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漫」与创意工业

2015-07-01

  上世纪七十年代,武侠及功夫题材大受欢迎,黄玉郎的 《小流氓》 与上官小宝的 《李小龙》 在漫画市场尚未成熟之际杀出了一条血路,带领「港漫」进入光辉时期。然而,八十年代的高峰过后,「港漫」在九十年代迅速滑落,直至现时被行内人称为「夕阳」时期,矛盾的是,「港漫」实际上是香港少数创意工业之一,而且也保留了香港不少集体回忆。

  本文将会概述「港漫」的转变与香港创意工业的关系。


何为香港漫画?

  「港漫」作为香港的特色的创意工业,首先我们要问香港人怎样定义自己的漫画。我们以小组访问的方式试图了解香港人的看法[1],大部份的香港漫画迷都会以两个主要因素来界定「港漫」,分别是「由港人画出来的漫画」以及「有香港特色及文化的漫画」。他们都一致认为「薄装港漫」是香港漫画中最有代表性的漫画种类。「薄装港漫」的是指一种平均三十二页或四十八页,七寸半乘十点七五寸的彩色漫画。

  受访者最常看的香港漫画题材则主要归于三大种类,包括爱情(例子有刘云杰创作的《百分百感觉》),时事及喜剧故事(如Cuson《我的港女老婆》及谢立文撰写,麦家碧绘画《麦唛》),以及最常见的武打英雄漫画(例如黄玉郎的《龙虎门》) 。


港漫黄金时代及九十年代的衰落

  香港九十年代前的漫画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六十年代来自台湾非官方翻译及发行的日本翻版动漫画。翻版的动漫画大多直接将原著翻译,然后将作品及作者的名字改为其他有本土特色的名字、有的甚至聘请本土漫画家抄袭原著的人物、将故事重新创作。在这个机会下,不少本土漫画家学习到日本或美国漫画,而他们亦藉这些翻版动漫画开拓的新市场,运用融合了西方漫画中的电影式分镜构图、日本漫画人物的绘画风格及线条用笔,寻找自己的创作 (吴伟明教授曾经在2002年8月号二十一世纪双月刊仔细讨论造班问题)。

  适逢席卷全球的李小龙功夫热潮,黄玉郎创作的《小流氓》开始受到热捧。《小流氓》除了创作了黄小虎等功夫人物,配合了当时功夫热潮,《小流氓》亦带出当时香港社会人们对恶霸及不公义的厌恶,渴求正义及英雄的保护,而这种渴求在黄小虎故事中锄强扶弱而得到满足。《小流氓》的内容及架构亦自此成为香港功夫漫画的创作模式。之后不少相同题材的漫画如《李小龙》及《中华英雄》等,将港漫带到高峰。这些香港功夫漫画带来庞大的利润。以最盛期八十年代为例子,每年便可带来超过一亿元的销售值,一年可售出五千万册。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一系列的转变将港漫从全盛期拉了下来。首先,根据我们与业界的访问,大致认为日本漫画的流入做成港漫的加快衰落,于是香港漫画出版社分分选择引入更受人们欢迎的日本漫画,从而拉高公司的营业额,填补港漫销路上的损失。比起早期的翻版日漫,这些日本正版漫画无论在翻译及印刷画质都有很高的质素。配合香港人「哈日」的独色,日本正版漫画占领了香港人的眼球。当时,在香港火红起来的日本漫画包括《七龙珠》、《幽游白书》等,为香港漫画出版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正是同一原因,漫画出版社将资源放在代理更多的日本漫画,并将业务重心从港漫中抽走。因此,在整体漫画销售市场及种类都澎胀的时代,港漫如被人淘汰了一样,渐渐步行衰落。

  港漫在九十年代与色情杂志的扣连强化了港漫在大众心中的坏形象,并令所有的港漫都被列为十八禁商品。当时,两本内容挑逗敏感的《情双周》及《情侣周刊》,在漫画中过份加插裸露镜头,并附有随书裸照。这种将港漫和色情书刊挂鈎的行为在市场冒起,不少人争相模仿。这些作品促使了政府在1995年修订法例,将港漫封上胶袋,并规定封面及封底印上「不雅」警告。这个结果令港漫被标签为「暴力」及「色情」,也令爱好漫画的青少年怯于购买港漫。在焦点小组访问中,受访者即使有看港漫的习惯,也不会让自己的小朋友看。他们除了怕小朋友无法分办漫画内容的真假外,也怕他们被别人标签化。一些受访者也指出他们在学期间带港漫回校,受到老师的苟责,而且程度比带其他漫画回校更为严重。从这些回应中可以见到港漫受社会的标签及歧视,老师及家长将香港漫画视为洪水猛兽。


现在的流行港漫

  现在,港漫市场虽处在「夕阳」时期,但不少港漫仍在有限的空间中发挥,这个时期的港漫市场及生态亦成为一个有趣的课题。港漫市场自二千年代不断萎缩,市场连载港漫数目由三十本变成十本左右。最高销量的作品由二十多万,跌至现在不足两万。

  2015年初,香港动漫资讯杂志《Ani-Wave》(动漫狂热335期)联同国内大数据公司「亿言堂」进行了一次详尽而严谨的网上调查,从facebook、高登讨论区、香港讨论区等20个网站中,分析读者的讨论内客,总结出十大香港漫画作品、以及读者的行为趋势变化,纵使这些大数据未必百分之百反映港漫的受欢迎程度或销量,大致上,我们也可以理解现在那些港漫在香港讨论比较热切,结果如下:

十大香港漫画集排名:

漫画名

排名

古惑仔

1

新着龙虎门

2

春秋战雄

3

火凤燎原

4

天下画集(风云)

5

铁将纵横

6

大军阀

7

我的港女老婆

8

一零八Fighter

9

新着龙虎门外传 东方真龙

10

数据来自《Anti-Wave》第335期

  在读者讨论中的分布趋势变化可以看到,大部份网民谈论传统的「薄装武打港漫」。有趣的是,新生代的轻松漫画小品,如Cuson Lo的《我的港女老婆》开始在市场上受到重视。这类作品在题材上和社交媒体传播手法上和传统港漫截然不同,除了在题材上贴近生活时事之外,这类网上免费发布的四格漫画在低成本的情况下,配合新一代的阅读习惯,结果获得大量网民浏览并转载。这种新题材的兴起为港漫带来了新的视野。

  而在漫画维度方面,港漫剧情一向是大部份观众的着眼处,现今漫画需要在编剧方面及剧情上再多下功夫。近来的创新题材,如李健和的《脱北者》、《野狼与玛莉》、或是牛佬的《古惑仔》中加入时事政治剧情等,都在港漫界及社会中造成话题,为港漫沉寂的市场生态带来冲击。

  从八十年代的光辉岁月到现在的夕阳时期,港漫经历过起跌,并成为了香港文化的一部份,港漫文化在港人身份认同及塑造的过程中,担当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现在当港府用力地在推动创意产业之际,除了一些零星的网上漫画和个别漫画家突围而出外,动漫似乎也未见回复当年的「产业化」模式。

  如果漫画是香港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究竟这些记忆能否再继续延续下去仍然成疑问?

 

[1]是次调查经费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项目编号为CUHK14402914。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比较香港免费报纸的内容和风格

陈乐怡,李晓茹,李韦瑶,李惠珊,黄嘉盈
苏钥机
2015-04-08

报纸手机平台逐渐兴起

苏钥机
叶菁华
2013-01-14

特首选举新闻商品化

梁旭明
2012-04-13

特首选举报章报道:总结与检讨

苏钥机
谭丽珊、邓皓文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