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典范与香港传媒的蜕变

1999-11-15

  香港自从回归以来,整体社会气氛可谓一落千丈,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范畴,不少港人均摇头叹息。至于传媒发展,由于在极端市场主义冲击下,再加上一些媒体弄虚作假,传媒公信力及道德操守,又受到史无前例的挑战了。

  有不少论者说,香港目前最迫切是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及可能扮演的角色,继而建立新的典范及秩序。「典范转移」( Paradigm Shift ) 是目前港人最需要学习的功课。若香港传媒能在下世纪之初便能找到新的典范,从而衍生出新的秩序,整体香港传媒则有望从目前最低点中反弹起来。

探讨传媒新典范

  要尝试探讨传媒新典范,我们可以循以下思路入手:第一, 目前的核心问题在哪里?旧典范的病症又在哪里?第二,如何去解决这问题,香港传媒又受到那些全球性发展要素去左右呢?第三,新典范的共识又是什么?

  数位麦肯锡顾问公司资深顾问及研究员在一篇题目:「互动的革命」" A Revolution in Interaction "(by Patrick Bulter, Mckinsey Quarterly No.1, 1997, pp.4-23)的研究论文中指出,随着人类、企业及其他经济领域增加互动,一些企业的基本问题,如其规模、整合及顾客反应,均会产生基本性变化。此外,随着电脑、高科技及传播方法的革命与接轨,这更会令到企业、个人及其他经济领域的互动增加,最终造成整体企业生产力增加。在这种转动急速的情况下,企业便要彻底地去思考其结构、策略、业内的竞争动力在哪里,因着上述所言最核心的转化革命:低成本及大量的互动产生,这个新时代的来临,一些有关企业最基本假设,也需要重新思考及反省。这篇论文最后认定,在一些有高度及频繁互动的企业中,如传媒、零售银行等,它们的改动,可以说是持续不断的。至于其他企业如数码化工业、跨国公司及其他整合企业如油公司等,其自然结构及企业界限也全面改动了。

  这篇研究文章所揭示的看法非常有启发性,也可以提供一些重要思路给我们研判,从而找出传媒新典范。

香港传媒核心问题

  自从特区政府于九七年七月一日成立以来,其间香港正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整体市道极为恶劣,这又难怪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说香港人很沮丧。笔者于九二年十二月在港曾访问他;当年,李光耀是冲着前港督彭定康政改方案及他所代表「英美联合力量」去和平演变中国而来的。当时,在访问结束后,我除了交上一张慰问其子李显龙健康的咭外,李光耀十分认真地表示,香港人十分有朝气及动力。相距只有七年,从李光耀对香港情况的描绘,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要走出当前的闷局,我们要努力去迈向一个新的典范,对整体社会如是,传媒也是一样的。

  正如在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报告结果中显示,由于互动的革命,香港传媒要问的核心问题至少有以下各点:

  其一,香港传媒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电子、文字、网上及其他崭新媒体 ( New Integrated Media ) (如未来包括了电脑、电视、传播通讯及利用最先进传播工具所组合而成的新媒体等) 均是适用。很明显,上列各种传媒之间又会衍生出矛盾及整合。目前,以香港文字传媒的身份、认受性及适切性最感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

  其二,我们需要摆脱过去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或「企业私器」的狭窄争辩范畴。事实上,踏进下一世纪,由于全球化、地区化及高科技的冲击,香港只有六百多万人口的市场,根本是不可能容纳这么多文字媒介,同时,又要令到每一份报章均赚钱,这已是不可能事情。

  因此,在未来香港传媒的企业管理上,我们虽要有一个更广阔的企业胸襟,对社会及国家认同上,应该站在「立根于中华、面对全球化挑战」的经纬上行事。当然,在政治上,香港传媒仍须以不偏不倚及独立敢言的面貌建立其专业地位。我想,这是未来香港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典范。

  其三,目前传媒百病丛生的问题,但始终要过去。由于目前不少人预言,这一两年由极端市场主义所催生的低俗新闻,在经过「物极必反」的情况下,必然有所转变。目前,整体香港传媒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去利用这短暂空间,当黝黑的黎明过后,如何令有素质的新闻可以在市场上再占一席位。

  其四,香港传播的新典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而慢慢衍生出来。例如,在二零零零年秋季或以前,我们便可以获得「收费电视」的服务。这种收费电视如何进一步冲击本地传媒新闻节目制作及表达方式,也是有待观察。未来「新媒体」的出现,将与传统的电子媒介互相产生了很多冲击、整合及衍生出新局面,在这转变过程中,紧密而急速的互动将迫令香港传媒,由旧的典范进行转变,最后激化出新的游戏规则及新的典范。同时,传媒也不断蜕变,其最终的规模、发展方面,以及对社会冲击将会如何,目前仍然是言之过早。至于传媒新典范的共识,目前,无论在业界或业界以外,均很少人提出讨论,这是令人遗憾的。

  当然,目前香港传媒正在一个「困兽斗」的局面:两大报业集团为争斗市场占有率而招数尽出、电子媒介的新闻部又有着人事的交替问题、港台的编辑自主权随着新广播处长朱培庆履新备受本地及国际传播及政界所关切。至于,有关法改会私隐小组建议成立新闻评议会,看来,在短期内,政府也无意及缺乏政治意志去推行。在上述香港传媒面临「山雨欲来风满城」之际,业界适宜由被动化主动,从技术与监管层次提升讨论——传媒新典范,目前已到了刻不容缓之时刻。

未来角色与转化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传播媒介要期望作为香港在行政、立法、司法制度以外的第四势力,传媒始终要扮演监察政府、不畏强权、在秉承「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与「高度自治」下,传媒更应实事求是地成为社会良心。我想,这点是没有人异议的。

  目前,整体香港社会气氛在改变中,传媒的生态也在改变,但是,未来传媒的新典范,将是能够承接过去历史,立足、批判及改变今天社会现实,同时,又能够令整体香港社会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有着相应调整。至于传媒新典范的共识,目前,无论在业界成或业界以外,均很少人提出讨论,这是令人遗憾的。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