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记──媒介、性和暴力篇

2001-03-15

  两年前,我在偶然机遇返母校新闻与传播学系任兼任讲师,教授《媒介、性与暴力》。课程要求同学交两篇专题文章,分析跟性和暴力有关的媒介现象。两年下来,我少说读了数百篇专论,发现题材确够多元化,口径却相当接近,大多义正辞严,狠批媒介歪风,痛心道德沦亡——这让我忆起当年在学时必修的《新闻道德》课。

  由梁伟贤博士教授的《新闻道德》课,规定同学于期终时交报告,内容以分析媒介的操守表现为主。那时候,有三两份报章是「题材指定供应商」,要找寻媒介失德之作,非向它们入手不可。虽然做功课前从不看那几份报章(它们今天都已「身故」了),但材料到手,自必极尽鞭鞑之能事,讨伐过后,从此又不相往来。时移世易,才十年光景,今日做功课只怕题材太多难以选择,绝不用到处张罗。没有变的却是那种为做功课而「批判」的态度——骂管骂,最终其实与一己无关,问题很严重,却绝不贴身。

  有此印象源于这句经常出现的老话:「传媒对青少年实有不良影响」。即使上课时讲了N遍,谓世情复杂,青少年不是铁板一块任人荼毒,「传媒」亦非一团结的恶势力集团,这话不是不能说,最好先有合理的分析——奇怪的是,分析头头是道也好、马马虎虎也好,话到最后仍是以此语作结。

贴身思索媒介影响

  假如二十五岁以下都算青年(更不说杰出青年以四十岁为限),我所教的学生,平均年龄不过二十,没有理由可以在不良影响下置身事外。但从行文语气看来,他们似乎真心相信传媒影响力再大,受害的只是另外那些青少年,跟「我们」这类心智成熟的无关。

  曾几何时,身为学生的我也是这样想吧?因此做功课时有如身份超然的法官。当然,传播理论中所谓「第三者效果」(Third-Person Effect),也能解释这个想当然的心态——媒介对他人的影响总是比对自己的影响大。不过,说到底,同学做功课时的心态亦是关键。「功课」是用来满足课程要求的,跟自己日常生活无关。分析什么都好,反正只是一个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这个学期,我改变了评核要求,只保留期终论文,学期中改为呈交一份一连五天的媒介日记。既名为日记,至少要从自己日常生活中入手,透过观察自身在这个媒介环境下的所见所思所感,切切实实地思索媒介如何影响自己——而非别人。

  想不到因此「窥探」了这群青年男女的心声。

大学生媒介日记

  日记主要记录同学们在一月中下旬至二月上旬的生活片段。二月十九日,《明报》刊登一项调查结果,说只有百份之六青少年相信报章报导。类似的意见调查可以勾划一个梗概,却难以进一步了解青少年信或不信的原因。媒介日记提供了更多线索。

  「现在的记者,我觉得他们的语文水平真的很高,往往用一两个字便能将整件新闻(特别是桃色新闻)的整幅图画勾勒出来。还记得初中时,中文课有一篇课文叫做《读报的益处》,时移世易,不知课文所说的,还适合现在的报纸吗?……报誉这东西要建立起来,的确很花时间。」(女生,一年级)

  「曾几何时,觉得新闻行业是一份高尚职业,要有知识、高情操的人才能当这个职位,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女生,二年级)

  人人都说近年媒介日趋色情化,性和暴力的讯息无处不在——

  「我家在佐敦,附近是色情架步和的士高场所的热点……四周确然布满许多色情陷阱,例如:宣传海报……这些海报对于成年男士当然方便不过……令我担心的是,我家有爸爸和两个血气方刚的弟弟,他们究竟会否成为色情陷阱中的猎物呢?」(女生,一年级)

  性无处不在,可不表示青少年活在一个更「开放」的社会。一个三年级男生便写道:

  「昨晚,我心情不佳,又不愿做功课,又睡不着,便扭开收音机,碰巧播放的是一个名为〈性热线〉的节目……它可算是一种性教育渠道,帮助很多无知而受困扰的男女……当我听到中段时,妈妈突然出现在我跟前,破口大骂:『衰仔,竟然系度听咸湿节目。』不论我如何辩解,她依然觉得我不对。结果,我只好关掉收音机,躲进被窝里。」

  「性」招摇过市状甚风光,但落到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是过街老鼠。青少年是否愈禁愈好奇?这倒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读多两年书的大学生在这个矛盾面前,一样感到迷茫。

  「谈到伤风败德,就不能不提今天出版的XXXX封面……此类所谓综合青少年消闲购物资讯杂志,经常以摆出撩人意态的女艺人作封面,而内容亦包含了不少色情意味甚重的专题介绍。这无异于向读者推销软性色情……天啊!一位女性在身裁上有否吸引力,岂容个别杂志社中人以极强烈的男性角度断定!」(男生,三年级)

  「……我反而想讲《大逃杀》带来的一些问题……很明显意见主要分成两派,一些『爱护青少年』的学者、大使(疑为笔误)都猛烈批评此片太血腥,会教坏他们,而另一边厢一些影评人,社工又会说这是一个表现讯息的方法,不应大惊小怪。我自己却感到有点矛盾。虽然我会极力推荐我的朋友去看,但我丝毫不想我的弟妹看……我觉得他根本不能理解那种『深层讯息』。」(女生,二年级)

分析探究与思考

  以上只是引述了很小部份的日记内容。功课终究是功课,我当然不会天真地相信几十位同学写的都是真情实感,但我边看边想,利用这个方法「逼」大家把问题跟自身处境连系起来,还是相当有意思的。额外收获是跟同学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譬如有位女同学写到自己到紫藤做义工,从而反省自己对妓女固有的看法,便令我甚为欣喜。日记这个形式,亦帮助同学从远距离观照生活。一名二年级女生的「后记」这样说:

  「完成五天周记后,确实得益不浅。以往,新闻、电影对我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就算当中有性与暴力的不良讯息,我亦会认为那是现今传媒的特色,见惯不怪,也就不去深究。其实,麻木是最可怕的东西,它使人的感觉变得迟钝,使人能够接受最可怕、荒诞、不仁的事。但这五天里我重新探究传媒资讯给我的意义,令我重拾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不再轻易视一切为理所当然,这可说是最大收获吧。」

  去年课程检讨,有学生「批评」本科问了太多不能解答的问题,我暗为之喜——能够不断发问,才不会麻木嘛!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