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风情》透视中港文化变迁

2003-09-15
中、港之间的意识差距造就早期《香港风情》的受欢迎。
《香港风情》创刊于一九八五年。
《香港风情》在二零零一年底改版成时尚杂志SEEN。
最新八月号以美籍华人演员刘玉玲作封面。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与香港,由分离到融合,产生了不少有趣现象--香港的影星歌星、影视制作、衣饰潮流曾经极受国内欢迎,但不少人提问:近年港式文化在国内还有没有市场?香港作为现代城市如何引起想像与欲望?文化差距如何转换为文化商品?差距渐渐收窄后又引起怎样的文化重整?

回答上述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的《香港风情》是一副精采的五棱镜,让我们可以透视中港文化互动的变化。《香港风情》 于一九八五年创刊,多年来是国内一扇介绍香港的窗口。九七后因销情下滑,转为潮流时尚式的消费杂志,以各地风情为主,香港不再是主要卖点。从《香港风情》 十多年的变化,可看出中港优势的消长、市场结构的转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以及消费市场中「文化想像」的重要角色。


「香港」招牌的市场价值

《香港风情》创刊于中英敲定香港前途之际,一开始就引起关注,香港的《明报》、《新晚报》、《大公报》均有报导。 《明报》专栏作家鲁金更多次专文推介。鲁金写道:

「……这是一本史无前例、从各方面介绍香港的刊物……把以前的框框通通拆掉,以轻松和活泼的笔调,既介绍香港的歌星……又介绍香港的舞女生活,甚至连小市民的生活细节,如『煲电话粥』亦有介绍。」(《明报》1985/7/12)

由于「耳目一新」,杂志十分畅销,往往早上发行,下午就卖光。创刊号广州发行一万份,其余九万份在全国发行,据说在各省市均被抢购一空。当时读者纷纷来信,其中一部份觉得《香港风情》独树一帜,由于整本杂志都是介绍香港,在全国几千种杂志里是绝无仅有的。随后数年,《香港风情》每次出版,均在两三天内卖光,销量升至数十万份,更有外省人在广州报摊以高出定价的价钱,大量收购,带到各省去炒卖。原来人民币六角五分一本,水客以七角五分收购,再在外省炒卖至一元二角至一元五角,足见当年「香港」这个招牌的市场价值。

香港文化在中国的市场问题,其实是「文化商品」的价值问题。文化商品,可细分为资讯、想像两极。资讯价值我们所知较多,举凡实用性强的数据、消息,当资讯差额(information gap)大,需求也大。但文化商品的想像价值,则较难掌握和较少讨论。资讯差额大,也要丰富的「文化想像」煽动,才能产生欲望的需求。我于本文将会集中讨论大陆对香港的文化想像问题。在中港的脉络,香港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其想像价值的高低,很在乎「文化距离」与「文化欲望」。欲望愈强,距离愈远,想像空间愈大,价值也愈高。


重大意识突破

早期《香港风情》受欢迎,从资讯差额再挖深一点,很在乎中港之间的意识差距。香港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城市,在国内的共产思想下,往往被定性为藏污纳垢、阶级剥削、精神腐败的声色犬马之地。不少对香港的报导,均选择负面的例子,用以印证大陆对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

开放改革初期,大陆普罗大众透过香港传媒及亲友间,乐意接受香港的通俗文化及物质消费,但不少中国官员以及文化精英,对香港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抱有批判及否定的态度;媒体往往把香港定位为「处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世界」。《香港风情》则稍为化解国内这种「意识形态化」的香港报导,以贴近民情的角度,引介香港风貌,无论是跑马、按摩等富猎奇色彩的故事,以至「煲电话粥」、街市走鬼等日常生活面貌也有报导。

按照自创刊至今一直主编《香港风情》的功臣袁灿华的解释,当时在内地关于香港的报导不多,就是报导香港都是较负面的;而《香港风情》则「实事求是」,介绍香港文明先进的一面之余,也有阴暗的一面。当然,站在官方的角度,多了解香港,对中国收回香港后的管制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因此,该刊物的筹办过程算是比较顺利的,但仍受到国家安全局的严密监管。袁主编也提到,创刊几个月后,曾经接到上头的一些「精神文件」,说香港不宜宣传过多,但后来压力没有特别强烈。事实上,当年《香港风情》是一个重大的意识突破:一方面,它是借力于「报导香港预备回归」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它也借力于中港意识差距所触发的想像火花。

创刊的重头文章,是由著名作家秦牧连刊两期的「香港猎影录」。他以老香港的身份,写下离港三十年后旧地重游的印象记。这篇平实的记录,谈香港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地下铁路、高科技商品以及无上装夜总会等等,批判语调较轻、推介描绘的成份较重。当然,意识差距引发的贬斥与推许的跳跃依然突出--「香港是个人欲横流的地方......」,「宗教迷信......像沉沉浓雾似的笼罩着整个香港。」但作者尤其赞叹「香港科技先进」,活像神通广大的魔杖,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所言,「科技就是生产力」!

