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的功能在于建立政治认知、激励政治意识及引发政治参与,特别在选举当前,政治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市民大众,使他们能认识到各不同政治组合的政纲及能积极参与投票。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今天,相信大家都理解到大众传媒是政治传播的最有效工具,而电子传媒又是当中最重要的环节。
电视台各有安排
九八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之中,最触目的,是无线电视的传播时段极少,比起过往九一及九五选举均有十多小时以上的节目,今次只提供「选举纵横」这个只有五辑共两个半小时的节目,就非常差劲。至于每日新闻报告中的选举简报,只有二至三分钟,只起一点带引认知的功能,谈不上建立政治意识及提供政治发动等作用。以无线这样高收视的电子媒介,若单考虑商业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对九八选举的传播及选举积极性,肯定产生负面作用。
至于其他各电子传媒,都有一贯的积极表现,特别有线电视的「九八直选」及「功能议席」擂台,能提供分别个半及一小时的幅度,肯定有一定的发动作用。此外,更应受赞许的,该是亚洲电视的处理,早在一月亚视已经安排「政坛龙虎榜」,加上其他资讯节目及「港是港非」等提供各政界人物的政治曝光和讨论,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至于肩负公营电台及电视角色的香港电台,总共提供 11.5 小时电视及 55 小时电台节目,占总节目的比重很大。更且,在节目安排上,更有「地区选举论坛」、「地区选举答问会」、「选举委员会论坛」、「功能界别论坛」及「选举委员会论坛」等重头戏。
作为公营广播机构,香港电台提供有关选举的电台及电视节目占重要比重。 |
平等时间的原则
虽然今次选举的电子传媒传播节目比九一及九五少,但其驳杂情况就显得更严重。首先是地区、功能及选委会三个不同界别,已经比过往单分为直选和功能组别来得复杂,再加上比例代表制,使每选区论坛和答问出现大量参选者,使电视观众更难掌握对参选者的深入认识。其实,亚视及特别有线已经不遗余力以大量篇幅介绍今次选举的界别和比例代表制下的选举方法,已经充份说明现况的复杂性,市民大众不易梳理清楚。
此外,选举管理委员会的九八立法会选举活动指引,更列出一些规范,如「平等时间原则,要给予同一选区或选举界别的候选人或... ...候选人名单公平及平等的对待... ...。」结果,港台节目在地区选举论坛 ,就给予各候选人名单平等时间,大党如民建联及民主党多个候选人只能和小党及独立人士享有同等时间,显然对前者极不利,它们当中一些候选人变成是布景版,不单助长大党明星化,也使小党和独立人仕过份曝光。
「平等时间」在外国作为不同党派政纲宣传的原则是对的,因为大党有更多的认知和支持,小党也要营造同样的社会认知,但认知并不足以构成支持,小党有「平等时间」也就合理。但若果涉及的是各候选人的立场及见解,则「平等时间﹂应以人为基础计算,才算得上是平等。
如何公正持平
更重要的,是节目处理上,商营电台及电视,容易出现的偏差。西方名学者 J.G. Blumler 及 M.Gurevitch 就提出商业传媒容易以哗众取宠的手法,讲求娱乐事业式的官能效应,忽略对各政党采持平的态度。事实上,港台最意识到持平。而某些电视主持人就极具立场及针对性,对某些政团相对不利。从刺激程度来看,商台「毓民七钟叙」及他在有线的相关节目,就相当可观,但对提供各政团自由发挥的客观空间来说,就远远不及港台节目。
从公正持平的角度来看,选管委的指引最可取的,是杜绝商业政治广告,因为若社会容许这类广告,就容易造成不合理或带交换条件的政治捐款,有财有势的政党会垄断传媒,有碍公平的政治游说和宣传发动。
还需一提的,是商业电视由于节目时间昂贵,故此它们安排有关选举的政治传播节目,只能在深宵和公众见面,无线的「选举纵横」,放在十一时到十一时半,亚视的「龙虎榜」,更在十二时到一时,星期日下午三至四时重播也非黄金时间。这一切说明公营传媒在政治传播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港台节目,才可利用黄金时间播送。
电台节目有优势
至于电台节目方面给予选举的节目安排,其实是有其优势之处,首先是播放时间通常较长,如商台提供的「毓民七钟叙」,不单有一小时长,更共十六辑。港台的「地区」及「功能」选举论坛,更可以分别达到十二辑共廿四小时及二十八辑达二十八小时,而且播放时间也较理想及分散全日。
当然,在今天香港生活繁忙,我们也只能期望这些节目像渔翁撒网,总会遇到有心人,在不同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可得到这方面的资讯传递。可是,电视节目和电台节目性质的比较,就可看到一个明显分别,前者注重视觉宣传效果,政党及候选人的集体发动也较积极。相反,由于电台能提供更长的讨论时间,故此后者的政治内容及比对也更为充实。而且,由于电台节目注重声音的传讯沟通,故此是可省去不少绰头及煽情至夸张的表达方法,提供更多及更好的理性政治讨论空间。
提高质素减少混乱
电子传媒在今次选举中的功能发挥,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参差混乱之处,部份归究选举制度的复杂性,导致节目安排的分散庞杂,但商业传媒的商业关怀过份主导,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深广度,及有意无意变成讲绰头及搞煽情。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相信要选举制度有所革新是椽木求鱼的了。但若在二○○○年大选中,能见到各大小传媒可事先多点协调,甚至政府可以要求各电子传媒机构拨出一定合理的时间,来制作结合大选中政治传播的节目,使关心的市民可以人手一份,洞悉全体的节目安排分工,则肯定可提高质素及灭少混乱。能够预先安排好一份全面的选举传播的蓝图,肯定是香港电子传媒在政治传播功能发挥中的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