「富二代」学生有时想保持低调也很困难。

  不管是有钱的学生还是家贫的学生,他们都很渴求海外的资讯,对香港娱乐圈的事情,比我还熟悉。内地虽然封杀海外的中文新闻网站,学生们人人都是「翻墙高手」,还指导老师如何「翻墙」。每当在课堂上提及香港或海外传媒的事情,他们都会很用心聆听。个别学生对于香港传媒的竞争手法很感兴趣,对于香港记者敢于向高官追问问题表示羡慕,对香港报业评议会种种业界自律的努力表示欣赏,认为内地可以仿效香港业界自律的模式。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清华新传学院的课程在改动中,本科生三年级必修的高级采访课,加入了二年级生,还有两位研究生选修。北大方面的是选修课,本科生二、三、四年级都有。课余与学生们聊天,感觉到他们对毕业后的择业方向很忧虑。许多毕业后不愿做记者,因为做记者的局限性很大,跑政治的要做官方喉舌,采访社会新闻的要配合主旋律,做民生新闻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学生们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可以做了三十二年记者?」我的回答是:「我知道有些前辈当记者当了五十年,有的是一天为记者,终身为记者。」我知道这样的回答解决不了他们切身的问题。 学生们经常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经常提点自己在内地做记者的底线,有那些是禁区,又有那些领域是可以尝试闯关的。学生们对政治的敏感度及成熟度,是香港学生难以相比的。

  上课之余,多在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水木清华」或两间大学的图书馆闲荡。清华老图书馆是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式设计,大块大块的云石铺在地板及墙壁,一派欧美大学的气势。清华校园的「水木清华」有「自清亭」,是纪念朱自清在该地写出「荷塘月色」一文。北大的未名湖畔,到了冬天结冰期,可以在结冰的湖面上走近「翻尾鱼石」,细看这个圆明园的遗物。未名湖旁,有蔡元培校长的雕像;北大的校征,出自鲁迅的设计;在五四大街的北大旧址红楼访古,又仿佛看见李大钊、陈独秀与一批批热血的北大学子,走出校园,走上了街头。

  四个月的教学生涯,让我成为了北大清华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带着感恩的心情,记下了四个月生活的一个侧面。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财经新闻教育模式

宋昭勋、吴静、赵应春
2016-11-24

拒绝废话的自由

傅景华
2015-05-02

学生记者调查:渐趋成熟的新闻采访与社交媒体应用

马伟杰, 李丽芳, 戚韵瑶, 黄锦瑜
201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