《香港风情》对香港已故作家三苏的评述,也表现出突破。国内评论三苏,说他写稿如车衣服,迅速如飞,而且收入骄人;但他品格堕落、生活糜烂,结果短命夭亡。这种评价,是意识形态强烈的道德批判。而《香港风情》则大胆平反,认为三苏不单不是败类,反而是香港奇才,他的「三及第」文体,结合广东话、文言文、白话文,是香港特色。

由创刊到九十年代,杂志长期大量出现的关键字如:「现代化」、「腐朽」、「繁华」、「罪恶」、「资本主义」、「拜金」、「世界第一」、「花花世界」、「殖民」、「自由竞争」......侧面说明意识形态的跳跃及想像作用。

我们从一封编辑部收到的信件,可知道《香港风情》引发很浓的意识投射。这封由干部写给编辑的信如此写道:「......香港社会的自由竞争、机会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知识有价、优胜劣败......对发展商品经济是不可缺的......我们应宣传香港的积极面,鞭挞我们(国内)中毒甚深的个人迷信、一言堂、官本位、权力支配一切,用人唯亲、等级森严、平均主义、小农意识、崇尚权力、轻视知识等等妨碍商品经济发展、压逼人民的封建意识。」从此信可看出,《香港风情》中的香港想像,激发起一连串的投射、渲泄和期愿。这个拥护者在结语中对《香港风情》有以下的期许:「......宣扬文明、科学、民主的观念意识,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消闲娱乐的想像空间

除了意识差距之外,中港在娱乐消闲方面的差距,也引发很大的想像空间。消闲想像,以明星多姿多彩的花边故事最能活现出来。自《香港风情》第三期开始,封面均用香港明星的人物特写作卖点。大陆改革开放后,香港许多电视剧都得以在内地播放,诸如《大地恩情》、《京华春梦》等,都广为大陆观众所熟悉,而《京华春梦》女主角汪明荃在第一期的《香港风情》也被重点报导。娱乐报导在整本杂志中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也奠定了《香港风情》日后的基调。然而,早期杂志在每一个报导后面,都提醒国内的读者:「歌迷之所以这样疯狂,演唱会如此流行,从某个侧面也反映香港当前青年人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对前途感到迷惘,只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整天拿流行歌曲、跳迪斯高(Disco)麻醉自己,这与香港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随着大陆意识形态在生活层面逐年松动,《香港风情》的内容亦越来越肯定消闲娱乐的想像世界。我们将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八年的杂志每五期抽样一期来看,按「社会」、「休闲」、「政治」、「经济」四个项目,分析每期所占篇幅。发现八十年代期间,社会与休闲类最多,经济类其次,政治方面甚少。到了九十年代,休闲及娱乐愈来愈主导,社会次之,政治内容在九七回归期间短暂增加了,但仍占少数,而娱乐圈新闻变成最夺目的卖点。九十年代《香港风情》的封面标语是「星河传说.明星秘闻.奇案实绿.缤纷娱乐圈」。当中港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差距收窄,想像空间也随之而消退。明星作为生活的戏剧性展现,明星的消费作为超乎平凡的炫耀,确能补充《香港风情》中香港文化想像的萎缩。

然而,香港资讯在国内愈来愈多,人流物流频繁,《香港风情》无论如何星光闪烁,但作为文化商品的想像价值也下降了。老臣子袁灿华主编也坦率承认,在回归之后,越来越多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香港的事情。与此同时,许多报章杂志都分别开了很多香港栏目。一九九七年第十期,菲菲小姐在杂志里面的一个有奖调查活动里面也说到:「内地人对香港的了解,随着香港的回归,已越来越少昔日的那种神秘......」


由「中港文化」转移到「阶级品味」

为求生存,《香港风情》一再改格,踏入二零零零年,新的封面标语改为「玩转香港潮流、刷新时尚概念、劲爆娱乐猛料」。而我们四个「社会」、「休闲」、「政治」、「经济」项目分类不再适用,消闲几乎是主要内容。

