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巨星汇」与香港文化

2003-12-15
「维港巨星汇」备受各方批评。
「维港巨星汇」被批为闹剧一场,实欠公允,当然事件的处理有不少问题甚至失误,但作为音乐会是成功的,对香港是正面的,可惜受各方批评及不利报导影响而蒙上污点。

笔者参加了Santana和Neil Young两场表演,效果非常好,属香港难得一见,完全值回票价。所以,「维港巨星汇」最失败的,是整个项目的包装、定位和公关讯息,如先定出适当目标,有效地带出告知公众,再从而抓紧地执行,就不应出这么大的乱子。可惜,「维港巨星汇」就偏偏做不到。


「维港巨星汇」的败笔

不少传媒及社会人士批评「维港巨星汇」邀请来的演出艺人不合本地口味,但既然本地口味的中文流行曲每年经已有过百个大小演唱会,「维港巨星汇」又何需锦上添花?大会邀请本地艺人参与,令演出定位不伦不类,本身就是个只为求「政冶正确」的败笔。

再说「维港巨星汇」的公关之失败,官员及有关人士之言论,可谓火上加油,极为不智。例如,美商会詹汤逊向传媒表示,本地演唱会承办商水准低,不能达到「维港巨星汇」的高水平要求,竟犯了公关大忌,无无谓谓地招惹批评,而且事实上演唱会工作最后亦是外判给本地公司,所以其论根本不尽不实,只反映其个人自以为是的性格。投资推广署署长卢维思回应为何给予美商会「维港巨星汇」五年独家经营权,竟反说协议对美商会不公平,其理据简直匪夷所思,他也完全忘记了慎言的道理。

然而,传媒本身也是个问题,不过,也可以说,有什么的市民就有什么的传媒;有什么的社会,就有什么的文化。香港本地传媒只明白本地流行曲文化下那些歌星的演唱会,根本对西方摇摆乐音乐会没有概念,更谈不上任何欣赏,所以就先批评「不合本地口味」。像Santana、Neil Young和Rolling Stones这些走红全球四十年的天皇巨星,玩的都是纯技术和独特之个人风格,但大多早已不再国际化的本地传媒和各方市民,要看的是艺人一晚换几多套衫、有没有升降舞台、喷水瀑布、吊威也、侧手翻这些特技表演,对全场演出没有换衫,只穿佐记五十元两件T恤的Michelle Branch,穿窿T恤的Neil Young,又怎会起什么劲?但这又令人清楚看见,本土文化经已太侧重包装,而不理会内涵和技术造诣。

Neil Young精彩的演出,在他那一时好像哼出诗篇,一时又似在怒吼的结他伴奏下,唱出他的经典歌词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and I'm getting old,真叫人有回到年轻时的感觉,Rock and roll will never die,这些感受我们年青和「本地化」的记者朋友们明白吗?添马舰的环境,三面高楼大厦包围,后面海风送爽,头上明月照,西面解放军总部望下正见舞台上演出者高唱 Keep on rocking in the free world,这些真是一生人难得几回的感受。香港应把「维港巨星汇」变成每年一度的亚洲盛事,但也必须先与美商会商讨,把不公平的专营权拿回来。


政府给骂得心慌意乱

这几场表演购票入场者以外籍人士居多,除居港者外,应有不少海外游客或公干者,笔者就知道有来自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人士,他们都来住那些国内自由行客不住的五星酒店,吃喝玩乐,这不正是「维港巨星汇」的原意吗?政府和主办者没有抓紧这点,就让传媒及公众把「维港巨星汇」的目的误解了,这是问题之本。

当 Atomic Kitten 不能如期来港,政府和主办者竟把有关那场演唱会变成免费,更进一步令市民误会「维港巨星汇」的目的是讨公众开心,也令港人的贪婪和无知表露无遗,只见连老人家都去排队拿票去听 tATu和Twins,一家大小的看见 tATu「不健康」的演出后,又要向政府投诉,这算是什么人民素质?有免费的票就拚条老命也要拿,带孩子入场前也不查清楚去看的是什么,这是什么父母?还有颜面去投诉?这些人根本浪费了门票,而主办者亦不应大派门票给本地公众,应透过旅游发展局和酒店廉价地卖给旅客们。只怪那时政府已给公众和传媒骂得心慌意乱了!


香港艺人.香港文化

有什么的社会,有什么的文化;有什么的文化,有什么的艺人。有些本地的艺人投诉得不到尊重,不能同台合演,但一般西方摇摆音乐会,开场表演者(opening act)绝对不会与主角同台同时演出,就连贵为格林美得奖人的Michelle Branch,为Neil Young作开场,也没有任何机会与主角合演,但她仍多次表示为Neil Young开场是她的荣幸。所以,这不是尊重与否的问题,是港艺人不懂行规,以致自卑感作怪。不过,把港星与来自外国的主角放在同台同晚演出,本来就是个失败的主意,笔者和听过Santana及Neil Young演出的中外朋友,都觉得为后者开场的Michelle Branch比许志安好得多,这不代表许演出不好,只是谁会在京剧开场前先唱粤剧?

不过Carlos Santana和许志安都说话比较多,也可作点有趣的比较。Carlos Santana 大骂美国总统布殊,满口和谐与爱,说香港回归后更胜英国管治,而香港能战胜瘟疫,世界有天也能战胜爱滋病;许志安却像欲言又止,说大家要听的是音乐,而不是闲言闲语。老实说,不知道他想说些什么,是叫人别谈政治,支持政府吗?是的话怎么如此暧昧?两人相比之下,肤浅的是谁?美国人文化鼓励直言,但也懂说些恭维话,他们信心爆棚,不怕骂自己领导人,赞美他人,总之大方得体。香港人不敢公开谈政治,公开场合只可「讲刋唔讲刋」,以免得失于人,这种文化能让我们有国际竞争力吗?

还有许志安最后说了一句:「香港歌手是有价值的」。虽然场内外国人居多,在场的香港观众也懂英文,不过他的发言全用广东话,大部份人不懂也只好不理他说了及唱了些什么。唉,难道这就是在国际城市、国际场合代表香港表演人士的能力?笔者同行友人批许说:「要得到尊重?先做好自己本份吧!」这应是说给所有香港人听的,也是有国际地位的港人如周润发、吴宇森等已做到了的。但奇怪的是,次日港传媒大多正面报导许的说话,谓观众报以喝采云云,事实上当时一半观众仍在排队入场,记者报导仅反映他们自已认同,他们有问过在场的国际观众吗?

香港人从早年努力工作、自力更新的文化,已变成了只重外表包装的小混混。包在穿窿T恤况的Neil Young,有的是四十年的创作和不断自我改造和改进;代表香港文化的香港艺人,有的是形象顾问,穿的是一身名牌,唱歌不走音已经要还神。但恐怖的是,不少这些没有实力的港星能令红馆爆满,「维港巨星汇」的国际巨星却要向空婣表演,这是个外向形的社会吗?没那样的文化,能有那样的经济吗?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