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及文化的反智

2001-04-15

  究竟文化在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念、意识型态,还是文化只是在反映、跟随着社会的喜好价值和意识取向呢?这是另一个究竟是鸡还是蛋先存在的问题。

  不能否认的是,一个社会的普及文化多少都反映着当地市民的价值与意识。那么,究竟香港的普及文化所反映的又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

  这是我最近应邀参与卑斯大学一次有关讨论香港课题会议的讲题。

黑帮电影对社会的影响

  移居温哥华已近十年,香港的普及文化却仍然是我和家人的精神食粮,当然,香港文化只是我多元食谱内的其中一部份。

  处身北美洲看香港文化,缺点容易流于片面和容易偏颇,优点是可以较抽离和客观。

  香港电影近年扬威荷李活是无可置疑的,继吴宇森、成龙、周润发以后,元家班亦凭《Matrix》一片的吊威也技术和武术指导而成为荷李活的抢手特技人。但回首香港电影,整体质素令人失望,而黑帮题材笼盖近乎所有电影的现象,对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意识更值得关注。

  虽然同样拍摄着正邪大战的动作片,吴宇森在香港和荷李活所拍摄的作品便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观众在观赏《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喋血街头》电影时都是以黑社会主角人物的视点来看世界。吴的荷李活作品虽然对奸角仍有相当落墨,但电影的讯息却明显以伸张社会正义及除暴安良为旨。吴宇森电影取态上的改变,多少反映出两地观众的价值喜好和社会意识。

  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会议参与者表示他的家人便曾经反对他到香港发展,理由是香港是个由黑帮所管治的社会。

  这种外间把香港电影等同香港社会的看法虽然有点夸张和失实,但黑帮电影对社会的影响却不能低估。黑帮大佬和古惑仔虽然未至于成为青少年的第一职业志愿,但普罗大众对黑社会的接纳程度却必然受到影响。若果有社会团体进行民意调查,给市民必须选择做同性恋者、大陆移民和古惑仔的话,读者认为香港市民会选那一项呢?

  荷李活电影虽然时常被评论太过着重娱乐性和肤浅,但放在香港电影面前却显得极有内涵和深度!

文化价值与意识

  去年三月应邀到台北见证民主总统大选,在飞机上一连看了几套当时荷李活的主流制作,当时的观映经验令我感受良多。由铁金刚男主角Pierce Brosnan主演的《Grey Owl》并非另一套占士邦式动作片,而是讲述北美洲环保先驱的真人故事;由Bruce Willis和Michelle Pfeiffer所合演的《All About Us》是人到中年的婚姻危机故事;而由梅丽史翠谱与Angela Bassett所主演的《Music of the Heart》是纽约黑人社区学校因为政府削减经费而被迫要取消音乐课程,结果由白人老师联同社区举办筹款表演,结果获一班世界级小提琴家包括Isacc Stein拔刀相助的感人真实故事。

  在温哥华,随便行入一间专门租卖香港VCD与及本地影带出租店都可以看到中、西电影世界的分别。

  在荷李活,凭借《Independent Day》树立科幻娱乐片导演地位的Roland Emmerich在拍过《哥斯拉》之后所拍的另一超级巨制是描述美国南北战争,讲民主、平等和家庭价值的《The Patriot》。

  对比北美洲,香港普及文化的阶级观念是十分强烈的,文化自然不能脱离所身处的政治制度。从文化角度看,香港明显是个仍未有民主的城市,而且还在走着倒退之路。

文化反智的特质

  电影的普及性当然远逊于电视剧。亚洲电视较早前一洗褪风的《纵横四海》是一套成功把黑社会元素引入电视的作品,剧集内容描述地产上市公司负责人借助黑帮力量为所欲为,而大陆年青移民击败香港名门之后的故事,便多少反映着香港人敌视内地移民的心态。

  无线电视去年野心之作《创世纪》将《纵横四海》内富商与黑社会勾结的题材更进一步发挥。华丽的包装为向来阴暗的黑社会带来阳光,成功商人和富豪买凶打人、杀人、贿赂官员和军警是平常事,正邪忠奸角式难分。

  《创世纪》令我感到极度不安,剧集不单把串同黑帮的勾当合理和符合道德化,而角色的好坏已不是从法律角度而是从忠孝和义气来区分。《创世纪》是后九七文化的代表作,它冲击着英国人遗留下来的一套法治道德观念,并且引入内地的价值思维方式。

  不久前在现实世界里便有富豪以悬红方式对付「老千商人」的新闻,这位知名上市公司主席漠视法律而以自已的行事方式来「伸张正义」和「执法」的态度,其思维逻辑不是与电视剧集很相似吗?

  猜忌与及对别人的不信任是香港人的一项特质,而这种特质多少与香港的普及文化有关。

  香港的电影、电视世界是充满着报复和仇恨的。不论是江湖片、武侠片、笑片、文艺片,即使是强调传统家庭价值的《真情》都不能缺少仇恨与报复。为了剧力需要,当最好的朋友和家人致亲都能成为敌人的时候,这种意识的潜移累积,试问何来对人信心?

  较早前大收旺场的《男亲女爱》,很明显是抄袭美国的流行剧集《Ally McBeal》。香港的抄袭特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令笔者失望的是,编剧只抄躯壳与搅笑,而舍弃该剧以荒谬法律诉讼引人思索社会问题的内涵。在今日存在着太多不平、荒谬和矛盾的香港实在有用不完的题材,但却平白浪费了大好机会。

  香港文化反智的特质,试问怎样孕育发展高科技及原创性工业?

香港普及文化的反映

  香港朋友对我说不用对香港的普及文化如此认真,他说港人很聪明,懂得分辨是非,今日的观众已不会认真收看和受影响。他随便举例,说近期一出以电台为背境的电视剧,有一集描述公司上下都在想办法以不费分文的方法来辞退一名患失忆的员工。朋友笑说,这样荒谬的故事怎能当真?

  我当然希望朋友的判断准确,但脑海却闪现着去年中秋节期间的一则香港新闻,内容是酒楼老板迫使员工每人购买数十盒月饼!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