二零零一年底,《香港风情》作出了重大的改变,改版成全方位的时尚杂志,以Elle及Cosmo作为假想敌;香港特色减弱,跨国的中产消闲成为主导风格。英文名改为SEEN,以大号字体出现。中文以「风情」为主,「香港」则缩写在一角。内容方面,「香港」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风情。改版之后,以往沿用十多年的香港明星作封面的策略,也弃用了,年多以来只上过一两次。封面改为名模及国际明星。

前后对比内容,「香港」转眼在近两年淡出。一九八五年创刊号共四十八页,九页社会类,十二页休闲类,一页政治类,十三页经济类,加上封面封底彩页各四页,全书内容均与香港有关。二零零三年四月号共二百零八页,并没有政治社会经济内容,全刊以休闲为主,而有关香港的内容只有一篇共四页名为「香港特色旗舰店」的消费文章。

在中港文化交流中,无可否认《香港风情》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但随着香港的神秘感在内地人观念中的消失,旧版《香港风情》走向衰落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趋势。「香港」两个子,锁定了《香港风情》办刊的路向,要么就走向式微,要么就放弃「香港」,才能加强竞争力。《香港风情》杂志社很明显选的是后面一条路。用袁主编的话来说,「《香港风情》创刊到现在十七年,看着旧版《香港风情》成长壮大,总觉得是经自己的手制造了这样的产品出来,现在忽然要转型当然有些依依不舍,新模式还在摸索中,不知能不能成功,多少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改版可说是脱胎换骨,摆脱了《香港风情》十多年来建立的风格。是次大动作的改动,有几方面值得讨论。从文化想像的角度分析,中港的差距收窄,香港的想像价值大减,而想像的对像已转向香港之外那些文化差距更大的异域风情。此外,想像的距离,又由「中港文化」转移到「阶级品味」。新版《风情》大量使用品味设计,以超级模特儿作为欲望的对象,整本杂志均以一个或多个假想的、不凡的品味世界为卖点。里面由封面到内文到图片,都是国内读者对超越自我品味的投射。文化商品中的想像价值不再寄托于香港,而是寄托于一个全球性的高消费阶级作出引发欲望的支点。

新版《香港风情》正如不少近年国内冒起的消费杂志一样,极之强调个性、自主,几乎每个栏目、广告、访问,都有丰富的词推崇一种发挥个性的生活方式。某一种语言的大量涌现,正好透露中国社会巨大的集体心理能量。以前压抑个性,今天加倍追回来。例如八月号的封面人物是美藉华人演员刘玉玲(Lucy Liu)。内文声称她是「无畏的勇者」、「多面的艺术家」、「最国际化的天使」。华人追上世界新潮的世纪梦,活跃纸上。专题故事介绍中国新优皮如何创造个性化的工作模式。记者说:「朝九晚五之后,是SOHO;SOHO之后,是自由职业者;在自由职业者之后,是工作室。」「彰显的创意、独立、自由与个性。」遣词用句,盖上一层理想化、个性化的色彩。

这次改版,令读者群也有改变。袁主编在改版后收到长期读者的信件及电话,甚至有读者在电话哭了,表示十分怀念以前的《风情》。旧版《风情》的读者群很广,有干部、农民、学生、工人、一般普罗大众、甚至局长都有。但新版集中于具有消费能力的女白领阶层,读者群大大收窄了。从这个变动可看出,消费杂志在全球化巿场竞争中,分工精细,多以中层为对象,没有消费力的一群被放弃了,而且集中攻占女性巿场。这也是「国家服务工农兵、市场服务消费群」的转变。

从《香港风情》这个案例,足以看出香港的想像价值不复当年。可供内地想像的,已经由香港外移至全世界,并由香港的人生百态和明星动态,内移到高消费的品味分层。香港不能再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想像单位,而是以个别优势转化为具体的品味与品牌,在全球文化市埸上竞逐。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港漫」与创意工业

冯应谦
2015-07-01

比较香港免费报纸的内容和风格

陈乐怡,李晓茹,李韦瑶,李惠珊,黄嘉盈
苏钥机
2015-04-08

报纸手机平台逐渐兴起

苏钥机
叶菁华
2013-01-14

特首选举新闻商品化

梁旭明
2012-04-13

特首选举报章报道:总结与检讨

苏钥机
谭丽珊、邓皓文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